智行者的两条发展路径:封闭与低速场景的自动驾驶方案,以及从高速到城市过渡的高速自动驾驶方案。
智东西  文 | 晓寒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跑车。”
眼神从我手中的兰博基尼Aventador移开后,张德兆笑着指了指背后书柜上摆着的一排汽车模型,还有玛莎拉蒂GT、宝马i8、欧陆GTC、法拉利458等车型。
对于爱车之人来说,从其喜欢的车款上,你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喜欢跑车乃至超跑的人,其内心则一定有着有着炫酷与力量两大关键词——这也是超级跑车本身最大的魅力所在。
张德兆是智行者的CEO,一家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创业公司。创业一年半,其不仅开发出了两套分别应用于低速、高速两个场景中的自动驾驶方案,并且其低速方案还获得了国内某重点电商平台的青睐与战略投资。
据张德兆介绍,智行者应用于物流与小区物业领域的低速自动驾驶方案已经日趋成熟,并将于今年夏天正式实现商业化进展。此外,在智行者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其天使轮融资竟然一分没动,而且还在2016年实现了盈利。
那么智行者是如何做到的呢?张德兆又有着怎样的背景与创业故事?

“ADAS不能过渡到自动驾驶”


智行者的办公室位于北京回龙观的腾讯众创空间,虽然3月下旬的北京已经迎来了春天,但是由于前几天连续加班,与张德兆见面的时候他不停在咳嗽。
(配图为智行者CEO张德兆)
不过聊起创办智行者的经历时,他一边兴奋地给我描述过往一遍咧着嘴笑,全然不顾自己的咳嗽——这是一个创业者对自己项目该有的激情。
张德兆与汽车的结缘源自清华大学,其本科与博士阶段的学业均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度过,研究方向为智能车控制——即如何给汽车下达合适的操作指令,涉及算法、车身控制以及汽车动力学等多个细分领域。
2009年是张德兆读博士的第3年,其与几位清华汽车工程的师兄联合创办了智华科技,从事视觉ADAS系统的开发,张德兆任CTO与北京智华的总经理,主要负责研发工作。在实践与学术的双重锻炼下,张德兆对于ADAS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2011年10月在第1届国际未来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大会上,以论文“基于纵向跟踪与横向稳定性耦合控制的弯道自适应巡航控制”荣获大会最佳论文奖。据张德兆介绍,这是国内汽车领域的学者首次在国际大型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智华科技在国内ADAS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在2016年向一些海外车厂卖出了几十万套类似于Mobileye那样的前装ADAS产品。
不过张德兆在智华的生涯在2015年就结束了。
“我更看好自动驾驶的未来。”问及为何从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转而重新创业之时,张德兆如是回答。而他的意思,则正是说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自动驾驶将会逐渐取代ADAS功能。
当然,目前业内对于两者的关系有两种看法——一是ADAS将逐步过渡到自动驾驶阶段,以部分整车厂商为代表。而以谷歌Waymo为代表的一些公司则认为应该跳过ADAS直接研发自动驾驶功能。
谷歌Waymo最开始的创始人,自动驾驶专家塞巴斯蒂安特龙与其第二任领导人克里斯厄蒙森、百度首席架构师詹姆斯鹏都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从ADAS做起无法完成逐步向完全的自动驾驶过渡。
“这里面有本质区别,就像是你不能通过努力练习走路就获得飞行的能力一样。”厄蒙森在一次TED演讲上如此说道。
作为一个从本科时期就从事智能车控制,并在博士期间领导了智华科技的ADAS系统研发的老司机来说,张德兆对于这种观点也深有体会,他说道“最开始我也以为直接把AEB、ACC等ADAS功能整合在一起就能实现自动驾驶,但是真正做了之后才先发这是不可能的。ADAS与自动驾驶的底层设计架构完全不同。”
再加上智华内部发展的一些调整,张德兆走上了自动驾驶的创业之路。

