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味强调“陌生人”这个概念而不去培养孩子的遇险直觉和辨识感觉是非常危险的。
更何况,对于留学生来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有可能让自己的留学生活、学业、求职之路遭遇重创。
作者:静思,坐标美国,专栏作者,育有一子。
前两天发小来美国旅游顺道看望我,真不愧是30年的好姐妹,大老远不忘带礼物,特意从广州背了一套书送我说是给孩子的礼物。孩子还小暂时看不了,我先翻了一遍,其中一本书叫《学会保护我自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我查了一下,这本书是两年前出版的,不算旧,某电商平台也有几百人购买、全五星好评。没想到20年前教育我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那套理论现在居然还在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在美国3年,我发现正是这种意识,不知道害了多少留学生。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观念能流行多年确实有它的立足点。一方面,未成年人和留学生群体遇害的新闻频频曝出、每年都在增加;另一方面,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相信,陌生人都是危险的,我们不能相信他们,因为不了解他们的背景和意图,陌生人可能会伤害到我们。
本来以往教育就已经有所偏颇了,偏偏现在的人还特别讲求边界意识,动辄就搬出“界限感”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情商、教养,弄得大家不仅不和陌生人说话,就连和自己亲近要好的人说话都要顾及再三。
可事实上,陌生人带给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呢?
“杀生”还是“杀熟”?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有一份调研耗时3年、长达216页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报告里“儿童”的界定范围是18岁)
报告里明确说明: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儿童意外事故52%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交通安全、溺水、烧伤、跌落等才是导致孩子遭受重大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主要元凶。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看天下》整理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范围内共发生34起留学生安全事件,有23起事件的当事人死亡,达到了67%,其中迫于留学压力自杀的有9起,是主要受害原因。
《法制日报》也曾进行过一次数据盘点,发现从2000年到2017年9月发生的留学生海外遇害事件中熟人作案比例超过四成;知乎上有一项对中国留学生海外安全问题的汇总帖,交通安全位列其一。
陌生人未必都是安全的,但种种数据显示告诉我们,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并非所有都源自陌生人。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孩子可能更危险
陌生人当然有危险,行骗、抢劫、强奸、入室行凶、枪击案,都有陌生人的份儿,不可不防。其实,早些年美国的儿童安全教育也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可后来,他们发现这种一刀切的办法根本是弊大于利。
首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可能避免伤害的同时也避免了救援。
美国新闻曾报道了这样一件真事:一个11岁的男孩,在参加“童子军”野外露营活动时不慎与同伴走失。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反复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每当有救援人员路过,他就会刻意躲起来,错过了无数次获救的机会。直到第4天,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才被获救。
其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我们依赖的判断标准是“陌生人”这个范畴,而不是自己的觉察力和决策力。
这觉察力和决策力的丧失带来的终身伤害其实更大,它削弱了你自身感觉的敏锐性、把自己包裹在偏颇的教育条框里,难辨是非与真假。而且,当我们先入为主对陌生人产生戒备心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对熟人或者面向亲善的人产生了信任心里,而诸多调研数据都告诉我们,伤害往往产生于熟人之间,而面善之人未必都是好人。
美国有一个知名的儿童教育网站叫How to Tell Your Chid,他们制作的一部名为Safety Lessons On Child Sexual Abuse的视频制被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拿来做教材。在在视频开始,老师问孩子们对坏人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可见无论是哪里的孩子对陌生人总有“刻板印象”。但现实中,我们都知道坏人也有可能长有着一站充满善意的脸,如果一味强调陌生人的形象都是带有邪恶的,长此以往孩子难免不会落入“善意的陷阱”。
一味强调“陌生人”这个概念而不去培养孩子的遇险直觉和辨识感觉是非常危险的。
更何况,对于留学生来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有可能让自己的留学生活、学业、求职之路遭遇重创。
不和陌生人说话,到国外还怎么“混”?
