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注重“有意义”的社区服务?
【美国亚裔新闻(AANB)消息】“以学生人品为主要考量”,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Turning the Tide”(扭转潮流)显示,美国大学正在酝酿大幅改革招生录取制度。这份实质上是一份“倡议”的报告,将扩大或挤压哪些族裔的录取空间?能否成为录取标准?一时间引发热议。
   前不久,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布了一份厚厚一叠18页的报告Turning the Tide”(扭转潮流)。这份文件是由许多美国大学联合开会后的会议摘要其实就是他们的一个联合声明。
    首先由参与的大学名单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知名大学都没缺席,  这种教育界的盛会当然要凑个热闹也就是说台面上的大学都肯定这个新的录取趋势也大概会以这个会议声明作为录取的标准。这真是有点大事不妙一个鼻孔出气下虽然不是三审通过的法律,但这也就成了大学录取的基本共识。
    其次,这份关系许多莘莘学子前途的录取趋势报告大概结论如下:
  ——以学生人品为主要考量;
    ——降低分数、考试、成绩、 AP/IB课等因素;
    ——希望学生多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
    ——重视学生跨越种族、文化及社会阶层的贡献;
    ——期望学生关怀他人协助解决自己家庭的困境;
    ——培养对未来有责任感的学生;
    ——有质量的社区服务而不是表上列一堆名目。
    笔者其实一直不支持填鸭式教育更不觉得分数可以决定学生的前途.  孩子的养成教育本来就该五育并进。不过如果本末倒置地过分强调课外活动而忽略了学术基础的巩固倒也让人纳闷高等教育设立的宗旨。事实上许多美国的主流媒体对这份声明也存疑甚至开出了以下的玩笑: “难道我未来的开刀医生可能不懂医疗理论但是非常热心公益吗?
    这个会议只是在对“照顾低收入族群”这一美国当今最热门的社会运动发出共鸣。哈佛这类的名校龙头老大,当然要当仁不让地显示它是多么悲天悯人其他大学也就跟进以免落人口实。
   对笔者而言,担心的是当在跟家长倡导这些录取趋势时家长大多还是会回答:“但是我的孩子是全校第一名”,“我的孩子除了上学全部的时间都在认真的练习乐器”,或者“但是我的孩子数理化真的很好!
    唉! 让人着急的是你根本没搞懂!
【各方声音】
为学校招生点将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
部分华人认为,这个改革方向对亚裔生录取名校有负面影响,用“人品”取代学术表现、实现校园“族裔多元化”,等于是变相的SCA-5提案。

    纽约时报也发表署名文章“检讨大学录取制度” (Rethinking College Admissions),提到现行录取体制弊端很大,导致学生卷入疯狂竞争的状态,忽略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潜质。

    文章提到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中学生调查“Making Caring Common”(普及关心他人),“该报告建议,应更少强调标准考试分数,因为分数和家庭收入紧密相关”(The report recommend less emphasis on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which largely correlate relate with family income)。

    目前,常青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其他私立名校的亚裔生录取率超过20%,加州大学(UC)的亚裔生比例更高达36%。亚裔生的主要优势在于“硬指标”:学习成绩好、SAT考分高、AP选课多、学术竞赛常胜军等。如果将录取新生的重点“扭转”到“软指标”,例如,家庭低收入、个人打工补贴家用、小区服务好等,这些可能是其他少数族裔的强项。

    有人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贴文,“上大学,哈佛报告主张人品取代超学术水平”。有人认为,目前美国知名大学不够“多元化”,但宪法又不允许以种族背景录取学生,这项“改革”便透过弱化学术硬指标、强化人品软指标,为学校招生点将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

   一位不具名的大学教授表示,大学为国家培养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招生应该以学习成绩为考核重点,才能跟得上大学教学进度。如果偏离这个重心,转移到考核申请人的特质,例如关怀他人、对家庭贡献、父母收入低、本人新移民等,可能会偏离人才培养目标,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按时毕业,造成国家经费和个人时间的浪费。

    华人庄太太表示,该报告有关“分数和家庭收入紧密相关”的说法并不确切,华人家庭重视教育,并不是因为收入很高,不少父母节衣缩食,把钱投在孩子教育上。她强调,标准化考试分数高,应该是家长重视和孩子努力的成果,可不是花钱买来的。
(来源:Chiangblog, wenxuecity.com)
一键关注、转发“美国亚裔资讯”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