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Dogs发布旅行奖学金系列的第一篇时,
很多读者读者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获得旅行奖学金呢”。
的确,旅行的过程听起来风花雪月,
但申请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到底怎么了解奖学金相关信息,
如何准备申请文章,计算旅行预算,
都是一门学问。
大家期待已久旅行奖学金的第三篇终于出炉啦,
我们请来之前讲述过她们旅行经历的两位同学,
和我们分享了她们的独家申请攻略;
从申请过程,选题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详解旅行奖学金的申请策略。
亲测有效哦!
作者 |大鲵,Shirley Chen
编辑 | Shirley Chen

以下为正文
 建筑篇 
死亡的诗意 | Poetry of Death
建筑篇的作者是一名大四建筑狗,她的旅行奖学金主题为“死亡的诗意 | Poetry of Death“,灵感源自于她一次无意中浏览到Tokyo Vertical Cemetery的竞赛信息以及大一时的一项设计课题:为卡罗·斯卡帕 (Carlo Scarpa) 的布里昂家族墓地(Brion Cemetery / Tomba Brion ) 设计一个游客中心。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点击一下链接阅读:
申请过程
申请第一步:了解申请条件和时间要求
建筑申请奖学金由不同机构和学校提供,有些竞争非常激烈,比如SOM的建筑奖学金。实际上,许多美国的建筑学院也有单独面向本校同学提供的奖学金,名额较多且申请难易度较小,大多由校友赞助。
笔者所在的大学一共提供五类奖学金,金额从2500刀到250刀不等,一年一般有6-7个名额,研究生与本科生平等竞争,但是本科生要在大三以上才有评选资格。奖学金申请截止时间为11月底,申请者需要提交一篇Fellowship Proposal, 大致陈述申请目的,研究课题和计划行程。这些申请条件根据学校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奖学金的申请对学生的GPA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最少3.5以上。
SOM China Prize 主页 (cr. https://somfoundation.som.com/award/china-prize)
申请第二步:撰写申请课题并及时提交
在考虑申请课题之前,我咨询了一些已经申请到奖学金的学长学姐,也去听了前一年获奖者的报告演说,从中获得了很多经验。从他们的经验中, 我意识到成功的Travel Fellowship的命题多种多样,许多proposal不仅与建筑相关,而且也长于结合个人经历以及现在的社会人文政治背景。
比如,有一位学姐结合自己在医学和建筑方面的兴趣,提出研究和比较不同建筑师所设计的玛吉疗养中心 (Maggie’s Center)对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Maggie’s Center的概念由英国花园设计师与作家 Maggie Keswick Jencks 提出,它的目的是成为可以让癌症患者在其中修养,并做好重新面对世界的准备的空间。至今,包括Frank Gehry、Norman Foster、Richard Rogers、Zaha Hadid,Rem Koolhaas以及Steven Holl 等在内的建筑师,均为 Maggie’s Center 提供过免费设计)。
Steven Holl 为Maggie’s Center设计的最新项目 (cr. Iwan Baan)
我提出的研究课题是“死亡的诗意 Poetry of Death“,它的灵感源自于我一次无意中浏览到Tokyo Vertical Cemetery的竞赛信息。DEATH & CITY 东京垂直墓地是由arch out loud 发起的一次关于死亡与城市的概念性竞赛,设计场地位于东京最繁华的歌舞伎町,目的是探索城市与死亡的联系。
Arch Out Loud主办的Tokyo Vertical Cemetery竞赛
这不仅让我联想到小时候清明扫墓的一些感受和体验,也想起了大一第二学期的设计课题:为卡罗·斯卡帕 (Carlo Scarpa) 的布里昂家族墓地(Brion Cemetery / Tomba Brion ) 设计一个游客中心。当时的我翻遍了学院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斯卡帕的书本,包括德语和西班牙语的杂志,为斯卡帕对细节和材料的匠心以及对生命与逝去同样致敬的诗意深深着迷。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我了解到斯卡帕从意大利的传统公墓中汲取了很多的设计灵感。
大一时期布里昂公墓游客中心设计
由此,我确立了研究的命题:通过研究一系列南欧墓园,探索现代殡葬建筑如何为在生者和逝者提供诗意空间的同时加强空间的可利用率。
确认主题之后就是撰写proposal了。我的Proposal总共分为6个部分 — Abstract, Project Guidelines, Project Information, Itineraries, Budget 和Bibliography:
