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澳洲的各大机场啊,规则规矩是越来越多,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管一管。
这对于老司机来说还好,可对于刚刚来到澳洲的留学生或者游客来说,那真是苦不堪言。
有的时候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挨了罚,情况严重的甚至被当场拒绝入境,直接遣返…
而最近,又有消息传来——
澳洲机场检查现在“风声”越来越紧了,
不少小伙伴都在海关那里栽了跟头!
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图文采集收藏 采集样式采集文章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图文采集收藏 采集样式采集文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中国同胞不仅在澳洲,在其他国家过海关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被扣被拦。
很多人是第一次出国,刚刚结束长途飞行,来到异国他乡,落地后手机有了信号,许多人自然要赶紧发个微信或打个电话给家人报平安,还有许多人喜欢顺便拍拍机场风景,自拍刷个地标,发个朋友圈广而告之一下。结果——
  • 轻的,罚款:几百澳元,几百美金,几百欧元等等当地的货币
  • 重的,关小黑屋直接遣返!
原因竟然是:
“过海关的时候,
机场监控看到你掏手机了!!!”
中国大使馆警告:
过海关掏手机,会被抓被遣返!
之前严不严不知道,但现在这个消息实锤了
会!会!会!
真的会被抓!
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馆去年就发出提醒
来源:领事馆官网
中国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提醒广大中国公民要遵守当地法律,不要在机场海关等禁区使用手机:
来源:微博截图
但其实,
这里有个大大大的误区!
不仅是过海关那一段,只要没出机场,只要在下图这张纸的区域内,你都不能玩手机,打电话、拍照、发朋友圈等等
都!不!行!
小编google了一下,发现很多国外机场都对手机和相机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
手机、相机、摄像机以等摄录设备不得在机场和港口的海关管制区域使用。确保你的电子设备是关闭状态、直到通过管控区域,进入公共区域才可以使用。违规使用会被罚款。
也就是说,只要打开手机就是违法的!
无论是发微信,刷微博,还是打电话,拍照都是违法的行为。大家过海关的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
看到这里,估计小伙伴们都是一脸懵逼,
怎么就拿个手机就会被抓咧?!
有些国家有立法,有些国家没有立法,最近就突然越来越多的机场连个解释都没有就这样操作了……
脸书上的说法是酱婶的👉
来让小编翻译一下: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安保。首先,海关工作人员不想轻易让通关区域的照片曝光,不让用手机相机就能减少照片曝光的可能;其次,这也能减少安保人员照片曝光的可能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手机可以被用来引爆炸弹,也能用来向已经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发送信号实施犯罪。
情节较轻者,可能会被处以罚款、丢钱又丢人。而情节严重的(比如对海关人员拍照)就不光是罚款的问题了,情况严重的会没收手机,甚至被当场拒绝入境,直接遣返……
其实,这已经不是华人朋友们第一次在澳洲海关栽跟头了,比如前一段时间,很多人就跟小编反应一不小心,就在机场“踩”了“雷”,被“坑”惨了!
澳媒提醒:
澳洲政府已开始严查离境退税!
想必不少澳洲小伙伴都干过这样的事:因为澳洲离境可以退10%的税,所以不少小伙伴买了东西之后,都会在自己或是亲朋好友离境时,拿去海关退税......
虽然澳洲政府规定,
“如果你在离境时通过TRS申领GST,那么在返澳时,如果商品价值超过旅客免税许可金额900澳元,那么你必须在入境乘客卡(IPC)的问题3处申报这些商品,商品入境时补缴GST”。
但是想必有不少朋友
还是会“偷偷”将物品拿回澳洲,
不选择申报。
然而,这些“吃过亏”的澳洲海关,现在可是变机灵了!
据《澳洲商务旅行者》网站昨日报道,
澳洲政府近日开始对此行为严打!
只要你离境澳洲时申请退税了,那么澳洲海关的系统里,就自动保存你的退税记录,
下次当你再入境澳洲时,
无论你有没有携带之前退税的物品,
Smart Gate都不会予以放行!
也就是说,你必须去柜台办理入境手续!
而接下来,海关官员会在你的入境单上标注一个T字,说明你是重点检查对象。
如果你如实申报了有携带退过税的物品,你只需要缴纳相应的GST就行,
可一旦被海关发现你带了退过税的物品并且没申报,
那么轻则收到警告罚单,进入黑名单
重则入罪,甚至影响签证!
千万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以下这些朋友都亲身经历过!
border security上放过一段。一女的,买了对钻石耳钉。20W。她说是买给别人的礼物。因为价格很高,所以海关特地备注了。等她再次入境的时候,海关的人就专门开箱找她的耳钉。翻箱倒柜没找到。海关的人还不信,一直找一直找。都没有。那女的站在旁边很不耐烦,就把头发拢到耳后,耳钉露出来了。被罚,补交税
去日本玩一星期,顺便出境退税1000多澳币,工作人员查的很紧,一个个仔细看,还问我是PR还是citizen,还警告澳洲居民只能带900澳币物品入境,然后问我买这些东西还带回来吗?我说不带,他问买了做什么?我回答给日本亲戚的礼物,他还问亲戚在日本做什么的,最后他叫了另个工作人员在键盘上按了什么 最后给了我退税凭证,顺便警告如果物品带回澳洲会被罚,吓坏宝宝了,第一次遇到,会不会另个工作人员过来对我记录mark了什么?为什么要叫另个工作人员过来?我看到按的是数字,因为才出境一个星期,就被这样审讯,怀疑,遇到这样的事情正常吗?和朋友两个人出境的一起去日本,她没退税,我退了,回来可以让她带进来吗?护照工作人员只看了我的,没看她的,退税时候她站在我旁边,不知道会不会去查她?
买了一个2000刀的女式戒指,和一个4800刀的男式手表,想让媳妇回国探亲的时候退税然后再带回来(我不回去),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当时是有6000多刀的退税带回去的,又带回来了。当时退税时候人家问,这个你们还带回来吗?我们傻啊,回答YES。人家说不能退税,然后俺们才了然,赶紧改嘴,说我们听错了,以为你问我们还回不回澳洲了。

