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翱翔丨主编:李贤丨排版:Jonah  ——

 阳光般的青春
青少年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他们好比早晨的太阳,好比美丽的花朵,是热情奔放的,是清丽明媚的。但也因为阅历有限、少不更事,在价值观方面,需要有效地加以引导。
青少年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复杂多样的,很难一言概之,只能就较为多数的共性做些关注与探讨。
他们作为社会与教会的新生代,即将成为新时期的新主人翁,如何理解他们,给予关顾的空间,对社会也对教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不可小看他们年轻
青少年主张自由和自我价值观的体现。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第三次人文主义思潮或将到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倾向对人的个性关怀,注重维护人的尊严与独立。
青少年追求思考方式与言行方式的自由与个性,对此因势利导,宜疏不宜堵,就能成为发展进步的力量。
青少年注重自我价值体现,自己的能力与存在不容被忽视,对此不可小看他们年轻,轻看他们只会加深他们的不满、不信任,产生心理的隔离与排斥。

 “不可让人小看你年轻”
不要以自己的要求或标准来衡量他们,如果他们不能接受我们,我们与他们的关系不再和谐,就得暂时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以促成关系的维系,因为这是引导他们或影响他们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复存在,其他就无从谈起了。
对青少年的引导要有足够的耐性,要以不止息的爱与怜悯成全他们,成为上帝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二·喧闹驱逐不了孤独
青少年在人群中孤独。
朋友一堆,依然孤独。就像天上的星星,看似挤在一起,其实相距很远。霓虹闪烁、音乐响起的喧闹氛围,令青少年很HIGH,可灯灭了,音乐停了,无边的孤独感常令青少年无法适从,甚至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今天,人被物化,又为物役,人际关系被换置为金钱关系。现今人虽然比以前更富有,却比以前人更悲观、更脆弱、更孤独。教会需要注重他们的情绪,关顾他们的心灵,获得释放,获得真实的体恤与温暖。

 “孤独”的牧羊人大卫有上帝同在
“吃大锅饭”的牧会模式是无法很好的牧养他们,而且他们的“短暂性委身”特性会表现为不断转会,成为“游离的基督徒”,任何一间教会都很难让他们长留下去。
三·压力山大的他们需要个人化辅导
有些青少年早入社会,面对社会极大冲击,挫折感较强。
青少年在当今家庭以及社会,受到多方较多的呵护,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当他们初入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急剧变化带来的求职压力,让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乐业”;房地产市场多年来的恶性发展带来的买房积压,让他们无立足之处,无法“安居”,甚至连带使不少人无法结婚,因为没有婚房;在社会各行各业的隐形规则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财富的不公平分配,权贵阶层对普通民众的经济掠夺,也使青少年增添不少郁积愤懑。

 这个世界让他们生来彷徨?
如此这般林林总总社会现状,给青少年带来极大冲击,他们各自落在各种不同的特殊境遇中,教会就不得不向他们作出个人化的关怀与辅导。要一对一式的,对他们做个案独立分析与引导。这是对教会事工和教牧辅导者很大的挑战。
四·上帝不宜被消费
青少年视一切皆可消费。以消费主义作为新的宗教,以各处的大商场作为消费者的庙宇。有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青少年是“月光族”,每月收入基本当月花光的“零存款一族”。
教育、知识、宗教等都被视为消费品。基督教也被青少年作为消费品,他们容易成为教会的消费者,在一切的教会活动中只索取不付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可能会把参加崇拜聚会当成社交活动,把教会营会当成快乐假日,把敬拜赞美当成大众K歌等等。

 交织千个心,用爱驱走“冰冻”
注重属灵气氛,强调以神为中心、让神得满足得荣耀的真理教导的渗入,十分重要。
五·滥用自由将会失去自由
青少年对婚姻的神圣性接受程度严重不足。相对于父辈,他们对恋爱和性的态度相当开放,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更高。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自由,“我的身体我做主”,岂不知这是在滥用自由。
有调查数据显示,24.9%的人在大学期间发生过性行为。当今社会网络黄色视频、10分钟婚配、一夜情、性派对、三角恋、婚外情、试婚、闪婚、网恋等给青年一代带来极多诱惑与伤害。

 自由不是纵情于声色犬马
教会需要注重对青少年的婚前辅导、婚后辅导工作,归正并确定正确的恋爱观念、婚姻观念,去除不洁不虔,好让婚姻重回上帝的心意与赐福之中。
六·支持公民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关心社会公平公义,挑战教会的牧会思路与讲台信息。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年青的专业人士,他们有思想,有独立思考,对于社会各类问题,热心聆听关注,以言以行积极参与,这是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的觉醒,我们要予以支持,并加以有效引导。
如果教会的牧会思路与讲台信息回避这些现象,将失去对青少年的有效牧养。耶稣虽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但他道成肉身,仍然愿意带着真理与恩典进入这个世界。他为真理有过激进的行为(洁净圣殿),有过严厉的指责(对法利赛人、对希律王);以恩典进入各种人群,内中不乏政治界的官员,体恤了解归正他们。
耶稣告诉我们,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没有叫我们脱离这个世界,与社会隔离切割开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逃避状。相反告诉我们是世上的光,就是要将真理之光照在这个世上的。
“和谐”不是鸦雀无声,而是对于不公义之人不公平之事愿意发声,敢吐诤言。因此,教会的牧会思路与讲台信息需要作出及时调整与归正,需要有道成肉身式的对社会密切的关注与参与。
青少年,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方面而言,都有其优点缺点、长处短处,所以舆论对他们的正面与负面评价兼而有之。

 上帝无处不在
不过教会绝不止于搞清他们的状况与特征之后做个评价而已,而是针对他们的特殊状况与独特个性,扩展我们的牧养区域,更新我们的牧养方式。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诗119:9(和合本)
青年要如何保持纯洁呢?是要遵行你的话!——诗119:9(和合本修订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