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时刻,一场大火,让粮仓成了一堆黑炭。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
谁知通知刚刚下发,国家刚刚要查,粮仓就起火了!
7月29日,吉林省洮南市大通粮食储备库收纳仓1号廒间发生火灾。当地官方称,初步测算,过火粮食约40吨,过水粮食约540吨。
不过官方赶紧出来澄清,这只是巧合,粮仓火灾与即将开展的粮库大清查无关,而且清查试点也不包括吉林省。
民间向来都有神人,“大清查”通知一出,已有人搬好凳子坐等粮库着火。
中国自古都有“火龙烧仓”的故事。
1735年,雍正驾崩,25岁的乾隆一登基惊讶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必须彻底清查。
清查粮仓话音一落,粮仓就发生“火龙烧仓”的惊世奇案。这都是因为地方粮仓早已空虚,地方上的贪官污吏为防贪污败露,竟纵火焚仓。
粮是老天爷烧的,关仓场老爷们什么事?这样一来,一切无从查起。
几百年后,“火龙烧仓”的故事又反复在东北重演。
2013年,“全国粮库大清查”之际,黑龙江省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共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损失近亿元。
巧合的是,在事故发生的4天前,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开展巡视工作。而更巧合的是,粮仓内的5个摄像头在火灾前由于风力、电器等原因出现故障。
几百年来,中国粮仓依然一查就着火,这还真是用物理和化学都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袁隆平曾质疑,很多粮仓虚报空置根本没有粮。就算有粮,又有多少收储的是新粮好粮,多少是陈粮坏粮?而且国家对粮库有补贴,一些地方存在虚报存量冒领补贴,而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用以谋利。
2015年,央视记者曾卧底东北粮仓,发现粮仓中新粮(好粮)竟变成陈粮(坏粮),每吨新粮用陈粮来代替可以赚取到700元/吨的差价。
巨大价差之下,农民卖粮就成了一大难题,需要给好处费,甚至根本卖不出。
粮仓问题,在中国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物资。
当前,不少人仍抱有“中国粮食储备可以吃20年”的盲目自信,却不知,粮仓大火背后,是中国正面临的一场实质性的粮食危机。
目前国内粮食供应问题日益紧张,一方面由于土地财政和过度开发的房地产使得耕地面积大幅减少。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220千公顷(16.83亿亩),比2016年减少815千公顷(1222万亩),下降0.7%,已然突破18亿亩耕地的红线。
另外一方面,城市务工的收益远大于务农,使得务农人员不断减少,耕地荒废。长期的损农业以补工业的经济战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田水利基建的滞后、季节变幻无常,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粮食价格低,农民无利可图。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下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农民对农产品种植早就丧失积极性。毕竟,在城市打工每个月能拿3000块的工资,比种田的收益多得多了。
而进口供应方面,2017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2016年增加13.9%,其中大豆和稻米进口量为世界第一。自2002年至今,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800%。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6成以上的粮食依赖进口,依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比例会越来越高。更恐怖的是,不仅主粮依赖于国外,就连粮食种子也依赖国外。
中国粮食种子大多从国外进口,油料种子来自德国,玉米种子来自美国,蔬菜种子来自日本。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额从1995年的0.67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81亿美元。
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又是个农业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国内粮食产量在降低,缺口越来越大,粮食大幅度依赖进口,可以说我们的咽喉正被外国(特别是美国)掐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大多数人都知道,美国凭借“美元霸权”疯狂薅全世界金融体系的羊毛,殊不知美国还有“粮食霸权”,是由美国粮食巨头和美国国家政权结合而成的“粮食帝国”得以掌控全球的粮食主权。
我们知道,大豆原产于中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中国大豆产量一度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大豆产量之和还要多。
然而目前,中国已经沦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的进口量达到全球总进口量的1/3。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4.4%。
这一巨大反转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跨国巨头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
国的粮商巨头们,攫取了美国政府的大量补贴,在进入他国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后,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主导国内粮食流通格局,挤压国内粮食企业的生存空间,控制粮价,威胁本土粮食企业的生存进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种业、农民、加工企业散、小、差,外资运用产业链战术,操纵粮食价格,打开其中一个环节,整个产业就全被拿下了。
在西方粮商的猛烈攻击下,我们的“粮食定价权”正在旁落。大豆悲歌只是一个开始,外资在大豆农业领域得手之后,反过来开始操控食用油
金龙鱼、香满园、花旗……这些品牌名称是不是很熟悉?而这些品牌,背后东家正是美国ADM与新加坡丰益国际共同控制的益海嘉里!
数据显示,四大跨国粮商已经控制了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
他们凭借国际资本,已基本完成对上中下游的绝对控制权。食用油市场的众多响当当的品牌早已被跨国粮商收入囊中。
目前,包括大豆在内,我们的三大主粮都已失守。水稻和玉米正在遭遇与大豆同样的经历,在这些产业,外资那只“看不见的手”几乎无处不在。
如今,一旦中美摩擦进一步恶化,美国一声令下卡住中国的脖子,不再出售粮食给我们,我们该拿什么填饱肚子?
粮食之战,是比贸易战更血腥的生存之战。毕竟没有高科技,我们还能活;而有再多房子,也都是空中楼阁,但如果连吃都被人控制,那才是最要命的!
在事关生死存亡的粮食问题上,我国必须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国人手中,才能杜绝颠覆性错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