反正税是退了,带回来也没人查,因为回来都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了,况且估计几千块钱人家也不那么重视吧,又不是那个20万.....
还有网友爆料:去年的时候,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墨尔本机场被带进"小黑屋"盘查,因为她把退过税的苹果电脑,又带回澳洲,而她也因此差点被遣返...
提醒:
1.机场退税退的通常都是商品服务税(GST),如果你不在澳洲使用这个产品或服务的话,你就可以不用交税,因此机场离境时才会有退税环节。所以那些带给国内亲友的礼物,可以尽情退税。反之,如果你再把物品带回澳洲,那就要按照规定补交GST
2.澳洲法律规定,18岁以上成年人每人可以携带总值不超过900澳元的免税商品出境,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可以携带总值不超过450澳元的免税商品出境。如果你携带的退税商品不超过这个数字,带进带出澳洲都是没问题的,退税后入境无需补税。
3.不是所有物品都不可以再带回澳洲的。根据澳洲游客免税权利(TRS)规定凡是在境外使用并拥有超过12个月以上的物品再带回来就可以免关税。然而,像珠宝手表之类的、或超过900刀的保值物品,一旦被发现带回澳洲将被要求补交消费税。
过海关时,
这些错也注意不要犯!
01
一位女士来澳洲时,海关一位女官员称赞“你的包真漂亮,很贵吧?”该女士心想大家都认为华人爱显富,如今自己又背名牌,不要让人感觉不舒服。于是回答“不贵,不是真的”两周之后,该女士突然接到一封来自悉尼法院的通知,说是她在两周前携带仿冒名牌皮包进入悉尼机场海关,罚款1万刀,如有不服,可上法庭说明情况。
02
一位已经在墨尔本读书一年半的中国留学生在返回当地入境时,因被澳洲海关人员在其手机中查到了疑似未成年人色情视频被原地遣返。此外还有华人因手机中有“色情”表情包被遣返的......
03
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在微信聊天中,向朋友透露“我不喜欢这个学校,只是临时挂一下身分”,没想到聊天纪录在入境澳洲时被海关查出,被盘问几个小时后,海关认为这名女生来澳动机与其持有的学生签证不符,于是立即将她遣返中国。
04
在美国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小姑娘持旅游签证来到美国,计划去夏威夷找个水果农场待上三个礼拜,期间把附近的景点玩一玩。所以理所当然的,她在入境表格的地址一栏写下了那个夏威夷水果农场的地址。在过海关的时候,工作人员问她去那个农场干什么?你们是怎么联系上的?姑娘回答:“我是去参观的,在WWOOF网站认识的。”
结果听了这句话,工作人员的脸色就不对了。然后随便说了几句,就要她马上飞回国。原来这个叫WWOOF的网站,是一个帮助世界各地的农场招募志愿者的网站。旅游签证是不能牵扯到任何工作的,志愿者也不行。
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规定,海关及边境保卫人员、移民海关执法局探员等被国家法律赋予边境搜查权力的工作人员,都有权对任何入境旅客的任何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任何内容进行检查。
大家出入境的时候务必多个心眼,另外,
我们也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2018年入境澳洲最强宝典,一起来看看!
18年澳洲入境手册
Welcome to Australia
填写入境卡
在飞机上,每一位童鞋都需要填写一张旅客入境卡(Incoming Passenger Card)。飞机上一般会提供中文版,但是不是每次都能拿到,建议大家把两个版本的都看看,提前做好准备。
中文版

