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艺术家去美国看望在藤校读博士的女儿时,不知怎么就指责起来。
面对母亲的不满,女儿问到:“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跳下阳台。
在外人看来这个女孩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目前却从未夸奖过她。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得都不好。有些家长对于孩子要求很高,却不听孩子心里所想。每个孩子都是成熟的个体,有些家长的掌控欲望太过于强烈,就会激发矛盾和冲突。
而有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自己又不肯沟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名27岁的女孩,因为不堪父母的辱骂跳楼自杀。这个女孩哪里都好,唯一的问题就是:27岁了还没有嫁出去。
在父母的逼迫下,她多次相亲,但是每次都失败。父母经常骂她“废物”、“垃圾”,语言带有侮辱性。最终,女孩再也承受不住了,留了一封怨气满满的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从楼上纵身跳下。
近期大火的湖南卫视《少年说》开播,这个节目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让众多家长开始思考从未思考过的很多问题。
第一集里,一个叫颐的小姑娘令人印象深刻。她“控诉”了妈妈总是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那些第一名学霸闺蜜作比较,而且从来看不到她的努力。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是不是我要住到别人家你才能看见我的好?”
面对景颐同学的内心的不满,妈妈也有话要说。妈妈其实觉得女儿很棒。
但是!说出口的话却是:
你应该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
我是为了你好……”
我认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击的……”
妈妈说孩子如果不受点打击,就会飘。一句也没有肯定孩子的努力。
璟颐听了,委屈极了。
这样的教育,在中国并不少见。短短两期看下来,有着同样烦恼的孩子,就不止璟颐一个。
成绩下降了就唠叨,自己好不容易把成绩搞上去,可父母看不到也听不到。
有人曾这么总结中国父母与孩子间的相处模式:“缺乏沟通,不善表达,羞于说爱。”
于是这样的天台告白,除了对妈妈、哥哥、偶像表达的感谢,大多都是大胆吐槽“不喜欢”。
还有很多同学希望家长不要再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比如:不想每天吃苹果和鸡蛋。
不喜欢爸爸把温柔都给了家里养的狗。
因为成绩下滑被妈妈取消了舞蹈课。
因为自己成绩差,就没资格出去玩。

有些时候,他们比大人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
这些孩子,每一个都有他们独特的优点,可是父母眼中,却似乎只有成绩。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不懂事的,需要自己引导。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用粗暴的语言敦在孩子面前竖立权威。
父母说错话,孩子赔上一生
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家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表现出“冷酷”, 56.5%的孩子性格“暴躁”。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语言暴力,在孩子做错或者没有达到家长期望值的时候,都会说出让孩子伤心甚至绝望的话,很多家长语言暴力之后都不觉得有什么错,甚至不觉得自己对孩子有过语言暴力!
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是家庭暴力?很多家长认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
其实不然。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在学校应试教育的挟持下,经常对孩子使用“软暴力”。
其中,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在很多家庭里随处可见。很多家长也许不以为然:孩子不听话骂一下又如何,又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何必大题小做?然而,孩子若长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环境中,语言暴力将给孩子带来的严重的危害。
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不仅仅是指大声的谩骂,对孩子使用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甚至是恶意地拒绝与孩子说话,使得孩子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都可以认为是语言暴力。
家长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双方的不平等关系,也就是家长认为,我是你的爸爸(妈妈),你就得听我的。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其实,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他们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使用了语言暴力。
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行为却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家长情急之下,可能就会“随口”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做题怎么不动动脑子”。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家长随口的一句贬低、嘲笑孩子的话,却能够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颤动?
