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中曾流传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股市就像一杯啤酒,如果倒出来没有泡沫,那口感必然不佳;但如果倒出来全都是泡沫,没有实质内容,其品质也会引人怀疑。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今年的A股市场可谓“酒香四溢”,啤酒板块从年初开始发力。
以青岛啤酒(A股)为例,2018年至今累计涨幅达29.2%,如果从去年12月行情启动时开始计算,如今累计涨幅已逾60%。华润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等个股走势也非常相似。
经过连番上涨后,如今啤酒股的“泡沫”含量已经到了很微妙的区间。
6月5日,彭博社发表评论认为,在被MSCI纳入的A股中,啤酒股目前的股价已经远超分析师目标价位,未来潜在跌幅最大。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世界杯临近刺激啤酒股价
对于很多球迷来说,欧冠决赛的硝烟似乎还未散去,2018俄罗斯世界杯很快在下周就将开赛了。股民们似乎比球迷还提前激动了起来,包括多只啤酒股在内的饮料食品板块在5月份就开始拉涨。
仅在今年5月,珠江啤酒的月涨幅就达到42.7%,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的月涨幅均超过了30%,燕京啤酒也有20%的月涨幅。
某券商人士对广州日报表示,
“现在的体育消费非常大,这也是每次体育盛会之前,资本市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机会。这次俄罗斯世界杯也是一样。实际上,5月份已经开始有所反应了。”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从播出时间来看,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由于举办地与国内的时差较短,将会有相当多场次的比赛将在晚间黄金档直播,更加贴合国人的收视习惯,也潜在增加了对啤酒的消费。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41%的用户愿意额外花费100元及以上为观赛购买酒水食品,其中47%会选择啤酒。”而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淘宝6月啤酒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0%,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0倍。
国内啤酒股的猛涨,也引起了海外研究机构的关注。
彭博社汇总数据显示,以对未来12个月的预测平均值为准,中国啤酒股的预测市盈率远高于国际三大啤酒巨头(百威、嘉士伯、康盛):其中燕京啤酒超过50倍,华润和青啤A股也在40倍以上,而海外巨头的估值均在20倍左右甚至更低。与此同时,中国啤酒业的利润率却只有外国同行的三分之一。
啤酒行业迎来转折点
2014年至2016年,我国啤酒产业曾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等问题,国内巨头也出现产量下滑的现象。
连续下滑三年后,国内啤酒业去年上半年产量回升,同比增长0.8%;但在2017年下半年,国内啤酒产量连续5个月下跌。进入2018年以后,啤酒行业整体回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拐点已经到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4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1228.4万千升,同比增长2.4%。
回顾行业历史,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啤酒行业规模急速扩大,到2013年到达顶峰水平,从此进入“横盘整理”阶段。
中国产业信息网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啤酒产销第一大国,我国啤酒人均啤酒消费量约为33升/年,虽然与传统啤酒大国差距较大,但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鉴于我国国民的饮酒习惯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未来啤酒产业增量空间有限,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根据欧睿国际2017年的数据,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16.1%;燕京啤酒的份额从五年前的11.2%下降到目前的10.3%,华润和青啤则保持基本稳定。
贝恩斯坦分析师的麦克利什认为,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低,也导致啤酒厂商利润率普遍偏低。目前仍有四五家公司在争夺中国市场份额,而在大多数国际市场上,一般只有一两家巨头主导需求,因而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消费升级竞争激烈
啤酒行业规模短期内已经见顶,各家巨头的市场份额也相对稳定,在此背景下国内啤酒厂商纷纷把宝押在了中高端产品的推陈出新。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浪潮,主推中高端产品提升利润空间几乎已成为国内啤酒企业的共识。青岛啤酒的“鸿远当头”系列、燕京啤酒的原酿白啤、华润雪花的脸谱系列等中高端产品均价多在每瓶10元以上,有的甚至每瓶25元以上。
从代表性啤酒企业的业绩来看,近几年众多国内啤酒厂商销量下降,但高端系列产品却依然增长强劲:
燕京啤酒2014年整体啤酒销量下降6.8%,而中高档啤酒销量增长30%以上;
青岛啤酒2015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下降7%,而鸿运当头、经典1903和纯生、听装、小瓶啤酒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长4.8%;
2014年百威英博在中国区的啤酒销量增速为8.9%,但其旗下的高端品牌百威冰啤销量增速为20%。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在中高端啤酒产品方面,国内厂商面临着进口啤酒的激烈竞争。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啤酒71.6196万千升,同比增长10.8%。2018年1月-3月,进口啤酒数量和金额增速更是分别增长26.8%和33.7%。与国产啤酒销量连续下滑不同,2011年至2016年,中国啤酒进口量在五年间增长了11倍。
如今在国内超市货架上,不仅百威、喜力、嘉士伯这样的中端产品早已成为主流,连价格更高、口感差异更大的高端品牌也正逐渐被中国消费者熟悉接受。国内啤酒厂商必须努力迎战,才能避免啤酒市场像红酒那样被进口品牌全面占领。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经编辑 郑直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其他用户正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