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丸
科学,以玩为本。
据大量现身说法的外科医生,以及数量更多的半麻患者声称,真正的外科手术室和绝大多数影视剧中展现的严肃沉默不同,医生们更愿意在充满欢乐的段子中,帮患者把零部件修好,然后愉快的跟患者挥手道别。

这并非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事实上正是这些段子,才证明了手术的一切顺利,医生正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
有研究表明,看电视时的脑活跃程度远低于睡觉时,一定程度说明了听点瞎扯淡能降低脑占用,缓解紧张情绪,一个心大的患者,显然更有利于手术。
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支撑,但医生们纷纷认为H段子最为有效。受益于专业的特殊性,医生在人类器官上顾忌很少,口味普遍偏重,有趣的是,医生在手术时讲的段子很少会在其他场合复现,每个段子可能都是绝版孤本。
手术时医生讲段子并非是现代产物,只不过早先的手术多采用全麻,患者不知情罢了。
在半麻技术成熟后,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对医生的这些行为感到愤怒。在他们看来,手术是件严肃的事,整个场面就该如同木乃伊复活现场一样,除了主刀偶尔说些听不懂的专业词儿,其他时间大家都该保持缄默。
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医生本质仍是个职业,对患者来说性命攸关的大事,但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个日常,每天哪有那么多疑难杂症的手术,大多数都是常规的耗时工作,没人能几十年如一日,每台手术都如临大敌,张弛有道才是最优解。
随着能理解这点的人越来越多,开始有患者主动在手术时跟医生进行互动,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情况在脑科手术时也很常见,和大多数人认知的不同,大脑本身并没有痛觉,也就是说,脑科手术时,我们往往还能做点别的,比如......玩个乐器?
美国明尼苏达州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罗杰·弗里希患有家族遗传性震颤,在他接受深部脑刺激手术过程中,用拉小提琴的方式,帮助医生找到正确的位置植入电极。
立陶宛国家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娜奥米 艾莉舒夫,也曾在手术时为主刀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曲。
我国深圳市也曾有位患者,在治疗肌张力障碍症时,选择边进行脑起搏手术边弹吉他。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患者在允许范围内有秩序的搞事,完全不会影响到手术,甚至还能有所帮助,当然,也幸好他们不是大提琴手,要不手术台怕是不允许。
所以说,问题来了:万一要是得来次开颅手术,干点啥好呢?如果要求放一首抖音神曲,会不会让主刀为难,在线等,还挺急的。
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