Abstract
在Abstract中,我大致描述了研究课题的灵感和及现实意义,并引用了Loos的quote:“Only a very small part of architecture belongs to art: the tomb and the monument(仅有少部分的建筑属于艺术:墓碑和纪念碑)。” Abstract的意义在于强调Proposal的重要性,它如何与建筑相关联,以及它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教育有何影响。
Project Guidelines
Project Guidelines 强调了申请者的旅行的目的和主观意向,在这个部分,我陈述了自己对鞋盒式的墓园设计的想法,并的个人经历以及大一时期的设计经验,提出了课题的核心问题: “现代墓园可以兼具诗意与效率吗?” 并且提出旅行后的展览和发表会内容及目标。
Project Information
第三部分的Project Information中,我提出了8个相关场地,简单地包括了项目名称、建筑师、地点和建造年份。需要注意的是,我的Proposal中包括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些场地,而实际中我专注于意大利的公墓设计,因此参观的场地略有不同。这是由我最后获得的奖学金要求和现实时间问题所引起的。一些建筑奖学金可能对此要求更加严格,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需要注意。
Itineries
Itineraries则是对行程的具体规划,一般包括行程地图和时间表。由于申请时间和实际旅行时间往往相差半年到一年左右,申请者不可能对行程有非常完美的计划,这个部分主要是向审查员表现对proposal的commitment,并不一定要完全照此旅行。
Budget
同理,Budget是对行程中的衣食住行所需经费的大概估算,不需要非常准确。机票部分可以通过机票网站比如Kayak做一个大概的估算。窍门是,不管经费具体如何安排,最终的总和应为旅行奖学金提供的最高金额。
Bibliography
就像写论文或者日常paper, Bibliography虽然分量不大但是一定要包括,它也使你的Proposal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最后一定要提醒的是,不要拖延症不要拖延症不要拖延症,最好能在截止日期前一周完成。这是申请最重要的一步,我就差点因为拖延症而错过了提交时间,与奖学金失之交臂。
申请第三步:审阅修改
写完proposal,最好能请两三个人审阅一下,可以是同学朋友,也可以老师。这个过程是保证proposal质量的关键。就好像申请学校或者实习中的论述文字,就算内容再好,如果在文字表达上出现疏漏也会影响被选中的几率。最合适的审阅者可以是已经获得过奖学金的学长学姐,他们往往不仅能够提出表述上的问题,也能就你的内容提出建议。
申请第四步:等待消息
等待的过程总是漫长的。不管结果是好是坏,申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学长学姐的研究课题成为了他们thesis的重要部分。如果你有志于获得旅行奖学金,推荐在你有资格的第一年就开始申请,就算申请失败了还有第二次机会。比如笔者的学校允许第三年及以上的学生申请奖学金,笔者虽然在第一年就获得了奖学金,但就算失败,也有第二次机会,而获得的机会也大了很多。
申请第五步:获得奖学金,联系导师
如果你走到了这一步,恭喜啦!学校一般会通过邮件通知全校同学获奖名单,同时也会单独给你发送邮件,交代奖学金相关的具体要求,同时要求你联系奖学金导师。对于国际学生,学校会通过校内payroll系统向你支付奖学金,一定要注意查收。
申请第六步:确定最终行程,制定实际旅行计划
相信你也意识到了,Proposal和实际旅行计划本身还是有区别的,在确定拿到奖学金之后推荐尽早确定旅行的时间和预定机票。我没有选择在寒假或者暑假单独完成旅行,而是选择在丹麦交换的短假期间,这样既节省了路费,也使得旅行更有效率。
还有需要考虑的一点是旅伴;在申请奖学金的时候,我没有仔细考虑在意大利单独旅行的语言问题,事实证明,英语在意大利以及其他南欧国家不全是行得通的,尤其是在非旅游城市的小村镇更是如此。幸好当时有同为建筑学生的好友Maria同行,她精通西班牙语,也能简单地说一些意大利语,才让我不至于窘态频出。在此,也提醒有意申请旅行奖学金的同学注意这一点,如果执意要自己旅行,最好选择本人了解的语言(语系)国家。
除了语言、旅伴问题需要考虑,在实施旅行计划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在行程中留有灵活度; 利用照片,笔记,sketches等方式充分记录你的经历,以及充分了解住处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景观篇 
于因纽特人的设计与非设计景观
景观篇的作者是一名景观系研究生,她的旅行奖学金旨在探索关于因纽特人的设计与非设计景观里的探险之旅的文章。她的灵感来源于研二时一次偶然在National Geographic上看到一篇关于因纽特人的生活在气候变暖,海冰消退下受阻的报道以及Barry Lopez 的书Arctic Dreams: Imagination and Desire in a Northern Landscape。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点击一下链接阅读:
