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山西省应县,
有这么一户普通家庭,
母亲务农,父亲是位木匠,
整个家族先后出了
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
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其中有个名字
更是成为了家族的骄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协常委、中科院院士
高福
SARS、MERS、H5N1、
H7N9、埃博拉、寨卡……
近年来,
随着各种新生突发病原接踵而至,
奋战在抗病毒一线的病毒微生物学家高福
也逐渐为公众所熟知。
2004年,
43岁的高福放弃英国牛津大学教职回国,
开始带领他的科研团队
面对一波又一波突如其来的新病毒,
争分夺秒地和新病毒抢时间,
一次次阻击新病毒的袭击,
为民众建立起牢固的防疫屏障。
其中最为传奇的经历莫过于抗击埃博拉:

2014年,埃博拉病毒现身西非,
快速蔓延的疫情超乎了人们想象,
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威胁和考验。
9月16日,以高福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和疾控团队
前往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
这支五六十人的团队,
出发前就写好遗书,
在经历多重生死考验后,
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二)
没错,咱们今天要讲的就是
高福家的故事:
兄弟姐妹6人(两女四男),
其中高福、高山、高峰3人都是博士。
高山是牛津大学博士生,目前是苏州大学教授;
高峰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博士学位。
在家族的下一代里,学霸基因同样强大:
高福的孩子高宁达,
26岁就成了剑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
其他兄弟姐妹也分别培养出了
3个博士、2个硕士。
高福姐姐高平的儿子韩鹏程
目前居住于美国亚特兰大,
是埃默里大学博士后,
而他的妻子王奇慧与高福在同一个单位,
是一名中科院的博士生,
目前在做微生物学研究。
如果再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
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硕士。
2016年照的一张全家福
几乎把家里成员都聚到了一块。
这张27人的照片中有1个院士、
9个博士、2个硕士、2个本科。
在这张照片中,
父亲高存喜和母亲杨桂莲
被簇拥着坐在最中间。
对于高福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来说,
母亲是最好的导师!
高平和全家福
可惜的是,今年4月份,
杨桂莲不幸因病离开了这个大家庭。
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
高平倾情讲述了她父母的故事:
“父亲和母亲恩爱了60余年,
母亲真的是太优秀了,
家中的兄弟姐妹能成气候,
无一不与她的良好教导有关。”
(三)
  1942年,
杨桂莲出生在应县杏寨乡辛坊村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自幼便失去了父亲。
后来,杨桂莲的母亲生病,
她很早又辍学在家,
照顾起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
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1957年,
杨桂莲遇到了命运同样坎坷的高存喜。
高存喜自出生后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相似的境遇把两个坚强的人
紧紧地绑在了一块。
“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讲述过去的艰辛故事,
意在培养孩子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高平讲了几段生活中的故事:
在吃穿问题上,
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
自己吃锅底,有时是“刷锅水”;
衣服破了,第一时间就会补上,
衣服脏了,一定会尽快洗干净,
但是有个原则,
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
做得还必须严谨认真。
在学习上,
母亲对考试成绩并不是很上心,
但是如果孩子们不用功,
她就会严厉批评。
她要求孩子们多读书,
不要轻易浪费时间。
“母亲常说一句话,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勉励我们要刻苦勤奋。
到现在,家里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
都养成了早起晚睡、认真看书的好习惯。
除了坚韧、勤奋之外,
母亲留给他们一样法宝:善良。
高平回忆说,
母亲在应县城里租房子供孩子们读书时,
房东是两位老人,由于处在非常时期,
老人们年纪也大,经常食不果腹,
母亲就常把有限的食物分给他们。
后来,母亲搬离了出租屋,
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后,
义无反顾接起了照顾剩下那位老人的责任,
直至老人老去。
 “不论做什么事,善良是前提。
我们这一家博士就是因为
牢记母亲的向善教诲,路才越走越宽。”
84岁的老人高存喜
说起老伴同样称赞不已:
“她主内,我主外,
教育孩子都是她做,
根本不用我操心。
我只负责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
我们家能有今天,
主要就是她的功劳。”
 “每个孩子都很优秀,
高福现在靠前,
但将来说不定还会有更优秀的。”
高存喜对全家福照片中的
第三代人同样充满了希冀,
“希望在有生之年
能再看到家中出些新的院士。”
—THE END—
☀ 科协改革进行时(ID:kxgg_2016)根据朔州晚报、山西农民报相关报道整理。灼见经授权发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