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
我觉得在普遍焦虑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很容易陷入到极左极右无所适从之中。这篇文章
转载自公众号“西西爸聊教育”。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西西爸爸称自己是养小孩儿爱好者,用一个普通家长的视角和大家共同学习和认识心理学、教育学。
育儿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父母育儿时都会有一种感觉:无所适从
每天听着各种矛盾的声音:
一会儿说:XXX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一会儿说:不XXX才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些文章左右互搏,让大家无所适从。
01 养好孩子不简单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能理解这种迷惑。
很多父母一直想要找到一个“对”的育儿方法。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合理,却是很难实现的。
因为人是多样的,每个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达成的目标是也多样的,标准答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有人会说,我就想我孩子读书好,工作好,婚姻好。有那么难么?
是的,这几个要求看起来简单。
但大家想象一下,把“人”换成一个企业。
希望企业运作良好、业绩稳定、不断发展。
又有多少企业可以做得到?这个要求真的简单么?
人自身管理和企业管理很类似。
一个大企业能够依赖微信里面的流行文章,作为核心理念来指导吗?
显然是不行的。
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养育好孩子,光靠自己想一套,或者微信上的热点文章来做指导。
很容易陷入一种自己无法察觉的低效状态
02 学习专业知识
那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有限的精力应该放到心理学的专业书籍上去。
专业书籍的好处是让人知道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它不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做到A就一定会得到B。
更多的情况下会告诉你,如果你的育儿方式里面有A,可能会有B、C、D的可能性,同时还有一定概率的X、Y、Z的负面可能。
养育的过程,是一个收益和风险的选择过程。比如报个培训班,可能会提高成绩,但带来压力;让长辈带孩子,可能会有各种观念矛盾,但父母双职工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也是可以回馈到孩子身上的。
学习专业知识可以让自己更为准确地评估和实施,避免自己做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比如体罚、辱骂孩子。
很多家长会为其买单原因是,这种方法当下的反馈快。有点类似庞氏骗局,打一下,吐一点收益——孩子短时间听话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这个越来越不好用了。最终,导致孩子与父母在情感上的割裂。
我们现在很多家庭与长辈的关系尴尬,其实跟这种教育方法的影响有关。
03 我推荐的入门育儿书单
前面强调了阅读专业书籍的重要性,进行专业的学习,这是之后其他理念的基础。
育儿这个事情和任何其它事情一样,可以专业化。
我推荐的入门版育儿书如下:
1.《为人父母(第6版)》
推荐这本的原因是,很多亲子教育常见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书里面找到研究依据。
这本书优点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很多相关研究。诸如打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离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校园暴力如何有效控制等等。
引用的文献量不是特别大,配合案例解释,相对易读,缺点是严谨度有所降低,大家阅读时要注意区分。
2.《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
“黄山归来不看岳”,有高屋建瓴的效果。读完这套书,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再看其它心理学的著作,或者一些育儿书籍时,你就有从高往下看的感觉了。
3.《P.E.T 父母效能训练》
一本可操作很强的书。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本书讲得很在理而且很容易操作。
不过,也不要忘记一个大前提:P.E.T.不是万能的,沟通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什么事情都试图用这套系统来解决,也是有偏颇的。
对于入门来说:这三本足够了,推荐认真读,配合必要的练习的话,可以读上小半年。
04 我推荐的进阶育儿书单
如果希望进阶,在此基础上,推荐如下四本:
1.《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第五版)》
这本算是伯克发展心理学的升级版,讲解更为细致。
当对这些研究了解更细致以后,再看各种早教、培训,就知道它们的确有用的地方和夸张渲染的部分。
2.《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这本书是我女儿上小学后,我开始阅读的。这本书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的桥梁。
了解了这些后,听到人讲到有些匪夷所思的“牛娃”时,我可以分辨其真实性,是否只是小样本,是否夸大,从而避免陷入各种不必要的焦虑。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为孩子做学习策略的指导。
3.《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4版)》
这本是之前《P.E.T父母效能训练》的高阶版本,更为详细了阐述了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到我们沟通效率的。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是一本那种理科男一直想要的“规范地、科学地讨论一下沟通”的书籍。
这书如果读透,对夫妻关系有积极作用。夫妻关系改善了,孩子的受益是必然的。
我有朋友也曾诧异,你和妻子在孩子的教育的问题有分歧,但为啥不会闹得鸡飞狗跳呢?因为我们沟通和分享观点,更少地掺杂进了不必要的情绪,沟通的效率提高了,不在互相激发和消解情绪上做不必要的精力消耗了。
4.《教学模式(第八版)》
这是一本面向教师的书,但对家长同样有非常不错的指导意义。
至少,读完这本书,那种陪着孩子做个作业,拍着桌子对着孩子吼的育儿情景是远离我而去了。
05  不安于现状,持续学习
育儿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同发展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生事的产生,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
育儿这个世界,远比我刚开始想象的要大得多。它不是简单的几条生活规范可以概括的。
不完善的知识,不正确的育儿方式,孩子小的时候,是你控制问题,等到大了,各种问题都被累积沉淀下来以后,就是这些问题反过来控制你了。
而好的育儿方法,本质上就是让问题难以生成。而不去生成问题,需要有远见,需要有靠谱的经验,这都依赖于不断地学习。
而不是“我就是这么长起来的,我也不是好好的么?”这种带有幸存者偏差的认识。
06 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对于一些年轻父母,我也发现一个倾向,反对所有上一代的、旧有的内容。
育儿早期不少落后的旧有观念,的确是应该被修正和改变的。
当我孩子进入了小学之后,我开始学习教育学,我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不是可以随便被推翻的
学校的教材内容,跟孩子认知发展程度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一句“传统教育扼杀创造力”,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更多的问题是出在教学模式上,而不是传统教育本身糟糕到了一无是处。
现在有些父母让孩子读私塾,脱离教育架构,自我教学。这类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行为,是会付出非常大的机会成本的。
客观地看待育儿中的事件,该反对的,应该毫不犹豫地反对,但每次反对之前,仔细地去了解一下,自己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何来何去,在科学的体系下做个评估,选择收益和风险。不因为自己的情绪和喜好,而将有价值的东西破坏了。
07 降低期待
大多数人都对孩子的成就以及育儿方法的作用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家长,养着普通的孩子。
即使神童,如果背上超过他能达到的期望,黯淡的概率也是极大的。宁铂、William James Sidis、沈文裕都是很典型的案例了。
作为一个人,能够达成的目标是有限的。
同样,一个教育方法也是有其适用范围的,把一个教育法,推广到所有地方,也是不现实的。
将期待放到合理的范围内。
不能又要孩子语数外好,又要会个乐器或者会个画画,然后再学个编程,再练个舞蹈,打个网球。
降低了期待,教育有了取舍,能帮助孩子稳步发展自己的优势。
父母也不会陷于各种孩子达不到的挫败感之中,可以更为轻松地处理亲子关系。
全文完,这篇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西西爸聊教育”。
关于这个号
我是《婴幼儿睡眠全书》的作者,这里是3年多的老号,下面这幅图是这个号里的历史推文关键词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会员群和同月龄妈妈们一起育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