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想写
《末代皇帝》
的时候,只是想怀一下旧,这样好的电影值得时不时从故纸堆里把它请出来透透气。可就在上周,本片的导演贝鲁托奇因为一件陈年旧事,突然又成了全球头条人物。相信你还没有忘记上周这条新闻。

其实,这件事情不是新爆出来的,8年前玛丽亚•施耐德在一次采访里就说过,但似乎旁边的人都没当回事儿。这次导演自己说出来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好莱坞的艺人几乎全线炸毛,谴责这种流氓行径。

如果你看过《巴黎最后的探戈》,一定会对这场戏有极深的印象。我很多年前看的时候非常惊讶,怎么会演的这么真。抛开道德的因素,那场戏在视觉与情绪上是成功的。

当然,这是件Totally Wrong的事情,没什么可争辩。就像纳粹军服的设计虽然在审美上是一流,但那无法改变它邪恶的本质。
得,本来是想挖一下老片子,没想到稀里糊涂又跟了个风,觉得自己的第六感好牛逼。
好吧,贝鲁托奇确实是个混蛋,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是个非常有成就的电影导演,而这部《末代皇帝》无疑是他这辈子最成功的作品。

在那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季上,《末代皇帝》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碾压,完全碾压其他作品。

注意,没有一项是提名,也就是说,它提了9项,9项全中,而且都是代表电影工业力量的权重很大的奖。这个记录不算空前绝后(最牛逼的是指环王,提11中11),但作为一部纯东方题材的作品,我觉得以后也很难被超越了。
这部电影非常复杂,光是关于它的论文就不下百篇,你可以从东方学、中西比较、权力、爱情等多个方面去解读,它就像一本大书,常看常新。我只写短短的一两千字,当然没本事写全面,今天只说几个它幕后的故事,以及我的一点感受,如果能够吸引没看的同学去看这部大牛货,那是我最高兴的事。
首先要界定清楚,这是一部纯粹的“西方电影”,中国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景和一个故事,它的思路和视角,完全是西方化的。之所以要做这个交代是因为看到很多评论说贝鲁托奇在很多桥段里是在“丑化”中国,这一点我完全不能同意,确切的说我就不承认有“丑化”这个字眼,什么叫丑化呢?说的不合你的心意就叫丑化?那大家最好都不要讲话了。每个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绝对的客观公正不是艺术该操心的,那是上帝的事儿。
事实上,很多时候,只有“他者”的眼光才能看的更透彻。19世纪法国的斯塔尔夫人写过一本《论德国》,连德国人看了都拍手叫好。琢磨一下不同文化的眼光,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我绝没有说贝鲁托奇表现的中国就是真实的,但并不妨碍我欣赏这个故事,因为没有什么真实的中国,马未都老爷子说的好:“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擦,又扯多了。下面说几件这部电影的趣事,就像我在题目里说的,一个意大利人拍了一个中国故事,加上那个特殊的时段,里面的有意思的事儿非常多。
这部电影有两个版本,那个219分钟的电视版实在是太长了,我觉得看163分钟的剧场版就行。能把这么长的电影拍的如此好看,毫无尿点,真是大师的功力。
就在此十多年前的1973年,贝托鲁奇的同胞
安东尼奥尼
拍过一部叫
《中国》
的纪录片,那时候已经是文•革后期,中美关系开始解冻,西方人对封闭多年的中国有极大的好奇,这个近十亿人口的国家这么多年到底在搞什么?但这部《中国》拍出来后却不符合中国官方的标准,被大规模的批判。我也很想不通,当时那个时候竟然允许一个西方人拿着摄像机上大街上随便拍,到底怎么做到的。当时贝鲁托奇还声援过自己的同胞,也许就是那时候,他生发出要拍一个中国故事的念头。

海报风格倒是很符合那个时代

《末代皇帝》是建国后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注意是故事片,纪录片以前拍过。
就单单是这一点,后来的电影就不可能再复制,电影里那些故宫的场景完全是实拍,那些岁月的痕迹都是实打实地一分一秒堆出来的,CG再怎么完美,影视城再1:1还原,也不可能营造出时间的厚度。再说,现在已经是个大景区的故宫,那种沧桑感完全被吹散了,天际线也完全不是80年代的样子,所以单从硬件上来说,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
让人心酸的一幕

还有个有些搞笑的事儿,影片拍摄期间恰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但是摄制组得到了政府的优先权,使得女王无法参观紫禁城,求女王心理阴影面积。

而且!不光是硬件上全力支持,在创作思路上,中国政府对贝鲁托奇完全没有任何干涉,哪怕是里面明显有西方眼光的地方,都完全没问题。甚至在巴黎首映的时候,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都参加了。

Word天,这在今天是绝无法想象的。有很多文人怀念更加自由的80年代,但我认为那并不是因为哪几个领导人特别开明,而是历史的机缘。1986年刚打开国门没几年,我们完全被西方给冲晕了,十几亿人突然发现前面三四十年都错了,所以从上到下都倒向西方,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们强了,自然在意识形态上要争夺,当时国家烂成那样,还争夺个毛线,当时“全盘西化”的说法是不犯忌讳的,这就是一段历史而已,现在文人把它描述成黄金时代,我觉得真是有些可笑。
影片一共使用了1万9千名临时演员,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举国体制,其场面秒杀什么黄金甲之流。那些蝇头大小的人可不是CG弄上去的,都是活生生的肉身。为了饰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头。长官劝说他们这显示了与意大利和英国间的国际友谊,并给每名士兵发放了3.5美元的奖金。

