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们有需要
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
塑料"毛毯"
——小创说
本文转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前段时间,
一条年幼领航鲸的新闻,
让所有善良的人都揪心不已。
它被发现时,
奄奄一息地趴在海滩,
最初很多人都以为它只是搁浅,
无力回归大海。
经过5天的抢救,
人们才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抢救过程中,
这只小领航鲸艰难吐出5个塑料袋,
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当海洋生物学家怀着沉重的心情,
划开鲸鱼的肚子时,
眼前的一幕更是让他们悲愤不已。
小鲸鱼的肚子中,
整整有80个塑料袋,
此情此景,让一位女研究员当场落泪:
“如果你胃里有80个塑料袋,
你肯定也会死。”
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
明明什么都没做错,
却无辜地成为人类活动的牺牲品。
一只被塑料打包环死死套住的海豹,最终活活饿死
日常生活中,
塑料袋似乎是我们的必需品,
但我们经常用完会随手一扔。
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不起眼的垃圾废物,
有天也会摇身一变,
成为暖心的礼物?
在美国的奥马哈,
就有这样一群老奶奶,
她们把人们丢弃的塑料袋,
清洁后织成一张张“毛毯”,
送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因为奥马哈的冬天太冷了,
收容所人满为患,
经常有衣不蔽体的流浪汉,
直接睡在冰冷的地面。
这样的场景,
让老奶奶们心酸不已
然而她们想捐钱捐物
却没这个条件。
因为她们本身也住养老院,
或各种慈善机构,
同样属于弱势群体。
“资源”实在有限,
却阻挡不了奶奶们的善心。
有天一位奶奶突发奇想:
我们何不用手头的塑料袋,
为他们编织温暖?
从那之后,
老人们每天上街,
搜集人们不要的塑料袋,
带回养老院后清理干净,
然后就埋头为流浪汉们编织“毛毯”
起初只有五六位奶奶参与,
但后来随着人们了解到
这背后善意的初心,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进来。

“能为他们(流浪汉)带来一点温暖,这事本来就给我们这帮‘无用’的老家伙,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况且大家坐在一起动动手,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心情愉悦。”
80岁的奶奶Maia,高兴地扛着自己织好的毯子
一般一条毯子要耗费600个塑料袋,
需要差不多2周时间能织一件,
但奶奶们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反而做得津津有味。
“只要流浪汉们有需要,
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
或许是被奶奶们的善良打动,
众多的年轻人,甚至小孩子,
也加入到编织队伍中来。
而这小小的一张毯子,
不仅暖了流浪汉的身体
更暖了他们的心
让他们由外而内地感受到
人们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不仅如此,
这一张张充满爱意的毯子,
还漂洋过海来到巴西、牙买加等地,
为那里的孩子带去温暖。
奶奶们用爬满皱纹的双手,
变废为宝,
为流浪汉、孩子们带去生活的希望,
也让塑料问题或多或少有所缓解。
但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如今流入海洋中的塑料
与浮游生物的比例高达1:2,
如果不加限制,
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超过鱼类。
人类用塑料毁了海洋,
毫不客气地说,
就是在毁灭自己。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塑料袋,
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这还是理想情况,
防不胜防的是小于2mm的塑料微粒
肉眼极难发现,
但它被鱼类吞食,
人吃鱼,就会永远留在体内。
据权威媒体科学板块报道:海鲜爱好者每年或吃进11000颗塑料微粒
不单是塑料袋,
就连小小的一根吸管,
都能给海洋动物带来灾难性伤害。
我们扔掉的吸管,
就出现在了海龟的鼻孔里。
为拉出这根10公分长的吸管,
工作人员花费了8分钟。
整个过程海龟痛苦万分,
鼻孔鲜血直流。
如果再不禁塑,
早晚有一天,
我们会被塑料围城。
塑料问题迫在眉睫,
正因如此,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
纷纷出台禁塑规定。
星巴克就在7月9号宣布:
旗下所有咖啡店
将在2年内告别塑料吸管
以减少污染。
宜家最近也表示,
要在 2020 年前逐步淘汰
门店所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我们的宝岛台湾,
在禁用一次性餐具之后,
也宣布2019年内大型餐饮企业
禁用一次性吸管,
到2030年全面禁塑。
91岁的英国女王
更是对全人类的公敌:塑料
正式“宣战”。
“在所有皇室地盘上,
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
除此之外,加拿大、美国、西班牙甚至肯尼亚,都发起了局部或全面的“塑料战争”。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你看到的塑料,只是冰山一角
而我国其实早在2008年,
就实施了限塑令,
如今已整整十年,
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是真心相劝:
少用一点塑料,
你的一时方便,
对其它生灵来说,
或许将是终生痛苦。
善待动物,善待自然。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