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蓝字美国侨报或搜uschinapress关注我们哦
一个被称为“平权法案”的指导意见,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在歧视亚裔特别是华裔?而即使在现任总统把前任总统的意见翻盘后,华裔社区的意见依然呈现出巨大的分裂。人们在争的,到底是什么?

让一些华裔在乎的,是教育、特别是精英教育的宝贵资源。而教育,又恰恰是在美华裔的最核心议题。很多华裔坦言,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他们之所以从民主党改投共和党,就是因为奥巴马政府出台的“AA”文件刺激了他们。
但是,让另一些华裔在乎的,是美国是否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是身处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下安全?还是投靠白人主流社会才安全?
“平权法案”,这个始于20世纪60年代、原本针对的是美国政府部门自身招聘工作的纲领,在奥巴马时期被以此为纲拓展为高校录取指导意见,鼓励一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再单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要考虑学生的“种族”,由此校园里的学生组成会更加多元。但一些高校刻意为了多元化而对非裔和西裔学生“降分以求”,导致成绩更优秀的白人、特别是华裔学生被拒之门外。
在2018年美国国庆节的前一天,上述奥巴马时期的指导意见被特朗普政府撤销(注:并不是平权法案本身被废除),同时,小布什时期发布的“种族中立录取”的指导意见也被悄悄恢复。
对此,华裔社会发出一片叫好声。SFFA(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学生公平入学”,以及AACE(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这两个有华裔参加的、反对“AA”的最主要组织,均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态度表示欢迎和赞赏,不少华裔击掌相庆并传播着这样的话,“一个阻碍亚裔孩子追求美国梦的非法障碍被清除了”“华裔再也不为会因为肤色而无法进入高等学府”。还有华裔毫不掩饰的说,“感激所有如履薄冰为特朗普扫街受了多少委屈的战友们,我们胜利了。”
不过,在这些声音之外,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华裔的胜利吗?”“一个不追求多元化的美国是对华裔是有利还是有害?”
一位华裔很尖锐的说:人都有挑软柿子捏的特点,在教育问题上,一些华裔误以为非裔、西裔是比自己软的柿子,这其实是误判,不要以为自己跟白人是一家人,如果没有了“政治正确”的保护,别说在白人眼里,就是在印度人眼里,软柿子都轮不到非裔、西裔,而恰恰是华裔。
还有一位华裔家长问道,“眼下的局面真的是为我们的孩子好吗?反对’AA’会不会对我们的孩子有反作用?”在他看来,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名校非常容易理解,但是,比如藤校那样的名校,他们所注重的是培养社会精英,并希望学生们毕业后能够继续成长为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华裔孩子虽然学习很好,但对未来的志向往往局限于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求一世安稳,而对于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未来等等没有太多兴趣,因此,华裔在美国社会的社交圈和影响力,目前还远不如非裔和西裔,对学校的回馈也并不显著。这样一来,名校不可能仅因为华裔分数高就录用很多。
更有人毫不留情的说,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华裔孩子能拿高分是参加各种补习班、课外辅导班的结果,那些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的美国华裔孩子,与中国国内应试教育下的娃娃们又有什么不同?
不过,相对于现政府推翻前政府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意见”,真正能起作用的将是不久后的一场诉讼。已经准备了4年的哈佛诉讼案终于要进入决战阶段。10月15日,由“学生公平入学”SFFA2014年发起、指控哈佛通过限制入学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的案件将在波士顿开审。SFFA创始人爱德华·布朗姆(Edward Blum)已经在呼吁亚裔支持者提前一天聚集波士顿,“用千人聚会的气势覆盖主流媒体”,表达对SFFA的声援。
无论持何种立场的华裔,大家都在等着这场较量的结果。
取消大学招生多元化政策 谁是最大受益者?
即便此项政策按照规定应当适用于包括亚裔的所有少数族群,但是非裔和西班牙裔学生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与非裔和西班牙裔学生申请者相比,亚裔学生通常要考取更高的SAT分数才能被哈佛或者其他精英学校(elite universities)录取,哈佛招生委员会也会经常性的在录取过程中给亚裔学生的主观评分项目(subjective rating categories)打更低的分数。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者还发现,亚裔申请者被这些精英学校的商学院录取的几率是白人学生的三分之二,也远低于非洲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美国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恰好是亚裔,这就意味着在申请过程中他的SAT分数会被客观性的“扣掉”50分;亚裔背景不但没有帮助申请者获得顶级名校的入场券,反而还加剧了亚裔学生在申请常春藤名校时的劣势。
与此同时,美国亚裔学生在申请时还面临着另一个障碍——基于家族因素的录取(legacy admissions)。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研究发现,如果申请者的一方父母是该校校友,那么这个学生的录取几率是其他学生的七倍之多。富裕的白人学生压倒性的成为了基于家族因素的录取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申请常春藤名校时得以充分利用家族纽带因素帮助他们在与其他族群特别是亚裔学生的竞争中获胜。根据Harvard Crimson公布的数据,2017年录取的学生中有52.1%为白人学生,仅有23.8%为亚裔;超过29%的学生都是凭借家族因素录取的。
而近日来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更迭也可能将左右大学录取种族多样化这项政策的命运。即将退休的安东尼·肯尼迪(Anthony Kennedy)大法官曾在2016年费希尔诉得克萨斯大学案(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一案中与自由派大法官们站在了一边,最终以4:3的结果判决费希尔(Fisher)败诉。此案的结案意见指出,“得克萨斯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依照的“教育多元性”(education diversity)标准,并没有规定录取学生的种族配额,也没有违背多元化的本身内涵”。随着肯尼迪大法官退休,最高法院在未来判决中针对“鼓励性政策”(affirmative actions)和“教育多元化”(education diversity)的态度与立场可能会面临转向,保守派会借此机会重塑美国大学教育的招生标准与体系。
特朗普政府如若彻底取消施行多年的大学录取种族多样性政策,这或许将扫清优异成绩的亚裔学生在申请精英学校时的最大障碍之一,从而极大地提升亚裔学生在申请时的优势和整个美国大学申请制度的公平、公开。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最高法院或将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公平性与未来政策走向,这对亚裔学生的申请之路意义重大。
本文为美国侨报记者稿件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记者:陈琳 魏嘉昕
小编:高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