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保乎笔记】原创,未经授权,禁止一切转载行为
前阵子,业内的一款产品升级,将保险业的大拿平安推向了风口浪尖,作为行业标杆,人们对“平安福”此次的升级也充满期待,但结果是,人们并不买账,新的产品评测显示升级后的“平安福”依然槽点满满。
好巧不巧,在同一段时间内,我们被众安的“尊享E生”刷了屏,这款被称为时下“最亲民”的医疗保险,通过【高保额+高免赔额+非保证续保】的产品设计,实现了所谓的“高性价比”。这款网红产品,是否划算,还是要清醒判断。
人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一直随着时间在变化,于是正如刚才看到的,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变革,产品快速升级,在未见识产品之前,我们已经听到了各种营销的风声,或吐槽或叫好,如何分辨“广告”和“口碑”,别被升级的Trick所套路,保乎精算君今天和大家起探讨一下。
一、产品升级的背后
产品升级迭代,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例如上面我们看到的“平安福2016”,其实就是在2013年推出“平安福”基础上做出的升级再升级版。而众安的“尊享E生”也是老产品“尊享无忧”改头换脸、升级保障后的一个新产品。
然而保险行业的产品升级不仅在保险公司内部发生,保险公司之间也会不断模仿对方的产品,并改良推出有竞争性的产品。不断的产品升级,最终会让保险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从拼品牌、拼渠道过度到拼价格、拼服务。
产品卖的好好的,为什么保险公司会做停售上新、老产品升级这样的举动呢?简单的讲,就是套路,但精算君要说的是,产品升级迭代套路背后也有它的逻辑:“市场竞争”和“刺激销售渠道”。
1.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特别当你的竞争对手调整了自己的产品策略,更新了拳头产品,你必须快速应对。最好的例子就是:保险行业的两位老大国寿和平安,两者从未停止过竞争。
今年8月国寿推出国寿福:涵盖50种重疾+10种轻症疾病,9月平安推出平安福的升级版:80种重疾+20种轻症疾病。很快国寿福的重疾也升级到80种,轻症疾病20种(还多加了平安福升级版所缺少的几种轻症疾病)。竞争之激烈,应对之快速,让行内人都惊呆了。
2. 刺激销售渠道
渠道“绑架”保险,连马云也感叹过。产品升级,无论是对代理人(或经纪人)渠道,还是互联网渠道,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刺激渠道,发挥渠道价值,实现规模保费,当然这还要配合有效的营销工具和宣传手段。
例如这次众安“尊享E生”,其实同类产品早就出现在国内团体医疗保险市场。只不过这次众安把这个产品带到了个人消费者面前,并通过所谓爆款思维,配合高佣金政策,一下点爆了互联网渠道(特别是微信渠道),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保险公司都费尽心思的想着如何升级,那其实产品的升级究竟会带来什么不同呢?
二、产品升级,升级的究竟是什么?
保乎精算君今天主要讲的产品升级,针对的是人身险领域,覆盖了最常见的生、老、病、死四个领域。
1. “生”、“死”领域
对应的产品有:
寿险、年金险和两全险。
对人而言,“生”、“死”其实就是一瞬间的转换,对应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明确,理赔流程相对简单。精算君认为,这些产品价格重于一切。
所以,这几类产品升级的主要不是保障范围,而是产品价格。过去定价受到监管限制,经过这三年费改工作,保险公司被授予了更多定价自主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波产品升级潮:很多新产品都主动减价了。
2. “老”、“病”领域
对应的产品有:
养老险、失能护理险、健康险。
精算君认为对这些产品,保险公司除了提供一笔保险金之外,还可以通过持续提供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或者医疗服务,跟消费者形成良好互动。一方面更好管控风险,另一方面发生理赔时能给予消费者更有效的协助。
保险公司的实力及上述各种服务的渗透情况,结合产品性价比,才能综合决定产品的优劣,产品升级往往也是在这些方面进行。
在“老”、“病”领域的产品中,健康险无论是产品形态、保障范围还是理赔流程都相对复杂。
这几年,健康险的升级幅度很大,新产品切实给了消费者很多实惠。
今天,精算君就以此为例子来说一下。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升级一般加入轻症疾病保障、增加重疾种类、增加多次重疾理赔、加入保费豁免责任或主动降价等。
被“吐槽”的平安福2016,它的升级也是集中重症和轻症的种类上,但为什么被诟病,精算君看来,是由于即使再次升级,连最常见的轻症疾病也没有被纳入到保障范围内,例如:轻微脑中风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而这一点市面上的同类型产品早已做到。
