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君 说 
危机总会来临,中年也好,青年也罢,重要的是当某一阶段的危机到来时,认清现状,做出改变,而不是一味的追悔过去或是幻想未来。毕竟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做好目下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危机感就只会是一枚警钟鞭策我们前行。
作 者:维小维
来 源:LinkedIn (ID:LinkedIn-China)
47岁的冯唐似乎对中年这件事看得最透彻。
他不仅发明了“油腻”这个精准的形容词,还曾经在一档夜谈节目中一语道破中年危机的实质:
什么随时被清退的不安全感、拖家带口的疲惫不堪都不过是一种表象,中年危机反而是来自于你的“确定感”。
中年,你已经知道你多少斤两,哪些事你能干,哪些你一辈子干不了,这种时候,你还有什么兴奋点?

你的事业,你还敢不敢改变?你还能不能学新手艺?
你原来的手艺还能吃饭,如果你不敢改变,你是不是要忍了,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
看来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误会了“中年危机”。
不计其数的人都认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一睁眼周围都是依靠你的人,一回头背后却空无一人”才是最可怕的现实。
事实上更可怕的是:你早已看透了变化,却不敢拥抱它。
所有的繁荣
都躲不过周期噩梦
最近跟一个医疗基金的合伙人聊天,他的基金投了医疗行业几乎所有的赛道,沉稳耐心,一点都不爱跟风。
我问他会不会考虑投资互联网,他笑了:
现在人人言必称互联网,似乎跟互联网不搭界的项目都不值一投。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他呷了一口茶,继续说:
互联网是生命周期特别短的投资品种,虽然短期内回报可能很高,但是拉长来看,医疗虽然激情少,但是生命周期长,两者的总回报是一样的。
生命周期,这四个字在这里显得尤为刺眼。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迭代快产品又短寿这个事实,的确是客观又残酷。
早几年风靡全国的开心网,全民偷菜和抢车位可谓风光无俩。但是8年后,还是支撑不住,悄悄卖给了上市公司。
上线24天就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分答,上线三个月后就停摆,然后在差点被人忘了的时候,悄然改名,把语音回答这种形式退而变成知识付费的其中一部分而已。
除了这些现象级产品,还有号称互联网界最赚钱的游戏,那是我最为熟悉的领域。
从网易拳头产品的《梦幻西游》这种端游形式,到现在已经过气了的网页游戏,再到已经成为红海的手机游戏,这期间不过是区区经历了7年。
如今,手游遍地皆是,每个细分品类都能抓出一大把,90%的市场份额被10%的游戏占据,逆袭越来越难了。
我们公司曾经投资过的游戏团队,有的在汹涌的竞品大潮中甚至烧光了钱也没办法把一个产品做完。
只能说,在行业本身都动荡不安,市场产品供过于求的市场情况下,失业不得不成为一种常态。
如冯唐所说,有的时候,让人麻木了的一成不变你忍着忍着就可以一辈子过去了。但更多的时候,你连忍的机会都没有,世界早就天翻地覆。
变化,从来都不会由着你的性子来。
除了天生速生速朽的互联网,也有不少行业盎然走过了鼎盛,也在不知不觉之间走向了没落。
诺基亚、柯达、黑莓已经成为过往,随便看看福布斯中国富豪榜2008年和2018年的变化,就会发现前20名的榜单已经有一半陨落。
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3》第一集,给大家种草了一个名叫“章丘铁锅”的传统器具,因为过于依赖人工,赚钱有限,传统的手艺只剩下老人在坚持。
不知道未来有没有人会通过机器化的方法让这种铁锅延续下去,但是,老式手工匠的职业生涯,的确是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一不经意就看到了尽头。
环境从来都不会因为你害怕它的变化而停止变化,失业也不会因为你早已经习惯这份工作别的什么都不会而悄然远离。
从赚钱获取收益的角度,一个职场人也可以说是一种提供给社会的产品。
既然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任何项目方向都可能自盛而衰,那你的职场生命周期自然有结束的一天。
这是自然的规律,就看你能不能提前认知,接受,做好准备。
增量思维
对职业生涯尤为重要
把文初冯唐的话说得透彻点,所有危机,无论年少的,中年的,老年的,几乎都来自存量思维。
对拥有的东西不肯放手,对新给的机会诸多计较,才是年龄增长给我们带来的陷阱。
一旦有一天被迫在大浪淘沙的产业退潮中裸泳,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不但没穿泳衣,以前的泳式早已不能游上十米。