申请第一步:了解申请条件和时间要求
我所在的景观建筑研究生院每年提供三个旅行奖学金,金额根据国际旅行(6000或1000美元)和国内旅行(5000或1000美元)不等,均来自校友赞助。三个奖项各有2个名额,研究生与本科生分开竞争。 奖学金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二月底。春季开学后不久,系里就会通过群邮件和张贴Call for Proposals来通知大家。申请者需要提交一篇Proposal, 在其中有条理地陈述申请目的,研究课题和计划行程。
前面有朋友提过,许多奖学金的申请对学生的GPA有一定要求, 在我们学校也一样。研究生的GPA要求比本科生高很多。
申请第二步:确定申请课题及撰写,提交
每一个proposal都开始于对某个话题/地区/风格/设计师作品的好奇心,接着做研究,收集有用的信息,整理思路,提出研究问题,然后草拟出一个proposal的大纲 。有了一个雏形之后,最好约上对自己即将撰写申请的领域有所研究的教授,和他/她聊一聊,从而修正或者丰富之前的大纲(甚至修改选题立意),使之更加有理有据。
Proposal的参考可以从网上找,也可以询问有经验的学长姐。我当时完成一稿时,找了一个英文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帮我修改润色。每年旅行奖学金申请季我们院系办公室都会把往年上交的proposal放出来,供大家来此阅读参考。课题的选择可以纯粹源自自己好奇心 (漫游式Grand Tour),也可以是和学位论文/课程论文有关。
主要的评判标准一般是两点,一是proposal是否体现出这趟旅行对你学习设计会有帮助,二是课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因为我一开始就考虑是为硕士论文而申请的旅行奖学金,所以我的proposal和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比较相似。
我一直对以人类学视角来看待人和他们所处景观的关系很感兴趣。研二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翻看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看到了对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下困难重重的因纽特人的生活报道。
由于失去了海冰 (sea ice)这样的“高速公路”,当地因纽特人的交通变得不再便利,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稳定的冰面不好捕捉海产为食),人际关系(不能很好社交,走亲访友),以及文化自尊心,归属感(升高的自杀率)。同时我了解到现代社会将北极圈里广袤的土地视为资本和政治的博弈对象,并希望从中获取暴利,比如通过石油和天然气,却并不关心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从小在亚热带海边长大的我因而由此萌生了探索如何以景观设计的思考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的想法,并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以人类学的视角思考景观,以此做我的硕士毕业论文。
图1 因纽特人生活的世界-以因纽特语传统地名连接在一起的空间网络
我的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bstract
简要综述上文所述的研究背景后,我提出我的研究主题是探索气候变化,科技的引入,和传统地名 (toponymy)与努纳武特地区(Nunavut,加拿大东北部因纽特人的一大聚落区)大地上文化景观变迁的关系及对未来的设计展望。我从景观设计和社会发展的两个角度简要讨论了为什么这是个重要的课题(significance), 并简述会用到的研究方法。
Research Background
在这一部分我把研究背景分两部分展开来说。一部分概括了冰川减退的情况和因纽特人如何难以到达他们的传统地方, 另外一部分则强调了现有的研究这块地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类文献缺少讨论的部分:如何更多地借势当地自然的力量和当今科技的力量,去做尊重因纽特人文化传统的设计。
Research Question
这一步我提出了最重要的三个研究问题。海冰“高速公路”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因纽特人和跟着一起消失的因纽特语传统地方(traditionally named places by Inuktitut)之间的空间关系在宏观大尺度和人的尺度上各是怎么变化的?视觉化这些变化后,带来了哪些启发?这些启发对设计有什么意义,比如,它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新的值得命名的地方吗(propose new places worthy of being named)?