两条腿走路的智行者


“我们的目标是以战养战,要快速推进自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说实话,高速的自动驾驶功能至少还要等待三年才能初步上路。”谈到自家的产品时,张德兆带我来到了窗边,指了指楼下停车场的两台测试车。
一台是与杭州锣卜科技、千寻位置一起开发的低速自动驾驶测试车——鸡蛋车。一台是一辆基于长安睿骋开发的高速自动驾驶测试车。
(配图为智行者基于长安睿骋打造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这两台车代表智行者目前的两条发展路径,针对物流园区、小区物业、工业园区等封闭与低速场景的低速自动驾驶方案,以及从高速公路、快速路做起,逐步向城市复杂道路过渡的高速自动驾驶方案——其高速方案看的是长线,还有待继续发展。而低速方案看的则是短线,将尽可能快的为公司创收。
(配图为智行者的低速自动驾驶测试车——鸡蛋车)
但有意思的一点是,智行者在自动驾驶的方案选择上,将始终坚持激光雷达为主的感知方案。
要说目前自动驾驶业内推进速度最快的公司,特斯拉与图森互联绝对能够入局。前者于去年底推出了以八个摄像头为主的2.0版本自动驾驶硬件(支持完全自动驾驶),而后者则计划在今年10月,让同样装有多个摄像头的自动驾驶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解放司机的双手——两家公司的相同点在于都暂时放弃了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而选择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方案。
在传感器的选择上,目前争论的焦点不是用谁不用谁的问题,而是32/64线激光雷达成本过高的问题,如果价格下降到可接受的范围,所有公司都乐意选择激光雷达装车。只不过特斯拉与图森等公司则判断激光雷达的价格在短期内无法大幅下降,他们需要更加现实并且直接可用的方案。
“我们则坚信任何传感器都必不可少,即使是用于封闭园区内固定路线的低速自动驾驶方案,我们仍然安装有一线激光雷达。”张德兆如是说道。
智行者联合锣卜科技、千寻位置研发的鸡蛋车在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随后被国内某电商平台看中,智行者与合作方一同拿到了对方的投资,并将联手为该电商平台打造自动驾驶物流车。
另一方面,智行者也在与像是垃圾车、小型清扫车等特种车辆制造商合作,推出这些车辆的自动驾驶版本,以卖给小区物、工业园区等运营有特种车辆的单位使用。据张德兆介绍,其自动驾驶的物流车与特种车辆研发已经趋于结束,最早在今年夏天即可实际投入使用。
(配图为智行者开发的自动驾驶清扫车)
届时,智行者就会转变成一家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商,向物流商、小区物业销售自动驾驶汽车。不过张德兆也表示,其并不打算自行建厂生产车辆,而是会选择与车辆制造商进行合作的方式。
那么高速的自动驾驶汽车怎么搞?
“除了技术之外,高速自动驾驶汽车要想上路还需要配套的政策、法律以及基础设施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保持研发进展与测试。”话音刚落,智东西也注意到刚才窗外停放的那辆睿骋自动驾驶测试车已经不见了踪影。
诚然,自动驾驶汽车想要上路,除了技术有待进一步成熟之外,还需要国家法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行推进,这并非一两家创业公司所能搞定的事情。对此,智行者的策略则是保持研发,跟随行业一同成长。
据张德兆介绍,加上上述这台睿骋测试车,智行者总计为国内6家整车厂与2家互联网公司开发了11台自动驾驶测试车,并且累计完成了30万公里以上的测试历程。不过由于当日采访完成后其测试车仍未回到公司,智东西并没有上车体验智行者这辆自动驾驶测试车的实际效果。

清华汽车系团队


2014年的时候,张德兆萌生了转型做自动驾驶的念头。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张德兆做出创业决策的过程与研究汽车的控制一样,大胆并且谨慎。张德兆与开始跟身边熟识的人去聊自动驾驶的前景,包括他清华工程系的师兄、导师、同学,以及在创办智华时认识的投资人和汽车圈人士。
“放心搞吧。”基于对张德兆第一次创业就取得一定成绩,以及其本人格特质的认可,在张德兆还没有做好创业决定的时候,一个投资人在2014年底就放心甩给了他500万。
有了这500万的种子轮融资,张德兆更有底气了,他踩下了创业的油门。2015年5月,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7月,智行者开始运营。
在张德兆执掌方向的这趟创业之车上,他还有三位同行人(合伙人),CTO王肖,首席科学家李晓飞,以及技术总监霍舒豪,且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博士。
(配图为智行者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与其他团队相比,智行者的合伙人都是汽车背景出身。我们的优势是更懂汽车。”张德兆笑着说道,“例如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刹车的力度、转向的角度、行驶的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做出自动驾驶只是入门,更得做出坐着舒服的自动驾驶汽车。”
2016年初,智行者搬入了目前的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回龙观的腾讯众创空间。据张德兆介绍,当时英诺资本的一个合伙人也在这里办公。看到智行者入驻后,出于职业习惯向他要了一份PPT。
“我给他发PPT的时候是周六,周日我们见面聊了一会儿,结果没多久对方就敲定了2000万的天使投资。”回忆起智行者的融资进程,张德兆显得相当从容,他接着说道,“而那时候我们500万的种子轮融资也才只花了一半。”
“智行者目前有一支50多人的团队,就算是工资开销一年也不少吧?”智东西直接向张德兆抛出了疑问。
“但是我们有技术输出啊。”张德兆笑着说道。原来,虽然智行者目前并没有成品向汽车或是消费者出售,但是上述其为合作伙伴开发的那些自动驾驶测试车都是商业项目,是要向车厂收费的。
随后,张德兆回忆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2016年底,智行者给投资人提交了该年度的财务数据,结果却发现智行者账上那2000万的天使投资不仅分毫未动,其连500万的种子轮资金都没有花完。
然而最让他们吃惊的其实还在后面——智行者在2016年竟然盈利了。“我见投资人的时候不喜欢说太多,直接把他们拉到车上坐一圈就全都明白了。”对于快速获得投资方认可的原因,张德兆如是总结道。
在股东方面,除了上述英诺资本,前海车联网基金也是智行者的投资方。而值得注意的一点则在于前海车联网基金有多个LP都是整车厂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行者与整车厂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结语:自动驾驶创业要从挣钱开始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还有待时日,而如何熬过这短则5年,长则10年的过渡期,成了自动驾驶领域创业公司不得不考虑 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智行者的创业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做法:一方面,保持高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并通过与车厂的合作换取现金收入与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寻找自动驾驶技术可以立马投入使用的地方,例如物流园区、小区物业、工业园等封闭与固定路线场景。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弹药渡过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期。
不过这里面也面临一些实际的考验,例如车厂的数量有限,通过与车厂的合作收入增长潜力不足。而另一方面,低速自动驾驶车辆早期的售价并不低,对于使用单位来说,到底是购入自动化设备省钱,还是雇佣人力省钱还有待观察。
但是需要指出的则是,自动驾驶的大潮确实已经兴起,如何抓住这波大潮顺势而为,则成了摆创业者面前一道真正的课题。

硬创先锋
挖掘全球最具潜力的硬件创业项目
项目投递:微信添加hawkren00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