英文版
入境检查
如果你是直接从香港,台湾和大陆入境,那么就不需要检查。但是,从非洲或者美洲来的话,就不能直接通过,必须进行检疫。 
入境检查 入境检查 (IMMIGRATION)时,移民局的官员会检查你的护照,签证和入境登记卡,还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比如:你为什么来澳洲?你打算呆多久?准备去哪里游玩?在澳洲有亲戚吗?有打工计划吗? 
如果你英文不好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不用慌,入境检查时一般会有免费的翻译服务。 在检查人员给你的护照上盖上入境章后,你就可以入境啦。

领取行李
建议在行李箱上贴上贴纸或其他明显的标记,这样找箱子时就会好辨认一点。 如果行李有损坏或者不见了,记得联络机场行李处。
有时候大家可以耐心等一等,因为行李可能才到了传送带上,毕竟飞机的行李比太多了嘛。

验关
在进入海关前,你会已经填写了一张黄色入境卡,上面基本是个人资料,然后会有一张白色的申报单,主要填写是否有申报物品。
进入海关后,海关会对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防止限制物品入境。你要做的就是要把已填好的入境卡给海关人员检查, 由海关人员安排你走红色或绿色通道。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申报的物品,会安排走绿色通道;如果申报的物品,会安排走红色通道。
赴澳入境前,需要准备好护照、签证、机票及规定的健康证明书等必备资料以及预先在澳驻华使馆或领馆办妥入境签证以及填写"入境旅客登记卡"。注意啦!你所提供的资料不得虚报或隐瞒,尤其是签证必须与自己赴澳目的相一致的,否则一旦被发现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通过检查后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出关,入境澳大利亚了!


下面是2018年最新澳大利亚入境禁止携带的和需要申报的物品名单,各位在入关之前可以参考!
禁止携带
乳制品,蛋和蛋制品
  • 所有全蛋、干蛋和蛋粉,和蛋制品
  • 蛋面,或者含有蛋(咸蛋、加工过的蛋和皮蛋)的月饼,咸鸭蛋、咸鹌鹑蛋,或者用鸭蛋、鹌鹑蛋制的皮蛋,含蛋的速食面、蛋黄酱
  • 乳制品方面: 除了来自无口蹄疫的国家的乳制品,其他的含成分超过10%乳制品的整个和制干的产品都是不被允许的。包括三合一奶咖啡、茶和麦乳精、奶粉和含有乳制品的速食谷类食品;
  • 澳洲允许有婴儿跟随的情况下携带婴儿配方奶粉和新西兰乳制品。