儿童心理专家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而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
有的孩子有偏激固执的倾向,就会将家长不经意的这些话语放大,认为爸爸妈妈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从而产生一种愤怒、逆反的心理(虽然当时不一定表现出来),这种不良的心理将影响孩子的待人接物,日后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甚至穷凶极恶的人。
而有的孩子性格有内向顺从的倾向,一旦遭受到她最信任的人——爸爸妈妈的语言暴力,可能就会将他们的嘲笑、谩骂转化为一种心理暗示,认为我就是笨的人,我就是懒惰的人,我一无是处,不受欢迎……
这种自我否定、怀疑、消极的情绪,让孩子无法更好地处理健康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出现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
心理专家认为,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所以,家长认为无关紧要的、不经意的一些话语,对孩子造成的“杀伤力”可能是毁灭性的。
拒绝语言暴力,批评教育请低声说话
有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请对方处理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声调说话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如此,对孩子也是如此。
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来说孩子更容易接受。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同时也可以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从而更有利于沟通。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往往采取“先发制人”的方法,大声呵斥,以求先镇住孩子。然而,他们往往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要么大声哭闹,要么使用高声调反抗。
如此一来,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家一肚子气,甚至引出家长对孩子的一阵揍打,可孩子的心里仍然是不服气的。
大声骂没有效果,不妨试试降低你的声调。降低声音,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控制情绪,还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
因为家长说话声调低,孩子也会因此更集中注意力听,他们虽然也知道自己是在被教育、被批评,但内心仍然感觉是被尊重的,因而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
我们说拒绝语言暴力,不是说不能骂孩子。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正确的声调、语气和措词外,家长还要注意把你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例如,带孩子在路上散步,如果单纯告诉他不能到处乱跑,他也许会暂时接受你的意见,但没过久又忘了。
而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用温和的方式来警告他,如果违反的后果将可能是摔倒,或是被车撞到,这样孩子对你的教育印象就会更深刻,再犯同样的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控制欲强,孩子并不快乐
除了语言暴力,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也会导致孩子心理受到创伤,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情绪。控制欲强,其实也是一“软暴力”。
举一个例子,美国留学选大学和专业。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问起为什么来这个学校,为什么来这个专业的时候,基本只有这三种回答:
1. 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安排,读他们想要自己读的专业和学校
2. 在几十个专业里选择求职前景最好的专业,如金融,会计,CS等...
3.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和学校
但是,你是否和孩子沟通过孩子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我见过本来喜欢艺术,画得一收好漫画的小伙子被父母逼着去学计算机(computer science)。四年来每天上课都闷闷不乐,我见他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偷偷给自己加了一节漫画课,在studio里一坐两个小时。拿起手绘板的他是神采奕奕的,不像是每天写作业时的灰头土脸。他曾跟我说,如果从来一次,他不希望浪费自己四年的时光学习计算机。他想认认真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等未来经济独立了,再重新学习漫画。
我也认识学会计的同学,她的父母觉得这个专业稳定。但是,那是一个喜欢心理学的姑娘,最大的梦想是做个心理咨询师,但是因为父母觉得就业没有保障,强制她选了会计专业。这样的孩子并不快乐。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大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给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让你拥有批判性思维。
但是,在功利主义的角度下,我们很多人都会选择“生活”,让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面包”让步。空有一身“技能”,孩子们内心的无奈和空虚,又有谁会知道呢?
家长的目标
作为家长,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肯定不是希望他不快乐、不健康。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Dr. Kenneth Ginsburg在自己的书《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中总结到,家长的教育目标:
让孩子犯错误;
表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建立闪光点,鼓励独特性。
家长的长远目标——培养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家长的短期目标——培养孩子好学精神。
要是家长给孩子太多压力,孩子不再喜欢学习,孩子将来走的路也就离成功更远。人们的成功往往是因为对学习持续不断地热爱。
家长的中期目标——是找到与孩子兴趣契合的方向,促进对学习的热爱。不是什么常春藤,而是孩子真正热爱的方向、为之而努力的激情。
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不能帮助他们,但是给他们演示什么是对的却很有用。
假如你尊重孩子的自立,孩子反而会离你更近。如果你对孩子说,我要你变得独立,我要你自由,但是独立自由需要你的努力去赢得。如果你这样说,孩子的自我形象会很大,感到自己掌控着自己的行为,知道你支持他的自立,孩子会以独立的自我来与家长相处一辈子。
有时候孩子表现的无情,装作不爱家长,是因为爱我们而生的伤害。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熬过困难的时刻。
控制孩子,孩子就会远离你。给孩子独立,孩子会展翅、到处飞翔、降落回父母的窝,孩子会在一生中多次回来。爱孩子这个人,而不是他们做出的成就,这是给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力量。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Dr. Kenneth Ginsburg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亲爱的上帝,请赐给我雅量平静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赐给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赐给我智慧去区分他们的不同。”
新一轮申请季已经开启,但很多同学对新SAT、GRE、课外活动、文书等申请事宜不知道如何规划,更不明确自己的水平最有潜力申请到什么样的名校。为了避免大家走弯路,赶紧戳二维码来一次免费留学评估
还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SAT、托福的考试教材哦!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