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关注富书,和2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很多事情你都忘了,身体还记得。思念一个人,可以与声音、与味道、与颜色相关。
作者:禾甜(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fushunamei
富书主播:安然
主播荔枝号:安然在1993(FM989474)
因为一道熏鱼,女汉子戚薇吃哭了。
在田园牧歌般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二季最新一期,戚薇想吃一道熏鱼。
蘑菇屋的主人们为了满足她的愿望,全体出动,去水塘里捉回新鲜的大鱼。
黄小厨为她精心烹制,先将辣椒剪成丝,放锅里炒香,再把花椒也炒出香味。
只闻到这两味佐料的香味,戚薇大呼“好香”。
再在锅中放入花椒、大料、桂皮、香叶、丁香、干辣椒,一起炒香,放入水、酱油、盐、糖,一起煮开,让佐料释放出香味,盛入盆中,密封冷藏,做成熏鱼的酱汁。
接下来,开始炸鱼块。
他将炸好的鱼放入油锅中复炸一遍,让鱼更加酥脆,然后捞起放入酱汁中。
烫烫的鱼块,凉凉的酱汁,在热胀冷缩中,鱼块吸饱了浓浓的酱汁。
“颜色很对,很像。”
戚薇告诉黄磊,她点这道上海菜,是因为外公经常做,特别好吃,只是外公去世后就再也没吃过。
黄小厨说:“那就看看我做的这道菜是不是你外公的味道。”
全程观摩的戚薇有些兴奋,仿佛回到儿时,跟在外公身后要熏鱼吃的馋嘴模样。
熏鱼经过浸泡,色香味达到最佳,可以装盘上桌了。
戚薇把盆里的碎块也一块块地捞出,舍不得浪费一点。
夹出一小块,放入嘴里,细细品尝,一直叽叽喳喳的戚薇突然沉默了。
她低下头,流着泪,久久无法平复。就是这个味道,就是外公的味道。
原来思念就是这么难缠,因为一种味道,它就偷偷跑了出来,缠住了你。
看着外公做熏鱼,帮着外公捞出盆里的碎鱼,吃着外公做出的熏鱼,这些记忆在某个相似的瞬间,突然迸发,让人情难自控。
思念一个人,可以与声音、与味道、与颜色相关,哪怕一丝丝、一点点。
正如节目中所说:“你吃到一个好东西,想到一个喜欢的人,这是很美好的联系。”
思念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春节的卤菜、学校宿舍里共享的鸡辣椒,是留存在我记忆中爸爸独特的味道。
爸爸太忙,平时很少下厨,他总说自己是大厨,只在重要时刻才上灶。
春节是他施展厨艺的好时间,我和姐姐哥哥老早就开始期待。
临近春节,爸爸开始琢磨菜单,每年菜单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是,年年都要做卤菜。
爸爸做的卤菜是一绝,到现在我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卤菜。
先要做卤汁。
把红糖放进低温的油锅中慢慢熬制,要熬出香味又不能糊。
如果不用红糖,也可以用冰糖,但要炒出焦糖色,给卤菜上色,才更诱人食欲。
糖色炒好后加入水、酱油、盐,放入香料包,再放入要卤的菜,文火慢炖,入色入味。
看起来很简单,难点在于炒糖火候的把握,多一分会糊,少一分不香。
炒糖关键时刻,爸爸目不转睛,盯着正在变色的糖稀,不时用铲子舀起再倒下,看糖稀落下的速度和多寡来判断糖稀的成色。
我和哥姐守在锅边,闻着香味,咽着口水。
卤好一种菜,迫不及待捞出一块,在香味的蒸腾中尝鲜,我的碗里总是比他俩多出几块。
那个香呀,沁入心脾,滋润五脏,抚慰六腑。
这才是家的味道,爸爸把对家人的爱都融化在了卤菜的汤汁里。
鸡辣椒一般是在寒假返校前,爸爸特别为我炒制的。
把鸡肉丁、花生米、豆腐丁、辣椒面、花椒放在宽油中,慢慢炒制,直到油色浅红,有香味飘出,把火熄灭,用油的余温把辣椒炸出脆香。
妈妈把洗好的玻璃瓶,用布细细擦干,放在火炉旁边,烤干最后一丝水份。等辣椒凉透,装瓶密封。
爸爸边装瓶,边嘱咐:”这次给你做得多,到学校和同学们分着吃。让她们也尝尝爸爸的手艺。“
这道辣椒让学校食堂寡淡的饭菜,有滋有味儿起来。
平时不吃辣的同学,鼻尖滚出晶莹的汗珠,也不舍这辣椒的滋味儿。
思念特别具象,它就是亲人端出的一道道菜,酸甜苦辣都是亲人的味道。
走过很多地方,见过相同的菜名,我都会点,却再也吃不到熟悉的味道,而思念在尝而未得时,变得更加深邃而悠长。
前不久因为工作关系,我把儿子一人留在了上海。
从小到大,我们分开最长时间没有超过一星期,而这一次却要离别很长时间。
我担心最多的就是他的饮食:他能习惯食堂的饭菜吗?会不会一直叫外卖?外卖卫生吗?会不会营养搭配?能吃饱吗?