医疗险:升级方向为拓宽报销范围,尝试纳入社保目录外的药品和治疗费用,通过调整免赔额主动降价等。
这次众安尊享E生医疗险的升级,主要是下调保费的同时提高了报销限额。100万报销限额(癌症可增加到200万),每年保费也就几百元。与目前同样是非保证续保的产品相比,在相同免赔额下,它的确是最有性价比的。
除了产品方面的升级上,健康险的配套服务也一直在升级。这几年保险公司联合包括医院在内的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为消费者提供轻问诊、配套医疗、帮助消费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未来,如果这些服务能够更深入,一方面通过有效互动形成相互信任感,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康复,精算君相信这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保险产品的升级也是一种“消费升级”的表现,精算君认为未来国内保险市场会这样:

a. 产品会越来越便宜,而不是越来越贵。当然如果某款产品因为保险公司定价或者核保不严谨,出现大面积逆选择,就可能涨价甚至被停售。
b. 产品性价比结合各类服务,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c. 新的品牌会诞生,精算君比较看好在保障型产品领域会诞生新的品牌,无论是保险公司、保险中介还是保险媒体。
三、产品不断升级,我们如何应对?
不少朋友跟保乎精算君抱怨:“去年买的保险,现在听朋友说起他的那款,总觉得他的好像比自己的更好!”
买了遇见更好的,或者没买的总怕买早的人,都来问精算君意见,在这里我也说下自己意见吧。
1. 成交后,遇见更好?or 旧产品加费升级?
如果购买的是短期险,由于保险期间一般只有一年,产品升级后消费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新产品重新投保。
如果购买的是长期险,由于保险期间长,除非退保后重新投保新产品,否则产品升级后的优惠(例如降价或升级保障范围)消费者很有可能享受不到。不过,精算君不建议消费者轻易选择退保,一方面考虑是退保损失,另一方面担忧可能会因为过往病史或身体变化,不符合新产品的核保规则导致无法投保。如果原来保险的保额偏低,可以考虑适当加保。
另外,精算君也见过某些保险公司在升级重疾产品的时候,提供免费或者有偿的“保障升级包”。精算君建议,如果是涉及轻症疾病的升级,在预算范围内消费者可以选择。
2. 还没有买的,该怎么办?  
面对保险公司陆续推出的新产品,消费者可能会这么想:再等一等,还有更好的。确实,越往后,可能会有越好的。但是购买保险,除了考虑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外,还跟每个人(家庭)的实际健康和财务状况紧密相关。
当然精算君建议是趁早做好保险规划,通过长短(保险期限)搭配、逐步加保的方式完善自己的保障体系。并且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推进,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产品升级更频繁,特别是在刚需的保障型产品领域。对比10年前,如今国内的保险市场,无论是产品价格、保障范围还是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仔细筛选,可以找到很好的产品。
不过,也有很多高收入、具有保障意识的消费者开始转向一些相对成熟的保险市场(例如香港)。精算君建议,无论在哪里选购保险,还是必须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判定是否能满足你的风险保障需求?是否符合财务需要?越是发达的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的种类会更加复杂,消费者需要更仔细挑选。
  保乎·小结  
纵观所有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的升级迭代一直都在进行中。只不过成熟市场的产品升级更多在投保、核保、理赔和配套服务这些环节上。而国内的产品升级更多地专注在产品价格和保障范围上。当然,大部分升级都是有利于消费者的。
另外,不同公司的产品升级节奏不一样,大公司受原有产品体系和渠道的约束,很难快速转身。小公司用自己的灵活性,通过产品快速升级形成在某个地域或者某个产品方向的领先优势。
产品“模块化”、服务“多样化”、“流程化”是未来产品升级的方向。模块化的产品能否更简单易懂,方便匹配客户个性化的财务需求。多样化、流程化的服务,能有效解决大家普遍认为的“理赔难”,保险公司通过提前风险介入、提供有效风险解决方案,帮助消费者更好管理风险,了解保险保障范围,避免理赔问题。
最后,作为普通消费者,无论产品如何升级,只要我们按需买、合理用,用好保险的杠杆效应,都能通过小投入获得大保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