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视又点名批评了演员天价片酬这个“老问题”,今天来聊两句,
我不算是业内人士,只说我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我还记得好多年前,那时还在北京,公司要拍一个宣传片,我还假装了一回监制,从选演员到拍摄一路跟了一遍。我记得里面的主要角色一天的酬劳是600块,虽然没几分钟的东西,但那几天真是连轴转,我这个打酱油的都累够呛,当时我就在心里琢磨,一天600块能活么?还不是天天都能接着活儿,演员不易啊。但看她们都很乐呵,一个大姐似乎是刚来北京,没什么宣传材料,还让我给她拍定妆照,临走了笑着跟我说:“别忘了传给我啊,我要给其它导演看”!
若干年后,我在一个古装电视剧里还真看见了这个大姐,好像演了个挺有戏份的角色,反正挺多台词的。我想现在她应该至少一天能拿6000了吧。
演员这个行当经历了不普通到普通再到不普通的过程(哈哈绕吧)。
古人把演员被叫做“戏子”(大约是从明清开始),这是个贬义很重的Title,李敖专门写过:
“演艺人员古称戏子,是下三烂行业。中国人骂‘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就是定论。这一行业太现实、太虚荣、太炫耀、太不择手段竞争,的确情义荡然。
当时的戏子和婊子是放在一起说的,其职业核心在于“出卖感情”,古人讲究“正其心、诚其意”,特别受不了这个,所以无情无义的牌子就挂在演员身上,那时演员是个不普通的职业,敢从事它都有些跳火坑的味道。而且因为以前的职业流动性太低,演员这个圈子太窄,久而久之,连演员本身,也自认这种歧视,自视低人一等,《霸王别姬》里就表现了这种情绪,虽然在人前被称作老板,但内心有深深的自卑。

我没有查到很确切的史料,但想来古时的戏子,特别是名角,薪酬是很不低的,在圈内也很有面子。当然,只限于圈内。就像商人比士大夫有钱,但人家看不起你。
这种“不普通”一直持续到民国。那时电影兴起,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明星”,那时演员的地位有所上升,但还是个让老百姓心里比较“隔应”的职业,看那个时候的小说经常有这种桥段:“哪个人家的少爷竟然娶了个演员,这家是要败啊”。

玲珑脆弱的阮玲玉
49年之后,管你三教九流,一概抹平,编户齐民。演员也成了一个正当职业,以前的科班等制度也没了,成了一名普通的社会主义员工,这时候的演艺基本上是政治的工具,没有明星,五星照耀下,再无明星。与市场脱钩后,薪水自然也跟普通公务员差不多,演什么自己也做不了主了,又没有广告可接,郁闷。
主席找演员唠嗑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硕果吹满地。演员是最早活跃起来的群体,80、90年代特别流行一个词儿——“走穴”,指的是体制内的演员去干体制外的活儿,那时候的信息业没那么发达,想挣钱就得坐着嘎吱嘎吱的绿皮车到处跑场子,民间让20年的八个样板戏憋的够呛,文化消费市场被极大的激活。那时候的演员走穴一次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当时我爸妈一月大约挣200块。你看,只要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演员就是比普通人要赚的多,这是个常态。
哎,我擦,扯了这么一堆我要说啥来着?
对,钱。下面这张是网上流传现在大咖的价目表,我觉得就算不是很准,也不算错的很远。
这确实是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怪不得那么多俊男靓女报考电影学院了。一部剧投资过亿已经算大投资了,演员可能要拿走7成的份额,现在五毛特效泛滥了,钱可能都花角儿们身上,特效什么的,就往后排排吧。
导演蒋钦民说:“当时我导演的《天上的恋人》,制作成本不过200万元,演员的总片酬不到10%。”而该片的主演是董洁、刘烨、陶虹、冯恩鹤。彼时,这几个主角可谓当红花旦和小生。不过短短十几年,这个阵容的身价得翻百倍不止了吧。
编剧余飞说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有些演员因为不想接一部戏,报出了完全不可想象的天价,结果对方同!意!了!”
怎么会这样子?
其实这都是市场的结果,符合最一般的市场规律:“稀缺者价高”。那下面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稀缺?
我觉得两方面。首先是大众消费市场被完全打开,中国每年制作出来的连续剧、电影数量占世界前列,同时还有数不清的网剧、宣传片等等,但演员群体不是说变就能变出来,自然造成短缺,这时候不涨价难道屯着么?
另外就是演员这个行当的特殊性,合格的演员很难批量生产出来。我有体验,普通人,无论你是幽默、活泼、内向、娴雅,只要把你放到镜头前面,绝大部分都不是他自己了,连吐个痰你都觉得很不自在,别说表演一些深度的感情。所以演戏这种天赋,本身就是稀缺的,看看那些电影的剧照,双机拍摄加上一堆场务,十几个人看着你,让你泪眼朦胧得说“我爱你”,这真不是个谁都能干的活儿。
这跟长得好不好看也没什么关系,有的人长得不俊不美,但就是能压得住镜头,比如黄渤,这是祖师爷赏饭吃,以前李安这么评价郎雄:“郎叔长了一张五族共和的脸,大江南北谁看都能接受”。找这张脸,非常不易。
央视批天价片酬我可以理解,毕竟很多人觉得演员搔首弄姿两下就拿走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特别是你演技还烂只会卖脸卖肉,难免会觉得不公平。但资本不管这些,他们深知广大人民群众想要什么,卖演技确实不如卖脸回钱快。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良性市场起不来。
我希望国内的娱乐市场能和好莱坞看齐,就是所谓的金字塔型薪酬。比如汤姆克鲁斯这种超级明星赚巨多的钱,但在他下面有特别多赚的并不多的潜力演员,底下的人都虎视眈眈看着塔尖上那几个,每个人都想着我可以替代你,拼命往上爬,把演员这个职业弄的很“高危”,即使你是大明星,一两部戏不赚钱也得下来,即使你再小,表现出色也可以一飞冲天,完全看市场脸色。
但现在我们还没到那个阶段,混饭吃的人太多,投资人急功近利。还有就是观众的审美体系比较低,对于一个故事的好坏评判,西方的观众是从小培养的,我以前买过一本西方中学教材,上面基本都是名家小说。现代的戏剧叙事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的文学批评之上的,从小读马克吐温长大的观众,天然的对故事会有要求。我们看多了荷塘月色和白杨礼赞,对叙事不敏感,可惜。如果让我编中学语文教材,我会把大部分的诗歌和散文请出去,不要什么中心思想总结,只讲写作技巧。
但即使是这样有些畸形的市场,我依然完全反对政府干预,那样结果只会比现在更糟,更畸形,市场的问题需要市场自己解决。
其实,演员赚得多点无可厚非,关键是得让观众信服,没人会抱怨汤姆克鲁斯一部电影拿走3000万是坑爹,因为他的号召力、努力与品质在那儿摆着。
“活儿干的漂亮”,才是真的漂亮。
另外,我前几天还看到一条言论,很有意思:


这几句话应该可以回答前段时间那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也许我们真该庆幸自己处在一个“科学家不如戏子”的时代,没电影看好过没书读吧。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果您要转载,给署个名可好?
电影最TOP
八最经典的电影  扯最TOP的观点
每周三全平台视频节目更新
微信ID:film_top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