Research Method 
这一部分,介绍了 research design。我的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Ethnography需要旅行至当地进行。Ethnography其实是人类学的概念,在实际旅途中我也做了一些类似于人类学研究中participant observation,比如吃当地人的食物,使用当地的交通工具。接着展开介绍了可能的实地调研(field work), 比如观察当地人怎么使用和改变空间(observation), 和当地人交流询问他们改变或适应自己生活环境的现状及历史(interview), 参观博物馆,学校,公园,和公共空间(visiting specific places)等几部分。 
Itinerary and Budget
这一步简要谈了选址和行程。我放了自己做的旅行路线图。其次是用Excel做一个表格,涵盖了包括时间(草拟的日期),旅行目的地,交通费用,住宿费用,杂费等几方面信息。我也列出在当地会联系的人 (Potential Contacts)。这一般是你想要拜访的对你研究会有帮助的各行专业人士。 
Research Significance
结尾重申这个旅行研究计划的意义。可以是对一个成长中的设计师(或景观/建筑设计研究生)的意义,也可以是对行业,或者对学术界的意义。
Reference
参考文献列表
申请第三步:获取奖学金,计划最终行程
大概在提交proposal后一至两个月,院系一般会通过群发邮件公布旅行奖学金的获得者。如果获取了旅行奖学金,要好好庆祝一番。因为这不仅肯定了你的学术能力和潜力,也是对你的好奇心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一般最终的旅程是在获取奖学金后半年至一年完成的。所以在这期间,你还可以在学术理论和旅途规划上进行仔细的准备。上路的时间要怎么选,途经的城市怎么在交通,时间上顺畅地连在一起,都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实际问题。最终出发前应该备有修改过的确实可行的itinerary。经费上的考量也会和最初proposal上的有所出入。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在这里我选出几个关键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
注意事项:
1. 选择旅行目的地时要注意前往地区的安全性(例如战乱中的中东国家),在美国的话可以上Travel.State.Gov .查看实时世界各地的旅行适宜度地图。 确认自己的学生保险能涵盖即将前往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我同学前往欧洲前和学校确认了我们的学生保险是全球联保的),并随身携带校方或亲人朋友的联系方式。
2. 根据需要提前注射疫苗,并针对即将前往地区询问校医的卫生安全建议。例如我研二时因为课程需要前往印度做调研, 临行前在校医院注射了三四种疫苗,并在校医建议下开了各种情况下会用到药物,虽然最后没用到,但是旅途全程都很安心。
3. 根据需要,出发前准备好可能会用到的研究材料(纸质或电子版因人而异), 比如景观系的同学喜欢有一个base map可以在上面涂涂写写, 以记录对场地的观察。每日在途中最好能及时记录自己的见闻,思考,疑问或感受,可以通过相片,速写,文字等方式。大部分学校会要求旅行者归来上交report, 或者做汇报,因此沿途记录下思考会成为之后的汇报素材。如果不需要提交报告,记录下的内容也会成为之后的学习材料以及美好回忆。
编者的话:虽然两位小姐姐为大家提供了相当具体的申请攻略,但是这个过程还是要靠自己。除了内容新颖有意义的proposal之外,更要把握好申请的时机和要求。当然,就算没有拿到旅行奖学金,还是有机会参观你梦想中的建筑和校园的,比如ArchiDogs的暑期游学计划,有兴趣的小伙伴快点开以下图片了解更多哦!
作者 |大鲵, Shirley Chen
编辑 | Shirley Chen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ArchiDogs或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