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186字 | 阅读需要5分钟
大学应当是独立的、自由的,就是人格的独立和学生的自由,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是学术机构,学术应当自由,自由必须有包容精神,现在学术的包容精神比以前要宽容得多了。
但是在学术研究的课题上,仍然存在着包办过多,包容不足的现象。
主要制约因素有教育的行政化,商业化、意识形态化等;还原大学真正的学术氛围、创造氛围应是时代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2009年井冈山学院的两个讲师,在美国的一个好像叫《晶体物理》的杂志上发表了78篇论文,事后证明都是假的,都是抄的。黑龙江大学一个教授五年之内在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
在恢复高考的三十多年里,高校问题就已暴露。特别是从上次教育大改革以后,矛盾就愈发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
大学教育的行政化和“官僚化”
第一层意思是:“校长一礼堂,处长一操场”是现在大学教育的生动写照。
这最早是形容北大的,因为北大行政办公楼原来是西门那个楼,楼不大,前面的操场也小,它的礼堂也很小,北大又大,北大的各个衙门。
第二层意思是:现在还有一些高官到这些名牌大学挂职。有一些确实是从高校里面走出去的,特别民主党派那些人,当了政协副主席、副委员长,但他们一旦到了在我们国家所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序列之后,他的政治待遇不一样了,社会地位不一样了,同时他的角色也发生变化了,但这些人仍然回到学校当了院长。
在中国政法大学60周年校庆的时候,老校长江平先生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学应当是独立的、自由的,就是人格的独立和学生的自由,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没有它,大学就没有灵魂,大学是学术机构,应当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应当首先解决领导体制,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校长负责制,这是应当允许公开探讨的。
二十多年前,我们学校已经准备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来,就改成了现在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们今天应当认真来思考这个问题,究竟在现在的情况下,实行校长负责制还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应该允许来公开来探讨的。学术应当有自主权。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自主权,只有大学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才能迈向真正的大学人格独立。
大学是学术机构,学术应当自由,自由必须有包容精神,现在学术的包容精神比以前要宽容得多了。但是在学术研究的课题上,仍然存在着包办过多,包容不足的现象。
这也是需要我们来逐步完善的。只有打破了学术禁区,才能实现学术自由,也只有打破学术垄断,才能实现学术自由。”
开完校庆会,教育部领导就把中国政法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叫去谈话了。
2
大学教育的功利化
当前中国高校形式大体是这样的: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有资格招生的学校名单,一共有2492所,其中本科类院校是844所,在这里面有39所是所谓的985工程,这39所高校,就类似于中国高校的“国家队”。在985之前还搞了个“211工程”,据说是109所。
除掉这一百多所,那就意味着中国内地还有2300多所高校。在这2300多所高校里面,有1400所是民办高校;在这1400所民办高校里面,有300所是本科,其他就是职高等等。
应该说,高校数量已经很大了。(截至2012年)
“产品”制造出来以后,其市场销量并没有达到最经济状态,或者说有人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产品”的销售问题。
因为一开始“产品”的质量设计就存在问题,为什么现产品如此恶劣却还能在市场生存呢?这就取决于“先付款——后交易”的模式和市场的特殊垄断地位了。
3
价值观念的单一化——“马工程”系统的构建
大学意识形态本来应该在很多方面得到发挥,但是现在诸多课程的设置都是在以“马氏原理”为基础的学科设置,哪怕是一些理工科目。
我们开设的课程,政治课“马毛邓三”,现在又搞了一个“马工程”。很多课程用通编教材,中央投了大量的钱,教育部整合了全国的学者资源来编这些教材。现在不行了,现在都要扣上一个总帽子——“马工程”。
如果马克思要知道这些,一定会从坟墓里面跳起来的,没想到自己的学说在中国得到了如此大的“进步”。
追根问底,症结就在于党在控制学校的事务。
现在“马毛邓三”这样的课程,学生作业95%以上是抄袭的,抄成习惯了,等到大二真正进入专业训练的时候,不抄已经不行了,就像小偷,偷一次得手后上隐,最后不能“洗手不干”了。
这可能是个问题。大学一年级就要学这些课,学生又不感兴趣,更何况现在网络上不是“这个门”就是“那个门”。大学应为国家培养公民、储备人才,而不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控制。
4
教授“文化”在社会上的“盛行”
《桃李》被认为这是一部现代版的围城,这本书是最早的一部严肃地反映高校学者群体的一部长篇小说《所谓教授》是甘肃农业大学的一个老师写的,是最早用“所谓教授”作小说书名的。
这里面有一句名言,后来大家都流传开了,就是“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是其中的一个女孩对她的副校长说的。
邱华栋也写了一本书名叫《教授》的书。其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学人文的,一个是学经济的。这本书写得很严肃。
近年来,一些高校时常传出教授与女学生有染,收取额外的“费用”等丑闻,这些行径通过网民的参与以后,对教授在社会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大学是学术机构,学术应当自由,自由必须有包容精神,现在学术的包容精神比以前要宽容得多了。
应当去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意识形态化和腐化,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早日改变钱学森先生口中——“中国没有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的状况,让大学成为国家最大的智慧源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文馆
扫码加小编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