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西西里岛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本期主播:
若瑜——媒体人,长居北京
“我们找机会,把蚊子包扣破,在一块钱上沾者血写下传销两个字,悄悄扔到了隔壁阳台,第二天被成功营救。”
这是一段真实的“传销往事”。
这两天,一篇名为《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李文星大学毕业后,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显然,上面故事中的主人公跟李文星比起来,机智得多,也幸运得多。
有人说,传销的可恶之处便在于,专骗急于摆脱窘境的弱者。“你读书这么好,也找不到工作吗?”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面夹击下,李文星与大多数待业大学生一样,不安、焦虑、自我怀疑。可就是这样一个李文星急于寻找的“高薪offer”,将他推上了绝路。
图片来源:@智先生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时间轴:
5月15日,李文星在BOSS直聘上发送简历。
5月19日,收到北京科蓝公司聘用通知函。(后被证实为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
7月8日,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
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被发现。
首发者 @芥末堆 这样总结这个案子:年青人对工作的“渴望”→招聘网站的“漏洞”→传销组织的“残忍”。
事情一出,招聘平台自然难辞其咎。某网友在没有提供任何认证资料的情况下在招聘网站上以“美团外卖酱油总监”为注册信息,很快收到了几十条简历。而登录58同城、赶集网等网址,就会发现有大批的虚假招聘信息和招租广告,如打字员、招模特、刷单员、派传单等,让人防不胜防,“每个年轻的求职者,就像在凭着运气趟行地雷阵”。
 @光明网评论员 指出,就像百度搜索将年轻的魏则西引向了当年在街巷里摇铃、在电线杆上贴广告的游医,新兴的招聘平台一样充斥着跳大神式的前现代骗局,这让人们看到了网上和网下生态的同构性
其实网上可能还要更厉害些,因为“不见面”
而作为不见面的经济和社交模式,互联网经济的基座应该是信用体系健全、契约精神成熟的现实社会。但从魏则西到李文星,“不见面”反而放大了信用体系不健全和治理失效的现实症结,使那些传统伎俩变得更加有效、更加防不胜防。
传销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一点从不少媒体的新闻标题上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如果不是李文星“985毕业生”的高含金量,如果不是李文星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事件恐怕不会引起这么强烈的社会轰动。
传销窝点
图片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点开任何一篇与李文星、传销有关的文章,底下都赫然列着许多人上当受骗甚至倾家荡产的血泪史,这些“传销往事”发生在燕郊,发生在静海,发生在合肥,发生在广西,发生在城市偏僻地带,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的犄角旮旯,传销组织流窜于开往各地的列车上。
而此事一出,天津警方一定会对静海的传销窝点开展清理和打击。但传销这个幽灵并不会就此消失,它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并且再度“兴旺”起来。相关法律的滞后、网络平台监管的缺失、相关部门运动式的打击,都让传销组织在“404 not found”的掩护下此起彼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传销的链条上,李文星死于“不服从”;可有多少人在一夜暴富的诱导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亲戚朋友说谎行骗?“除非我们找到新的治理方式,除非所有无关者都认识到它是一种必须摈弃的恶,否则,它总能从“服从者”身上获得复苏的能量。” @团结湖参考 表示。
我不知道在那些暗无天日的窝点里面,还有多少待解救的“李文星”,也不知道杀不死的传销,还要杀死多少个无辜的“李文星”。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宁肯相信李文星事件不会发生,所以当执法和监管的缺失遇上人性的弱点,事情就慢慢失控了。
我最怕的是,李文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一次次用生命来敲响警钟,维持社会的秩序和良知,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些?
好啦,大周末的还是再说点轻松些的。让我很费解的一件事情是,这周与李文星事件同样掀起广泛讨论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微信还未发布的一款名为“不常联系的朋友”的内测功能
据说,使用这项功能,系统将会自动区分出三类联系,“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等。按照测试版本的说法,只需选中即可批量删除。
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给暗恋狗留条活路”“清理备胎三要素”“这样子感觉我有百分之九十好友都会进去”……更有人预想,为了避免被当作“不常联系的朋友”而遭删除,将会有更多人加入壮大的“尬聊”队伍。
先不说这项功能,观澜君发现,似乎现在微信的每次更新都会引发集体讨论。不看他的朋友圈、微信分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想想从当初的“手不释圈”到现在的“恨不得没圈”,一共也没有几年时间。
图片来源:美剧《破产姐妹》
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特性决定了人类的深层心理需求是对免于孤独的渴求。
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在一百多年前写到,在他那个年代,“人们通过转移注意力和听嘈杂的音乐等方式来做一切可能的事情,以驱散孤独的思考”。而喧闹的朋友圈、滑不到底的通讯录可能也是人类对抗孤独的选择。
但几乎每个人都慢慢意识到朋友圈的广告味、营销味、鸡汤味甚至功利性越来越浓。不仅仅是微信,Facebook、twitter都遭遇过类似的“语境崩溃”。扎克伯格曾说过,手机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应用为中心
人们对于微信的吐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于手机应用对生活造成压迫的反抗。而微信一次次帮我们“简化朋友圈”,也是回归熟人社交的一个趋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都说:世界上的人那么多,能跟我说话的一个都没有。于是感觉更加孤独。
但一键删除这些好友,就能解决孤独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认为,所有的操作,其实都强化了自我这个核心。每一次操作,都是对自我权力的一次确认。其实拉黑一个人,对别人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是给自己一次廉价的满足。它体现出了完全的主动性和掌控力,认为这样就能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美好一点。
过度强化自我,怎么能解决孤独呢?
图片来源:新周刊
社交软件不断为我们降低交友成本,提供交友便利,但它其实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入发展爱莫能助,感情中的化学反应从来不能通过技术产生,亦不能通过数据量化。
技术只是助攻,交朋友,还是要走心呐。
多说一句,事实上,也许我们目前真正需要的功能是,“一键清理单删好友”。
最后要提醒还没毕业的大学僧胖友们,每天沉迷打农药,很有可能“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啊(想到自己已经毕业,长舒一口气)。
另外,这周我还单独讨论了一项政策、一个人和一部电影,不看看吗?
看美女时间到,上周周末主播:
阿宁——致力于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园丁(自称),长居天津

本期主播皂片将在下期观澜周末中公布,另外,如果你也想来读周末,请发送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电话到我们的后台,观澜君会提前3-5日与你取得联系,约你读周末~

本周封面——葛宇路
“葛宇路”是葛宇路的一部分,不是葛宇路的唯一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葛宇路将北京百子湾附近一条没有名字的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贴上了路牌,作为毕业作品。“在北京有没有房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条自己的路。”
*消息综合自人民日报、新京报、中新网等
 *封面图来源:每日人物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提取观点流所有文章链接~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