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美e生活" 或 "uslifezs"
关注我们,每天收到你意想不到的好文
------------------------------------
  幽门螺旋杆菌,这几年这个词特别火,很多妈妈听到就会觉得恐惧。


  好几篇新闻都曾报道过,孩子因为染上幽门螺旋杆菌而患上“老胃病”,甚至“吐血”:


  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什么鬼?真的有那么可怕么?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孔令凯医生,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 Hp ) , 是导致人类慢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它在人体的胃部生存,呈螺旋形、带有 2~7 条鞭毛。


  别看它长得“萌”,却是人体内“打不死的小强”——不怕胃酸的、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在发展中国家,成人在 50 岁前感染该细菌的比例高达 80%,对于儿童,多在 10 岁前感染。


  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感染率高达 59%,将近有 7 亿人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有:


  消化不良;


  缺铁性贫血;


  引起消化道溃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为什么感染比例那么高,我们却没发现呢?


  目前的数据显示,感染者中有 15~20% 会发生消化道溃疡,5~10% 发生消化不良,1% 发生胃恶性肿瘤,剩下的,都是没有症状的。


  对于那些相对轻微的症状,比如说腹胀、不消化,甚至腹痛,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肠胃不好”“老胃病”,并没有引起重视。


  对于成人而言,因为自身抵抗力好,大多可以和幽门螺旋杆菌“和平共处”。


  而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和老人,致病可能性更高。


  有研究表明,中国 10 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 40%~60% 。


  孩子如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欠佳,从而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患有胃部慢性疾病。


  前面新闻中“吐血”“老胃病”的孩子,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案例,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一人得病,全家传染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如厕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者摸嘴巴。


  “口-口”传播:有研究显示,哥哥姐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弟弟妹妹感染的几率非常大,考虑可能和他们互相触摸玩具、舔玩具、亲密接触等因素有关,和唾液的关系很大。


  在中国家庭,大多是共同进餐,只要家庭成员有一个人携带病菌,他用过的筷子夹了盘子里的菜再夹给孩子,很有可能发生传染。


  预防感染是关键


  避免孩子被传染幽门螺旋杆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预防。


  1. 不要口口喂食,不要亲孩子嘴巴


  大人中感染该细菌的非常非常多,所以,千万不要怕孩子吃不好,自己咀嚼后再喂给孩子;也不要直接亲吻孩子的嘴巴,以免唾液传染。


  2. 采用分餐制度


  最好能采用分餐制度,做好菜后,直接分到分餐盘中,各人吃各人的,从根本上解决传染问题。


  3. 公筷的使用


  如果没法采用分餐(对于咱们中国人还是有点难),吃饭时可以准备一双公筷,给别人 / 孩子夹菜时,使用公筷。


  4. 注意食品卫生


  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肉类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5.做好洗手工作


  如果家里有成员明确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那饭前、便后一定要洗好手再照顾孩子。

来源:新华网
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全美最大的华人线上超市 www.onlineifresh.co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