非灌装/ 非真空包装的肉类
  • 所有动物种类的,包括新鲜肉、干肉、冷冻肉、熟肉、烟熏肉、咸肉、腌制肉或者包装肉;
  • 腊肠和香肠
  • 整只咸鸭、鸭肝、鸭胃、鸭肠、家禽内脏、牛肉条、牛肉干、牛肉和猪肉丝、猪肉松、猪肉馅的月饼; 还有含有肉类的速食面、猪蹄、或者猪油渣;
  • 宠物食物如鱼食或者鸟食

活的动植物
  • 植物方面:所有盆种/裸根的植物、竹、盆景、插枝、根、鳞茎、球茎、根状茎、茎和其他能成活的植物材料和泥土。
  • 动物方面:所有哺乳动物、鸟类、鸟蛋和鸟窝、鱼、爬行动物(甲鱼)、蛇、蝎子、两栖动物、甲壳类和昆虫。
  • 煮熟的、干制的、新鲜的或者冰冻的芭蕉类叶植物

种子和果仁
  • 谷类、爆玉米花、生果仁、生栗子、新鲜花生、松果、鸟食、水果和蔬菜种子、未经识别的种子。
  • 还有某些商家包装的种子,
  • 豆类装饰品、山楂、赤豆和绿豆。

新鲜水果和蔬菜
千万记住!所有新鲜的或者冷冻的水果和蔬菜也是不能都带入境的。例如,姜、苹果、柿子、橘子、草药或者新鲜竹笋。


武器和弹药
还有!各类武器和弹药也是不能携带入境的。
包括在看似人畜无害的双节棍 !2015年周杰伦到悉尼开演唱会,表演用的所有双节棍,在机场被海关当场没收,惨不可言……

需要申报
食品方面
  • 熟食和生食及烹调原料;
  • 鱼干、咸鱼、鲜鱼和海鲜,例如干贝、鲨鱼翅、鱿鱼和鱼肚;
  • 干的水果和蔬菜,包括猴头菇、龙眼干、荔枝干、陈皮、话梅、干人参;
  • 面条和米;
  • 包装饭食包括飞机上的食品、汤料;
  • 调味芳草和香料,例如茴香、桂皮、丁香等;
  • 零食记得一定要申报,包括白果、花生、炒西瓜子、肉松,或者饼干、蛋糕和糖果。其中,如果是含猪肉的杏仁饼、含猪肉的鸡仔饼和含香肠的糕饼是不能带的;
  • 茶叶、咖啡和其他含牛奶饮料,如三合一咖啡、茶和麦乳精;
  • 茶叶和含有柑橘类成分的香料。

动物产品
  • 羽毛、骨头、角和象牙。其中,必须保证是干净的,而且没有任何动物组织。
  • 皮、成革和毛皮。注意哦,除非是经过处理的,否则生皮制品包括鼓和盾都是不能带入澳洲的。
  • 羊毛和动物毛发。就算是毛、毛纱或者手工艺品,也是需要申报的哦。
  • 动物和鸟类标本。有些标本可能违反了濒危野生动植物法,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多留心;
  • 贝壳,包括首饰和纪念品。这里还提醒一下!珊瑚是被濒危物种法禁止的,所以是不可以携带的哦;
  • 蜜蜂产品是需要申报的,如蜂蜜、蜂巢、蜂皇浆,还有蜂蜡。其中,花粉是被禁止携带的;
  • 使用过的动物设备也是需要申报的,包括兽医设备和药品,剪毛或肉类行业的工具、鞍具和马具以及动物和鸟类的笼子;
  • 千万留意!宠物食物和宠物零食是被绝对禁止的,例如生皮的狗咀嚼物和鱼食。

