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分享、留言、赞赏,都是对我的支持!
公众号:小叶子妈妈的自留地

关注
时不时的会看到题目为“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揭示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这么做的孩子都成功了”、“家长越早培养延迟满足,孩子未来越成功”等等的文章,引用的依据都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虽然看题目就可以忽略这类文章,但是我对延迟满足一直很有兴趣,之前记录李玫瑾那篇教育讲座的时候她也提到用延迟满足训练孩子的自制力(这部点击几十万的视频,帮你更全面的理解早期教育。),但是,越深入了解越对这样的训练有疑义,今天就一起来聊聊。
实验过程
1960年,斯坦福大学Bing Nursery学校4~6岁的儿童被安置在一间仅配有桌椅的房间内(超过600名儿童参与这次实验)。孩子可以选一种奖励放在桌子上(棉花糖、奥利奥饼干或者椒盐脆饼),她们可以选择立即吃掉或者选择等一会再吃,如果选择后者她们就会得到双倍奖励。

实验后续
若干年后米歇尔进行了跟踪研究,他发现棉花糖测试结果与多年后儿童成功之间意想不到的相关性:1988年的第一次跟踪研究表明“做到延迟满足的学龄前儿童多年后被父母描述为显着更有能力的青少年。”;1990年第二次跟踪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的能力也与SAT分数较高有关”(94人提供了自己的SAT成绩);2011年他对原始参与者的样本(远少于原始参与人数)进行了脑核磁扫描,发现在延迟时间较长和延迟时间较短的人之间存在两个区域的关键差异:前额叶皮层(在延迟时间较长的人群中更活跃)和腹侧纹状体(在延迟时间较短的人群中更活跃)。
广泛报道
这种“简单直观”的结论迅速吸引了公众眼球,因为她抛开了复杂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影响,让大家记住了“自制力=成功”这个等式,再次说明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其中误解和被忽略的点很多:
采样个数和采样分布
米歇尔的实验最早进行的时候参与的孩子有600人,但是1988年的第一次追踪调查就只有三分之一的采样了,到1990年的SAT成绩调查就只剩六分之一了。而且这些孩子都来自斯坦福的Bing Nursery,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是比较一致的。
相关性和因果性
米歇尔的实验结论是: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和成年后被父母认为更有能力、SAT成绩更高有非常大的相关性,但却不是因果性,这两者其实非常容易混淆。A和B相关实际有若干种关系:A导致B,B导致A,C导致A和B,A和B互为因果,A和B之间没有关系,或者样本太小导致巧合。太多媒体传达着自制力导致成功这样的信息,实属误导。
年龄差异对决策水平的影响
参加棉花糖实验的儿童年龄是4~6岁,目前神经发育研究领域普遍认为4岁前的孩子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4岁后的孩子前额叶皮层开始发展,所以5岁以后的孩子更容易做到延迟满足。
成功的定义
在米歇尔的结论中,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和成年后被父母认为更有能力、SAT成绩更高正相关,但是各种报道中直接默认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就更成功,这种概念的偷换也是媒体的惯用伎俩了,成功的维度就这么狭隘吗?
环境的影响
在棉花糖实验之后,相关话题的探讨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2013年,罗切斯特大学的三名研究员在《Cogni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题为《Rational snacking :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是:
除了自我控制之外,儿童的等待时间被一个隐含的,理性的决策过程所调节,该过程还依赖环境的可靠性。在和之前棉花糖实验类似的实验环境中,处于可靠状态的儿童等待的时间明显长于不可靠状态的儿童。这表明儿童的等待时间反应了关于等待是否最终得到回报的合理信念(信守承诺)。因此,持续延迟满足的等待时间不仅可以反应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异,而且可以反应关于环境稳定性的信念。
可见,生活在稳定有安全感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自制力,而常常被欺骗、需求经常不能满足的孩子则更容易“享受当下”。
自制力是可变的
一个孩子如果这次不愿意等待而吃了棉花糖,换个时间地点及环境还会不愿意等待吗?显然答案是不一定。心理学家Kana Imuta小组2015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充分说明了呈现方式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儿童的自制力。一般延迟满足的实验中,直接奖励和延迟奖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割的:现在看到的是直接奖励,比如一颗棉花糖;等待到一定时间才能看到延迟奖励,比如两颗棉花糖。而孩子的理解力和注意力决定了她们非常容易忽视延迟奖励(尤其是4岁以下的孩子),而仅关注现在能看到的。
15年这篇文章把延迟奖励和直接奖励全部都呈现在孩子面前,告诉她们:如果你能坚持一会,你看到的所有奖励都可以拿走,如果不愿意坚持,那现在就只能拿走一个。这种呈现方式的改动,使得4岁以下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显著提高。所以,如果当年米歇尔的实验稍作改动,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儿童名单可能有新的变化,那之后的实验结论是否也会有新的变化呢?
实验过程并非训练
米歇尔的实验是用延迟满足来说明自制力,但并不是训练自制力。一些报道说通过对孩子人为实施延迟满足帮助她获得自制力,实属捷径做法,而捷径一般都是歧途。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获得自制力,就不会有那么上瘾者了。
最后的话
对于5岁以后的儿童(5岁前前额叶刚开始发育,不建议考虑这个问题),无法做到延迟满足,有时候是因为主观就想“享受当下”,有时候是想抵制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内因来源于孩子内心的富足和追求,这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外因来自家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也是需要锻炼和引导的。就算我们成年人,每天也在和各种诱惑拉锯,这是个长期的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要揠苗助长,也不要放任自流,该好好培养安全感的时候专心陪伴孩子,该放手的时候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自由的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补充:米歇尔后来写过一本《棉花糖实验》,2016年已有中译本,书中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剖析了自制力的产生和调控,提供了一些控制自己的策略,值得看看,毕竟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无数个“棉花糖时刻“。
参考文献:
[1]http://www.viriya.net/jabref/cognitive_and_attentional_mechanisms_in_delay_of_gratification.pdf
[2]https://bingschool.stanford.edu/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112-science_1989.pdf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relation_does_not_imply_causation
[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30121/
[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15303/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