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保乎笔记原创,未经授权,禁止一切转载行为)
去年的时候,精算君的圈子里各路精算师召集在一起,和各位保险界的大拿:中国某安、中国某寿、某康、太平洋某寿等开了一个会——甲状腺癌研究研讨会”
可能像这样
*同学,开着会呢,严肃点
为什么这么紧张,要惊动整个保险业?全因为这个会的主角“甲状腺癌”,可能普罗大众觉得很陌生,但是保险公司们却很是熟悉,它们可能比你更害怕见到这四个字。
让人闻风丧胆的“甲状腺癌”和保险行业之间的纠葛,究竟从何而起?
以下是一份来自中国保险业截止2014年9月的65330件癌症理赔案例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2014年的保险理赔案例中,甲状腺癌男性易患癌排行榜中排第4位,在女性易患癌排行中竟然排到了第2位,并且在21~30岁时,甲状腺癌在同阶段的发生占比,女性高达了50%,从这个数据足以看出,近几年来甲状腺癌理赔占比相当之高
理赔多,不知道保险公司会不会肉疼,更重要的是,甲状腺癌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阶段。有人说要把其中的一种甲状腺癌踢出癌症名单,但偏偏最近这种癌症又异常火热,十分高发。该怎么界定,怎么赔,保险大佬们显得很是焦虑!
这么“尴尬”的癌症,甲状腺癌究竟是什么
   1.高发的甲状腺癌,其实为何物? 
甲状腺,是在人身体颈部正面的一个内分泌腺体,形状似蝴蝶,像盾甲一样保护着人们的气管,同时分泌着人类所需的激素
这些激素影响着人们正常的身体运转,对日常的代谢、生长和智力,都有影响。并且,这个甲状腺十分”傲娇“,激素分泌过多会甲亢,过少会甲减比较脆弱
所以平常生活不规律,作息不正常的现代人,时间久了,甲状腺难免出bug,就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在体验中遇到的甲状腺结节
这种结节,据说60%~70%的人都会遇到,但不用担心,结节一般只是结构性的小肿块,良性结节只是为了提醒你注意身体,6~10个月进行复查恶性结节,则需要治疗,并加以注意。
结节患者中,有10%的概率,发生恶化,演变成癌。甲状腺癌的高发,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并且,除了与辐射、不良生活习惯、压力过大有关外,甲状腺癌高发还可能与检出率增加有关。超声和细胞病理学技术这两项检查在甲状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使得过去无法发现的1CM以下的结节和异常都清晰可见。
即使检出甲状腺癌也不必担心,甲状腺癌发生率高,但死亡率却很低。
以上是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发表的《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中2000~2011年中国女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虽说甲状腺癌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高发癌,发病率近年上升明显,但其中占总发病率的90%的是甲状腺乳头癌,治愈率极高,其他较严重的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近几十年都没有太大变化。
所以,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极低,10年生存率高达85%。对人们的威胁并没想象中大
不过认识甲状腺癌,你还需要知道的是:
   2.关于甲状腺癌的两个真相 
1.甲状腺癌重女轻男,女性发病人数高出3 ~4倍
根据《中国肿瘤》杂志发布2012年恶性肿瘤分析数据,2012年全国男性新发甲状腺癌2.9万例,女性9万例,女性发病人数是男性的3倍
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好发于21~40岁。一般不易察觉,就诊较晚,从发病到就诊从10月到30年不等。为此,妇女们应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超声甲状腺检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2.甲状腺乳头癌将可能不再被认定为癌症 
最近,由来自7个国家的24名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重新把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癌(下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重新归类为非癌性肿瘤,具体内容已发布在了《JAMA Oncology》期刊上。
这个专家小组强调”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细胞组织本身不具有侵入性、扩散性,给患者带来的负面结果机率极低,没有达到一般认定的癌症的危险评级,所以要求把它从癌症名单中剔除出去。
如果这种甲状腺乳头癌不再视为癌症,对你,对保险行业又有什么影响呢?
像甲状腺疾病这种增势迅猛的高发疾病,保险行业做出怎样的应对呢?
 保乎·小结
如果甲状腺乳头癌不视为癌症,还赔吗?
上述甲状腺乳头癌,虽然治愈率极高,并且对人们的威胁相对较小,即使有关专家主张上述不再界定为癌症,目前也仅是科研建议。保险中对恶性肿瘤的定义是以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为准,对于重疾和防癌险的责任界定上尚且不受影响,暂不会出现不理赔的情况。
但是,患过甲状腺乳头癌的用户要注意的是,即使治愈,医生说不再复发的情况下,在投保时,仍会受到影响,身边已经出现保险公司拒保的案例。
患过甲状腺疾病,对你有什么影响?
经咨询保险公司核保核赔专家,给出如下答复:
——在投保时,保险公司做法有两种:
  1. 把保险责任中所有跟甲状腺有关的疾病全部列入除外责任,就是说这部分疾病不保。
  2. 不列入除外责任时,需要额外增加保费才能承保。
——在理赔时,被保险公司发现了你在投保之前有过甲状腺病史,如果理赔是发生在投保2年后,一般会赔付。如果是发生在2年内(并且经过了约定的观察期),一般会拒赔,理由是不实告知。这个时候作为消费者必须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手段争取也能过获得全额理赔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