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教牧生活丨作者:沙玉丨主编:李贤丨排版:Jonah
文化有很多种,但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两种,即世俗的文化和福音文化。一般来说,我们自身的文化在我们归信基督之后都应该有意识地被我们借着所接受的福音所圣化,成为一种“入世而出世”的文化,就是一种被福音所“洗净”的文化。然而实际情况却没那么简单,因为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一生都难以改变,就如俗语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此外,世俗文化和被福音更新过的文化这两者之间也有许多重叠之处,例如:不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只要出生,就必定是生在某一民族、区域中,而每个民族、区域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言行方式、饮食、着装、生活习惯等,所以,每个人都是带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的。
这种文化上的“重叠”,或者说“中间地带”,我们不能说它有什么错,一个人穿着属于自己文化的特色服装或装饰、跳着属于自己文化特有的舞蹈,有什么问题呢?
然而,就是因为有这种文化上的重叠,又因为文化是一种我们所最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惯常将之理解为“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我们是某某地方的人,所以,我们自身文化中的元素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被福音更新,好像笔者生在东北,所以吃着东北菜一样的自然而然。

有话直说
更可怕的是,我们会习惯性地把一些不属于这两种文化“重叠”部分的东西,归入到“重叠”部分。举例来说,笔者经常会和东北人打交道,许多东北人给人的印象很直率、有话直说,但这种直率和有话直说经常是以不管时机、场合是否合适,只要看到别人有问题,就完全不顾情面,把别人批评、数落一顿表达出来的,你要是劝他温和一些,他会说:“我是东北人,我就这样”。
也有很多(只是一部分)笔者所接触到的上海的弟兄姐妹同样有类似的毛病,他们很看不起外地的弟兄姐妹,不屑于与他们一同聚会,与外地的弟兄姐妹很少来往,与他们在一起共处非常有阶级感;然而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文化。像这种例子还有许多。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本性上的问题很容易被归入到文化的“重叠”中而被合法化,但圣经却把这些归入罪的范围(提后二24;弗一13-16),而非文化中“中立地带”的范围。
所以,笔者在此盼望读者能够与笔者一同反省自己,我们是否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罪,理解为一种文化而不需要改变呢?我们是否常常说:“我是某某地方人,我就这样”呢?我们是否常常把自己许多性格上的缺陷也理解为自己民族或家庭的文化,如懒惰、邋遢、不上进、嗜睡、贪食、好酒等?
现在的社会已经完全把羞耻和荣耀颠倒过来了。在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罪恶已经不再是罪恶,文化也是相对的,不能够被其他人诟病。我们的社会告诉我们,性格的放荡不是罪,而是一种个性;社会也告诉我们奢侈、不能自约地过度消费不是罪,这些人是“高大上”,最多只是“剁手党”;社会还告诉我们许多类似的事情。

不可效法世界
虽然社会用许多的辞藻来把罪包装成美丽的、合理的,其本质都是罪恶,弟兄姐妹切莫上当受骗。反而,身为基督徒,我们应该非常刻意地审视我们自身,看看是否有许多罪恶已经披着文化、“个性”的外袍,根深蒂固地盘踞在我们心中。
更正说明:亲爱的弟兄姊妹,昨日推送的《为什么我无力感恩?》作者:沙玉,更正为作者:火树。给您带去不便,非常抱歉!愿神继续保守我们的服侍,与弟兄姊妹彼此造就。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