每天视频,交待最多的也是要吃饱吃好,不要乱吃东西,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等等。
半个月后,忙中偷闲,我匆匆忙忙赶回上海,想要好好做几顿好吃的,安慰一下他。
却没想到儿子比我忙,排练演出,几乎没有在家吃过饭。
我挺失落的。
孩子真的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母亲的重要性好像越来越弱。
呆了四天,我要走了。
上午,儿子临出门时告诉我:“妈妈,我中午回家吃饭。”
我高兴坏了,马上去菜场买菜,准备做一道他最喜欢的炒三丁。
把胡萝卜、土豆削皮切丁,鸡胸脯肉也切丁,姜蒜都拍碎待用。
在锅里放入冷油,再放入胡萝卜丁,慢慢炒熟捞出。
待油温降低后,再倒入土豆丁,也炒熟,最好有点焦香时捞出。
做完这两道工序,看看时间还早,就停了手。
三丁炒早了,万一儿子回家晚,凉了不好吃。
还是等他快到的时候,再完成后面的流程。
我准备下一道菜的食材时,儿子的微信来了:“妈妈,下课时间推迟了,我就不在家吃了。”
我的心凉了半截,费了一早上的工,他最喜欢的菜就要好了,他却不回来吃。
“儿子,妈妈为你准备了炒三丁,你真的不回来了?”
微信刚一发出,儿子电话就进来了:“真的吗?你准备炒三丁?那我回来,不过估计得晚,妈妈你能等吗?”
“我等你。”无论多久,妈妈都等你。
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心疼儿子这一段时间在饮食上的将就,也为自己还被需要而欣慰。
孩子终归要长大,最后都是要离开家,如果美食能让他飞奔回来,那也是一种很美好的联系。
这种联系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就像戚薇忘不了外公的熏鱼,我忘不了爸爸的卤菜和辣椒。
味蕾的感觉就是家的感觉,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味蕾也能帮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食材为市面常见,依循包罗丰富的菜谱,不同的人做出,却有不同的色香味形。
千人千菜,在于倾注了千种做菜的心境,食物才呈现出不同的风味,食客才品出不同的情愫。
反之,千种食客万种心思,也能尝出不同风情。
与食物无关,与感情相联。
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
作家赵蓝冥曾写过他记忆中难忘的一道菜:虎皮尖椒。
七年前,女友为他做了这道菜。
尖椒已经被炒得黑糊,勉为其难,吃上一口,却一发不可收拾。
光盘之后,方觉此菜为人间极品。
不为其它,只因是他第一次品尝到母亲之外的人,专门为他烹制的菜肴。
那一刻他曾想,世间幸福,不过如此,一菜,一饭,一个你。仅此而已。
后来自己也曾尝试制作这道菜。
看着尖椒在油锅里变了颜色,心中五味杂陈,不觉一时走了神,当一滴油迸溅出来灼痛了皮肤,才发现自己泪如雨下。
因为一段感情,曾那般用尽全力,以至于念念不忘,却终究只是过往。
从此不再轻易做这道菜。
或是不敢,或是不想,或是不愿。
正如黄磊在节目中说的那样:“人记得最多的东西,都是感官记得的。”
那一份记忆,经由感官,牵扯每一丝情动。
当我们走过很多地方,口味变得宽了一点,杂了一点,尝过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才知道最入胃的那道菜,其实是深情。
作者简介:禾甜,富书签约作者,混迹在媒体圈的码字工,身在凶猛都市披荆斩棘,心却向往东篱采菊禾田飞歌,微博@禾-田-飞-歌,简书@禾田飞歌。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人
爸妈精读
关注爸妈精读,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富书
关注富书,助你升级认知和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阅读原文,富书优品,给你想要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