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在先
在做出有关婚姻的决定时,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我们自身的特点和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环境,会如何分别影响我们的婚姻决策呢?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她本人曾做过的两项关于回族通婚(本文中特指回族与汉族结婚)的研究,来探讨社会环境对个人婚姻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的个人特点会如何改变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反馈。

撰稿 | 穆峥
责编 | 钱岳
社会环境和生命历程
你所生活的地方会影响你的婚姻选择
大家肯定都觉得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你和谁结婚都是个人选择。但是,很多的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人所生活地区的环境特点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选择。
首先,你生活的地区有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数量有多少、各自比例占多大等等,都会影响你的婚姻选择。比如说,如果一个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比例比较高的话,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找到受过高等教育的另一半的可能性也相应比较大。此外,当地盛行的婚配文化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婚配选择。比如,如果当地主流的婚恋观念较为传统,认为门当户对是择偶的至上准则的话,那么,或是耳濡目染,或是迫于压力,生活在此地的个人,相比起生活在更为开放多元的择偶文化中的个人,更可能选择与自己家庭背景相似的结婚对象。

而同时,人的一生又会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中的婚恋标准也会随之变化。例如,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需要尽快找到结婚对象,步入婚姻的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从而可能不得不降低自己对婚配对象的各方面要求。而由于女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着更加强烈的年龄限制,年龄增长可能会促使她们在婚姻选择中作出比男性更大程度的让步。

回族的婚姻规范
和谁结婚,是民族的两难
回族是中国十个穆斯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相比起其他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他们的地理分布最广,他们与汉族在外貌、经济、文化特征上都最为相近,是唯一以汉语作为民族语言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说,宗教是将他们与汉族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遍布全国的他们也是一个最为纠结的民族。一方面,与汉族密切相处的他们需要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而另一方面,他们在宗教之外本已不够鲜明的民族特征又使他们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巨大危机。婚姻选择成为了体现他们此种纠结的关键,和回族人结婚,还是与汉族结婚,是他们在融合和恪守间的进退两难。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回族人来说,他们有三种可能的婚姻选择:

1. 族内婚:与另一个回族人结婚;

2. 族外婚:与汉族人结婚(准确而言,也应包括非回族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国籍的人。但在本文和笔者的两项研究中,为了明确体现回族在融入主流和保持自我认同间的纠结,我们都只包括了与汉族的婚姻);

3. 保持单身。

基于回族的宗教信仰,不婚和族外婚都是有悖于规范的。对于他们而言,尽早地走进婚姻,且在回族内部结婚是维持民族生息的利器。而同时,相比于回族男性,回族女性有更大的压力要早结婚、要与回族人结婚。那么,当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年龄阶段时,他们的婚姻选择又会何去何从呢?
回族婚姻选择的决定因素
谁会选择族外婚?
回族是中国所有少数民族中地理分布最广的。事实上,他们地理分布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分散,小集中”。在中国所有的2870个县级行政区划中,99%的地区都有至少一名回族居住,而79%的都有至少500名回族居住。而同时,他们在各地的集中趋势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将近一半的回族都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四省,而余下的另一半则散布在几十个全国其他各省。回族分布更高的地区一般都拥有更好的宗教设施和更为浓厚的宗教氛围。那么,在这些回族分布更多的地区,他们的婚姻选择呈现何种模式呢?

在我和巫锡炜2015年发表的研究中(Mu and Wu 2015),我们发现居住地的回族分布比率会影响他们的婚姻决策。的确,
在回族分布更多的地区,回族30岁以上还不结婚的比例会更低,初婚年龄会更小,而同时他们也会更多地选择族内婚。
但当我们进一步查看回族分布与回族婚姻选择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当回族分布更高时,在族内婚和族外婚之间,回族会显著地更多选择族内婚;但在族外婚和保持单身之间,选择开始变得模棱两可。也就是说,当他们被夹击在不婚和族外婚这两项禁忌之中时,究竟是否要为了结婚而放弃族内婚,还是要继续为坚持族内婚而保持单身,令他们纠结不已。

于是,在我和赖庆2016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Mu and Lai 2016),我们进一步检验了回族分布与回族婚姻选择的关系是怎么随年龄而变化的。我们发现,与以上的研究吻合,在当地的回族分布更高时,在族外婚和族内婚之间,大家都会更可能选择族内婚,不论年龄如何改变均为如此。而且,从性别差异上看,这一约束作用对于回族女性更为严格。然而,在族外婚和保持单身的选择中,回族分布对回族男性的影响变得模糊、不显著,而回族女性则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出截然相反的作用。具体而言,在大约32岁之前,在当地的回族分布更高时,回族女性在族外婚和保持单身中更可能选择保持单身;而在此之后,步入婚姻的巨大压力压过了保持族内婚的规范,回族女性开始变得更加偏向于族外婚。

通过解析以上两项对于中国回族婚姻选择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婚姻选择既是一个社会选择,也会被个人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下施以能动性、重新刻画。固然,社会环境会施加给个人巨大的压力,无论是通过供给可能的结婚对象,还是通过施加婚姻规范。然而,个人总是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硬塞给我们的种种机遇和限制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相比起男性,的确仍旧处于更为被动的位置。
参考文献:

  • Blau, Peter M., Terry C. Blum, and Joseph E. Schwartz. 1982. “Heterogeneity and Inter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45-62.

  • Coale, Ansley J.. 1971. “Age Patterns of Marriage”. Population Studies 25: 193–214.

  • Fu, Vincent Kang. 2001. “Racial Intermarriage Pairings”. Demography 38: 147–59.

  • Mu, Zheng and Qing Lai. 2016. “Micro-Macro Interactions in Ethnoreligious Homogamy among Hui Musli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Roles of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and Aging.”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 36: 88-105.

  • Mu, Zheng and Xiwei Wu. 2015.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and Marital Behaviors of Muslim Chinese.”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1: 177-200.

穆峥
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
究院博士后
反鸡汤,反狗血
一个爱拿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另类情感公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