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填报志愿,就像一场赌博。
高考是实力跟运气权衡,还是实力略胜一筹。但填报志愿,对于一片空白的前方,似乎是运气成分更占上风,选了什么专业,四年就过什么生活。
这次关于选志愿的征集,我们一共收到50位小伙伴的“肺腑之言”,我们将分享其中一些,为各位准大学生们提供参考。
堂主答应过大家会选出3位留言者送一份小礼物。依据回答质量与点赞量,最终评定 @赵晓璐、@苏、@陈熹入选为精选留言者,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请以上三位粉丝在后台留下地址与联系方式啦~
误打误撞,却过得很出彩
赵晓璐 
当年捋着成绩报政法大学,错过前三个法学志愿,被录到新闻专业,现在打算考本校历史文献的研究生⊙▽⊙。再来一次还会在本校学新闻,因为新闻教会我很多,不只技术上的,还有看待世界的角度,与人沟通的技巧,研究生打算遵循本心,爱好法律古籍就这样打算去学啦(ฅ>ω<*ฅ)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香草饼干
大学时社会学选择了我,进入大学伊始我很彷徨,觉得是个无用专业,后来学习中逐渐爱上了社会学专业,现在从事与社会学有关的工作,觉得很幸福。
想对即将要填志愿的准大学生们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无论什么专业,与你相遇就是缘份!
ZhaoDQ
县城二流高中学校渣渣,山东考生,14年高考460,复读,15年考了521,调剂到现在的大学。
从大一到大三的经历梦一样,学生会部长,校报责编部长,新媒体工作室策划组长,市级社工组织理事,省级优秀学生,被选为市级团代表参加省团代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争取到了学校两个交换生名额之一出境交流……
这些经历或许在名校学霸眼里也就一般而已,但我想告诉的是那些心有不甘的学弟学妹,高考很重要,分数也很重要,但是既然结果已经如此,那就尽力写好下一段故事
踌躇满志,随心而选,为之奋斗
苏 
当年报志愿的一波三折,堪称我前半生一场大戏。
高中时同学和自己或多或少有心理不适,因此对心理好奇。高考前选择了全国心理前五的大学(211)过了自主招生。
可能也有自主招生过了的原因吧,高考心态特别好,超常发挥出了最好成绩。但是却受到家里的反对。重点是,自主招生的学校居然在我们省不招收心理学专业学生。招生办电话也打不通,报志愿只有三天。
第一天义正言辞跟家里反抗,一人高考一人当。比这个学校心理学排名前的我去了只能读师范那我就在这里等着转系!然后不断拨打招生办的电话。
第二天非暴力不抵抗,继续坚持。他们轮流轰炸,让我别任性,去北上,去985,去找好就业专业。不得不感叹还好没让家长知道我志愿填写系统的密码。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打通了招生办电话。那边说本省不招生来了再转专业吧。后来又听我说高考超一本80分,过了自主招生。改口给了我一个传真号,说让我把我情况写在自主招生表上传过去,入学前安排转专业。
第三天,僵持到下午,老师打电话来催。亲戚们一边倒劝我家长别错过了机会。终于,三分钟提交。
如愿学到了心理学,没想到居然在大学成了从未体会过的学霸。
总的而言,自己全权做的选择,就是想要负责任的完成下去。遇到了问题,总可以尽快摆脱茫然和沮丧,充满行动力的去探索和尽量改善。
我可以说那一次志愿改变了我的一生,那样的经历使我成为了这样的自我。自我的觉醒从那时开始。而我也变成了,有故事的人呢。
陆哄哄
曾经,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我选择了传媒专业,当然是艺考的,到了一个东北二本高校。后来励志考研,211学新闻
我想说,我高考后报志愿完全是自己来,父母也很支持我的决定,考研也完全是自己喜欢。准本科生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清古
当时选专业,真的可以说是遵从内心的意愿了,选择了汉语言文学。四年后继续攻读古代文学,可是现在仍然喜欢中药学和心理学。
闲余时间可以学一下,术业还是要专攻。现在急哄哄的社会风气,做事还当沉下心来。
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琼珠碎却圆
文科生,当初喜欢数学填了财经类吧,结果数学分析学的吐血,在经济学院过得还蛮痛苦的,但是又不完全那样。
学院扎实的教学对以后走学术方向很有用,而且也认同大学期间应该多学点东西这样的建议。其实还是满意的,感觉可能是阴差阳错中很适合的选择。
xyh
我的专业是干地质的,地质人真的是苦,可是没办法选的是这个,虽说苦点累点,但是我们也乐在其中,我现在还能回想起过去在野外实习的那些岁月,这专业不管怎样还是得有人干的。
我希望那些准大一的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专业,不能说什么热门就去选,冷门专业可能等他们毕业了就好起来了,总而言之,我觉得能选自己喜欢的就好,选不了自己喜欢的可以先适应一段,将来把握机会去选择其它的也好。
鸣沙
一个普通二本,想去外省,第一反应是填自己喜欢的导游专业,家人说女孩子到处跑什么,也不能离的太近,那就想中文,也很喜欢,哈,英语比中文好就业,外省不行,就在本市,学了一个师范专业,毕业出来在家里当老师,英语本来就不擅长。
大学四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有心情努力,呵,连努力都没有,也没走出去过,大家都说那你自己不加油,是呀,怪自己,只是基础很差,高中真的努力的累了,不怪专业,到底是不甘心,又没行动罢了,只是一颗心总是想着如果,再多的合适,也没有自己喜欢的,很难过