我也曾经在一个年利润数亿的公司里工作,因为平台流量好,产品爆款,老板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一度,从我加入时的200人,扩展到3000人,十几个工作室,老总一大堆。
但是即使业务这样疯狂横向扩张,用的还是以前积累的互联网流量,做的还是不断抄袭别人的产品,盛行的还是以前的小作坊管理思维。
当时我就看出这样的经营模式一定不会长久,果断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果然不多久,它内部管理混乱,人心溃散,又从3000多人慢慢裁员了一半。
公司如此,人更是如此。增量思维,不仅仅是体现在表面的自欺欺人,而是必须从内到外对过往归零。
我曾经见过一个以前的媒体人应聘新媒体编辑的职位。他的经历相当完美,中山大学的科班出身,广州日报的实习生起步,多年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生涯,到最后做到某个版面的副主编。
面试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要做新媒体,他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因为我写了那么多年稿子,听说很多纸媒的人现在做新媒体都暴富了,所以自己也想试试。
当问及他为此做了什么准备的时候,他竟然没有掏出自己做的什么公众号、简书或者微博的文章,而是拿出一叠报纸,说这些都是我的作品。
我当时想着,这应该就是典型的存量思维模式了吧。
眼光的焦点聚在过往,对于新世界新工作的了解,还因循守旧用老方式来呈现。
就像透过磨砂玻璃看世界,以为自己看清楚了,实质上看到的只不过是模糊幻影的凤毛麟角。
增量思维是什么?那就是看今后,找赋能,甚至把过往清零重启。
比如单车这个旧事物,即将被淘汰之际,在2016年找到了共享经济这个增量钥匙;平稳的老实业金融,加互联网的便利才能再掀起一波高潮。
我们这些普通的职场人,又有什么理由在失业、淘汰、清退之前,不好好考虑一下给自己的未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职场也是生意场
安全感本来就不存在
据说日本的职场,有一个由松下公司开始创立的终身雇佣制度和一种叫做“年功序列制”的规矩。
一个人在企业里面工作,除非犯了大错误,基本上不用担心被公司淘汰,而且年纪越大,“年功”越高,得到的薪酬越多。
这个制度看似人性化,实质上在挑战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日本的经济趋势十年来都一蹶不振。
一个看似保护着每个人舒适区的环境,实质上就是在践踏社会的公平流动。
所以,渐渐地,日本很多大公司开始打破终身雇佣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到如今,也仅仅只有不到10%的企业在坚持这种偏袒舒适,崇尚资历的雇佣制度。
可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终身帮员工把风险过滤在外部。所有的人生起落,必须由每个人自己去奋力支撑。
一个人走在职业道路上,就是把时间、心血、智力卖给企业和用户,跟创业做生意是一个道理。
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一个人都是在“经营自我”。选择努力,那是你选择在精进业务,选择偷懒,那是你选择放弃销售。
如果以这个角度看职业发展,那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自己积累势能,连老板的责骂都不过可以看做是“用户意见”。
如果有一天,真的走到了企业需要你的生命周期末端,你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能量、有资源、有能力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而这可能才是最终的抗风险能力,无论从事什么行当,即使下坡路迫在眉睫,你也可以从容掌控人生。
龙应台曾经在《目送》里面写到: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是的,从小我们只学习如何成功,却很少学会如何面对失败。更加没有人教我们,怎样的心态,才最适合面对失去。
事实上,无论你是不是对中年危机伤风悲月,惆怅万分,它都依然会在,不远,不近,也可能触手可及。
真正理智的职场人会知道:危机是常态,而我们早就为此蓄势已久。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维小维。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及投资高管,专注职场、财商和个人成长。个人公众号“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