植物材料
  • 木制手工艺品、物件和雕刻,包括着色或者漆涂物品。注意! 不能携带树皮入境,否则会被取走或者进行一定的处理;
  • 用植物材料制成的人工制品,手工艺品和古玩;
  • 如果是用植物材料、棕榈或叶制成的席,包和其他物品,你进行申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用芭蕉类植物制成的物品,就最好不要携带了,是被禁止的;
  • 稻草麦杆产品,包括草帽、草席和包装; 竹、藤或白藤篮器和家具;
  • 鲜花是可以申报的;但是,如果是以茎繁殖的花就禁止携带了,比如说玫瑰、康乃馨和菊花等。
  • 另外,这些也是可以申报的,包括:拌香料的干花瓣(百花香)和椰子壳;含有或者灌满种子的物品;干花和插花。

其他物品
除了上述的几大类,还有这些物品是需要申报的,包括:

  • 总数等于或超过1万元的澳币或等值外币
  • 在海外获得的物品,或在澳洲购买的免税物品,包括礼物,总值超过900澳币
  • 超过2250毫升的酒类,或25支香烟,或25克的烟草产品
  • 商业/生意用途的货物和样本
  • 工艺和业余爱好用的动物或植物材料制的线绳;
  • 使用过的运动和野营器材,例如帐篷、自行车、高尔夫和钓鱼器材;
  • 被泥土、粪便或植物材料玷污的鞋类/远足靴。
  • 列入遗产的物品,比如艺术品、邮票、钱币、考古物品、矿物和标本。
  • 国防和战略物资,不过这个一般人也不会携带…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物品之外,还有一类物品是无数人所关心的——中药!所以这里单独列一个版块供大家参考,里面包含了中药与西药
中药
传统中草药、药物、补药和草药茶在申报后,一般是可以带入澳洲的包括陈皮、菊花、树皮、灵芝和党参。
但是,也有不少草药和传统药品是不能带入澳洲的:
禁带中药
  • 鹿角、鹿茸、鹿茸精、鹿鞭,和阿胶。但如果是标有新西兰产品标记的来自新西兰的鹿制品,那么是可以入境的;
  • 燕窝,冬虫夏草、灵芝;
  • 蛤蟆油脂/膏、干蚯蚓、任何种类干制的动物躯体、紫河车、蜥蜴干、鸭肠、鸭胃、蹄筋、甲鱼和牛尾。
总而言之,无论你携带的是什么样的中药制品,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必须要申报!

西药
和中药一样,西药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注意事项
  • 感冒药不能多带(可以带一盒,然后申报),消炎药等可以带一两盒。另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或澳大利亚的非处方药,一般是不要需要需申报的。但要注意的是,用量不可以超过常人使用的三个月用量。
  • 如果是处方类药物,比如激素类、抗生素类药品,那么就得准备好处方和医生证明信,来证明你确实需要服用这类药品。
  • 注射液类药品,是需要提前在澳洲入境网上申请权限。

禁带西药
  • 精神类&麻醉类药品。镇痛镇咳、镇静安眠、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糖浆、安眠药和止痛药物及抗抑郁类的药物都要特别注意!麻醉药比如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
  • 含麻黄素或吗啡的易制毒类药品。复方甘草片、白加黑、止咳水、甘草片、康泰克、泰诺等都是含有麻黄素的药物。

小贴士
&
FAQ
  1. 1.如果对自己携带的药品不太放心或者怕到时候检查的时候说不清楚,可以提前准备好药品说明书的英文版,这样到了海关边检时就可以拿出英文说明书,更加直接地让海关了解药品的用途和说明,减少误会。
  2. 2.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给别人带药物,因为澳洲海关规定只可以给自己携带药品。
  3. 3.““禁药”是200%不能带,查到就巨额罚款甚至遣返,不要抱有侥幸心理!4.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带的药需不需要申报,那就最好不要带了;或者找替换品。
  4. 5(重要***)
  5.  在这份名单里找不到的东西,
  6. 直接申报,
  7. 交给海关判断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2018年
最新澳洲入境手册,
无论你是即将要来发掘澳洲之美的游客
还是即将要来刻苦读书体验生活的留学生
还是要来看望孩子,照顾孙子的爸爸妈妈
都希望这份手册能够帮助你们,顺利通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