みどり 
 填志愿的时候主要依据个人兴趣吧,也考虑到以后工作好不好找的问题,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是最要命的。
虽然算是如愿进入风景园林,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而且过得煎熬,讨厌做动手的作业,但是也有收获,知道了实践的意义。最后转到了英语专业,随着兴趣的消磨,如今又步入了茫然,未来还是要继续探索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冯泽 
当年选专业,为了以后能找份好工作,选了个当时很火,一年后就凉了的万金油专业;什么都学,毕业了发现啥都不懂,搞编程不如计科,搞电力不如电气,搞制造不如机自,公务员更不用说了,心好累。
选择很重要,但心态更重要
陈熹
1.兴趣对于所学专业很重要,但是也要记住有时候兴趣是在过程中产生的。
2.依据对一个专业模糊的先验判断来决定是否选择这个专业不如深入去了解后再下结论。
3.学科之间绝非孤岛般隔绝,职业生涯也绝不是线性发展的,选择专业并不意味一生从事相关的职业。
4.并不一定要将兴趣作为专业,保持兴趣的一份纯粹,因为将兴趣作为职业后会令他失去美感。
5.即使选了不喜欢的专业,你也有义务在这几年把它学好,这何尝不是你能力的体现呢?
———一个即将大四的学生自身体会与想法。
茉莉花儿 
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提前做准备,多去了解了解你将来将共度四年的专业哦。
现在去很明确地去规划你未来甚至一辈子是不科学的,因为未来因时而变,但至少要做到你不后悔你当时的选择。
我读的是会计专业,将来考研想去学计算机。个人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拥有学会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与头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把报专业的权力交给别人。不管是谁,他们只有建议权,决定权在你自己。
哪怕你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也一定一定要亲自通过各种渠道对要报的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做出最后的选择。
父母老师都是为你好,但所有的路最后都还是要自己走,千万不要以为考完了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报志愿选专业开始才是真正决定你人生道路的时候。
五块
报志愿不要一味追求热门or高薪行业,还应该和自己的长处,兴趣,性格匹配。
当时报了计算机,就业前景确实好,薪资也高。但是对于不喜欢数学和编程的我,学不到很好,只是平平度日,然后别的同学接外包项目练习敲代码,我在课外发展其他的,职业规划与专业较远很尴尬。
所以希望大家看热门专业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特长,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就算这个专业不够热,你很感兴趣肯钻研学到很棒很顶尖,还愁就业嘛?
DD
曾经有老一辈科学家说:“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把自己献给祖国的那里”,报志愿是一门艺术,既要顺心又要妥当;我是一名医学生,学习不容易,但仔细想想,任何一门专业课,想要学好,是不可能轻松的。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专业,天下专业都是一样的,累不累是自己说了算的。喜欢学什么,跟随自己的心,父母会尊重你的意见;但我经历的是高考迷人的阴差阳错,我也迷茫也不知所措,但我会在迷雾中摸索、探寻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无愧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祝所有考生跨过高考这道坎,祝所有我的同龄人都可以带着笑容和汗水努力。句句肺腑,望有帮助
写在最后
在我们的征集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选择专业之后,学得开心,走得开心的小伙伴。当然也有不少是在失望中度过的,而最令人欣慰的,是实践之后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的小伙伴。
对于整个大学生涯来说,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固然是好,但没有找到的也不代表大学一定过得不好。
有一点事实是,只要符合学院要求,专业最早是可以在大一下学期申请转专业的。另外,专业学习不等于大学全部生活,更不等于未来就业固定方向。只要心态摆正,处处用心,光明的未来总会来的~
更多志愿、专业、城市报考指南,
可点击查看以往文章:
南瓜学堂
ID:pumpkinschool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面向千万大学生的高校界原创第一公号,大学秘典,考研攻略,找工须知,一“号”掌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