影片使用了1100名学生来饰演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导演贝托鲁奇花了很多长时间来给他们灌输愤怒的情绪,因为这些孩子们都体会不到文革中的那种情感。
影片中有一段忠字舞,我还问过我妈说跳的怎么样,她说挺地道啊!
就算是中国政府全力支持,本片的预算也高达2500万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超过2亿人民币,我觉得当时的中国人一定无法理解这帮外国人花这么多钱只是为了拍一部——电影?
再来说说演员。
中国的观众恐怕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演员的对白了,这个纯粹的中国故事里,演员说的都是英文,而且不是后期配的音,全都是现场录。里面的主要演员虽然全是中国面孔,但大多都有西方背景。
尊龙不用说了,出生香港的美籍华人,里面他的口音也最地道。贝鲁托奇第一个面试的就是尊龙,但导演想不可能这么容易就选中了吧,又面试了几百人,最后还是绕了回来。

陈冲是上海人,大学时候主修的是英美文学,后来又孤身闯荡好莱坞,英语功底没得说,里面的陈冲真是惊艳啊,是那种成熟与纯真混杂的漂亮
连饰演三岁溥仪的小盆友,也是个美籍华人.....他是从加州的50个华人孩子中选出来的。
中方的演员中也有很多牛人,比如饰演监狱长的英达他爹——英若诚。此人可是在舞台上可以演莎士比亚的演员,莎翁剧本中的那些巨长的对白张口就来。
另外.....还有一个你们的大熟脸,有请陈凯歌陈导!
他演个没台词的大头兵(难道是英文不过关?),有木有如花的赶脚!!

其实看着看着,你就不觉得英文别扭了,我还看过中文配音的版本,可能是先入为主,还是觉得英文的有味道。
再来讲讲摄影。
光与影的可能性被贝托鲁奇极大的挖掘了出来,整部电影都是昏黄的色调,暗合了“帝国黄昏”的内核,那种沧桑感和年代感无以复加。下面这张光影真是,哎,无话可说。
看过的同学一定对下面这个镜头印象深刻,三岁的溥仪在加冕大典上穿过宫门,拥抱那一大片金黄,这个老大帝国在它的暮年,竟然落到了一个孩子身上。
还有一些清淡的镜头处理,比如这个溥仪和太监们玩游戏的桥段,朦胧加诗意都表现的非常牛逼。
下面说说我对这部作品的一些小观感,都是很个人化的东西。
我对《末代皇帝》的归纳就是两个字——“囚徒”,贝托鲁奇没有表现一个皇帝的威严与权利,而是塑造了一个可怜人的形象,一个可怜的囚徒。
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一句话,就是整部电影的文眼。
作为王朝的最后一棒接任者,打从溥仪登基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溥仪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60多年,但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光皇帝就当了三次——晚清、张勋复辟、伪满洲国,经历了大清覆灭、民国兴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各种运动,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历史的活标本。
但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里,他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寂寞的孩子。
影片中最让人心生感触的就是他的几次奔跑,他要逃离这个豪华的大监狱。一次是奶妈被强行送出宫的时候,他一个十岁的少年在荒草丛生的紫禁城里奔跑。
第二次是他骑自行车,要闯出宫门。那时候已是民国,出了这个门,他都不再是皇帝。这个构图非常出色,厚重的宫墙夹着这个孩子的背影,几乎要把他压扁。
整部电影他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时刻在喊着“开门!”,但他的每次呼喊都无人回应。
同样一声开门出现在皇后生完孩子被日本人强行带走的那一天,真是让人心碎啊!
但是,没有人为他开门,那些掌权者并不在乎一个没落皇帝的心境。
这三段出现的时候,都是配合着同一段音乐,坂本龙一用神乎其技的功力谱写了这段百听不厌的旋律,放在这儿。听到最后两分钟,真是心碎成饺子馅儿的节奏。
反而是后来的监狱长给了他一些温暖,临到溥仪被大赦出狱那天,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搁到现在,真是犯忌讳的。


无论在哪个时代,他都是一个牺牲品,末代皇帝的标签永远也无法抹去。影片中并没有去探讨他在内心中是否愿意当这个皇帝,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权力的渴望与责任,我觉得他在心里一定想当一个好皇帝,就像他那些勇猛的祖先一样,再次复兴这个国家。但时不我与,他的每一步都注定要踏空。

最后在他年华老去的时候,又坐在了已经成为景区的紫禁城龙椅上。那一刻他好像又变成了一个孩子,眼神清澈的,和他六十多年前登基的时候,一样。


留心的同学可能看到了,菜单里多了一个“TOP游戏”的项,这是个合作,里面是一些页游,同学们打发时间的时候可以进去耍耍。
你看,合作商已经开始找上我了,说明哥干的还不错,是吧。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果您要转载,给署个名可好
电影最TOP
八最经典的电影  扯最TOP的观点
每周三全平台视频节目更新
微信ID:film_top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