在美国,学会和陌生人说话是项必备技能。
从生活需要来说,除个别大城市美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很多小城镇非高峰期你在外行走10分钟未必都能碰到一个大活人,如果抱着“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心态,等待自己的将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我刚来美国时,每次走在街上发现当地人特别喜欢主动和你打招呼、聊天,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挺没“边界意识”的。待久了才明白,这种热情也是被“逼”出来的,好不容易碰到个大活人抓紧聊两句吧。就像我一位已经移民美国的华人朋友说的,“在这里你得学会自己找乐子,否则真是佛系生活。”
另外,从相貌上来说中国留学生也得学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
一个亚洲面孔的留学生和一个红头发欧洲留学生、中东来的留学生、印度留学生站在一起,本地人一定更倾向于找另外三人聊天。倒不是美国人种族或相貌歧视,而是通过你的面庞他们会联想到你的语言水平,通过你的语言水平他们会想到沟通中的负担。
对于英语非母语或官方语言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如果你再不积极主动“搭讪”只能做好成为隐形人的准备。
而且美国人的social code就是倾向于和陌生人接触,他们热衷的各种聚会、party、行业会议都是在为此提供渠道,如果你不能做到与陌生人“破冰”,将会丧失很多乐趣、朋友和机会。而把学会和陌生人说话这项技能延伸到职场上会产生另一项技能要求Elevator pitch.
Elevator pitch的英文解释是“An elevator pitch, elevator speech or elevator statement is a short summary used to quickly and simply define a process, product, service, organization, or event.”Elevator Pitch就是像坐电梯的时间一样,短暂给你时间表达。你只能有短暂的时间来完整的来展示你的想法、或报告你的成果、或是面试时候的自我介绍。总之,这项技能对对个人在时间掌控和沟通表达上的要求非常高。
为此美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会安排专门的课程来培训这项技能。
(这是我所在的高校之前进行的Elevator pitch训练通知)
不少留学生都希望求学完成后能在国外有工作的机会,通过和陌生人说话来锻炼自己的
Elevator pitch能力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主动接近陌生人、学会和他们沟通应该成为一种礼貌、一种技巧、一种社交法则。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一味防范,而是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尺度。
要和陌生人说话,“平衡”是关键
美国著名的儿童健康公益组织Nemours Foundation在其主办的Kidshealth网站上提供了相当全面的建议,
(Nemours Foundation已经成立80多年了,专注儿童健康,涉及儿童安全、医疗等各方面,在http://kidshealth.org/这个网站上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健康的知识,针对家长、教育者、儿童和青少年不同人群,非常详尽和专业)
综合下来就是:当孩子处于安全保护之下,让他和陌生人打招呼以及与新认识的人交谈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孩子是一个人独处时遇到陌生人,他需要知道以下6条准则(精简版):
1、让孩子知道,谁是他可以相信的成年人:那些日常照顾他,并且始终在关注他举动的人,比如父母、老师、祖父母、保姆等。当有陌生人要载他或者给他小零食、或者要求帮助时,必须坚决、大声拒绝,并且马上跑开,然后把这件事告知可信的成年人。
2、大多数人陌生人都是安全的,但是总有些人会带来危险。要让孩子对外貌凶恶的人有警惕,但也要教会孩子根据人们的行动来判断他人,而不是外貌。
3、一定教会孩子相信他们的本能。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感到不安或者不对劲,就算说不上来为什么,也要马上跑开;或者尽可能吵闹、摔东西、尖叫。
4、无论是出去玩还是去上学都最好能找到一个同伴,如果要去远足,最好是能和一群同伴一起去。
5、让孩子明白如果发生意外,附近哪里可以求助,比如爸爸的朋友开的店、亲戚的家,警察岗亭或者消防站;避免去附近无人又有遮蔽的田野、黑暗小巷子或者黑漆漆的树林。
6、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尽量去找警察、保安,或者商店员工这类穿制服的人。如果附近没有穿制服的人,那些祖父母年龄的人、女性,以及带孩子的人可能会愿意提供帮助。
TED上有一期演讲非常经典,主题是“你为什么应该和陌生人交流?”演讲者说通过和陌生人交流“我从中发现了一些很美好的东西,几乎称得上是颇具诗意。这些都是含义深刻的经历,是意想不到的的喜悦,是真诚的情感联系,是释放自我的瞬间。
希望有一天,我们和陌生人的关系也能有这般诗意的美好。
点击下列图片 
获取更多精彩原创 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