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先是一个科研教学单位,以独立之精神,为民族、为国家探寻真理才是百年大计和首要任务,应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学术的独立性。
文 | 村夫
周末的朋友圈被“浙大10万+”刷屏了。因为浙江大学出台了新规:如果学术文章在“两微一端”影响力传播力巨大,比如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达到10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即可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
对此,不少媒体分别以《浙大:在XX等微信上发10万+文章,可用来评职称》为标题进行报道,从标题来看,仿佛各个媒体一夜之间成了浙大师生的职称评审机构,浙大的新规引发了网络的狂欢。仅此,就能看出两个足以让浙大尴尬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足以造就很多个10万+,具体办法是什么,如何执行,如何监督落实,反而不那么重要,这是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导致的。
二是网络传播忽略甚至扭曲了浙大的真实目的,其核心目的可能并不是纠正目前高校职称评价体系的弊端,或者为了鼓励科研成果的大众化普及,而是“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第七条和第十条分别规定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认定”和 “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所以,在这个《办法》中,不少论者所谓的“职称评价体系”、“科研成果大众化普及”可能都不是重点,《办法》第五条的落脚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和提升浙大声誉”才是重点。
所以,我们且不提10万+网文对于现有学术评价体系有怎样的冲击,就问这个做法能实现浙大的目的——提升浙大声誉吗?
对于大学来说,能提升声誉的重要力量确实就是学校的师生。而社会对于大学学者的首要期待,是要能捍卫学术的独立性和尊严。以求真务实精神来追求学术独立性的态度,是学者安身立命之本,应是毫无疑问的。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墓的碑文中写道: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作为学术成果,不管是“有时不章”或是“有时可商”,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能是学者和学术的宿命,重要的是作为学者的那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能丢。
“10万+”或“40万+”之类的规定,让学者忙着和网络写手一样讨好网络情绪、争做标题党,还谈什么独立呢?在喧嚣的舆论场中,很多爆款文章都是情绪的奴隶,都引发激烈的争论甚至批判。所以,一个大学拥有多位能写10万+网文的教授,对大学声誉是提高还是降低?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就像在核心期刊发文的规定,本身也可能催生优秀学者一样,不排除10万+的新规,也能催生具有大众传播力、影响力的优秀学者。因为一些学科可能本身就自带趣味,或是在某个时候正好能迎合大众的审美,再加上某些学者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搞几个10万+也许不是难事。
浙江大学官方头条号
但更普遍的情况,可能是学者通过求真务实的研究,得出的都是优秀但不符合大众审美的研究成果。而某些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数年也未必能发几篇学术论文,这些严肃且曲高和寡的研究,即使能发几篇论文,也注定不是10万+的宠儿,学科性质使然。如果认为只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所有学科都能创造10万+,要么是夸大了传播规律,要么是对学科性质差异的无知。
从执行的角度说,如何才能保障这些学者拥有一个公平的学术环境? 这些都是《办法》制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职责所在,但要分清边界和掌握尺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犹不及。作为学校的宣传部门亦然,提升学校声誉的办法多的是,让大学老师们去追求10万+,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正本清源,学校首先是一个科研教学单位,以独立之精神,为民族、为国家探寻真理才是百年大计和首要任务,应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学术的独立性。作为要追求声誉的浙大来说,更应该明白自身的使命所系,浙大的声誉不是靠“10万+”奠定的,也未必能靠“10万+”来提升,还是应踏踏实实做好科研、教学。
来源:搜狐号三條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为母申冤 | 天才程序员 | 征婚网站

湖州死猪 | 敦刻尔克 | 广东洋垃圾

马茸茸 |群主骂交警 | “癌症”移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