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北京,拳王阿里访华,与中国拳击迷切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络上流传颇多,叫《对不起,你所看到的中国人KO外国拳王,几乎全是假的》。里面列举一些赛事为了制造中外“巅峰对决”的假象,常常招募一些日韩、欧洲、蒙古的业余选手或票友充当“拳王”。“拳王”的使命,就是上场挨一顿中国选手的暴揍,满足观众的自豪感。
里面的不少细节还是颇令人茅塞顿开的,比如“现在在中国3000元钱打一场比赛的老外多的是,专门为中国选手刷记录”;
“国外最权威的搏击网站之一combatpress评出2016年世界自由搏击各项“之最”排名,一龙与播求的《武林风》之战被评为‘年度最大黑哨’”;
2016年11月5日,《武林风》一龙vs播求以播求点数失利而告终
图片来源:凤凰weekly
“作为内地第一代散打运动员,在为《武林风》等电视节目担任顾问时,邹国俊引进了许多国外拳手到中国来打比赛,但他坦承,鉴于中国拳手的实力水平较弱,70%以上的国际一线拳手他都不敢引进”……
热爱和平的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仅有一点缚鸡之力,关于格斗场上的事,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各种手撕拳王的视频、新闻,是不是还挺常见?
这是不是让人想到了一出经典戏码,无数武林宗师一遍又一遍地踢碎一块叫“东亚病夫”的牌子?
图片来源:电影《精武门》
陈真扛着一块“东亚病夫”牌匾,走进虹口道场,与一众日本武士展开激烈打斗,赤手空拳以一敌数十……最后拍着胸脯正告被打翻在地的日本人: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随即把牌匾踢碎在空中……
这一幕或类似的场景,相信不少中国观众都非常熟悉。它一再在各个年代的影视剧中出现,类似和凶神恶煞的洋人打擂台的场景,霍元甲、陈真、叶问、黄飞鸿等不同人物都演过。
图片来源:电影《叶问》截图
它们早已超越一般影视剧经典镜头的分量,参与构建和形塑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形成了一种可以归纳为“电影爱国主义”的景观。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或说不愿意接受的是,这些影视剧中把外国大力士打下擂台,或踢翻日本人武馆,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民族英雄”,未必是这样:陈真与虹口道场根本就是影视剧创作虚构而成;霍元甲一生未登过擂台,不过是寻常拳师的功夫;黄飞鸿,只踢过恶犬,没与外国人较量过;叶问也从未与日本军人交过手……

如果说过去影视剧题材单一,休闲文化资源不足的限制,在客观上固化了大众对这些电影镜头与人物的片面记忆和认知,倒可以理解为历史原因。
到了今天,依然有一种集体情绪,深陷在《精武门》里陈真怒砸虹口道场的快感中难以自拔,就多少给人今夕何夕之感:
影视剧中的中外武士对决,还可说是突显剧情冲突的需要。现实中正经的拳击比赛,也照搬此“套路”,图啥呢?
不知是否是受到影视剧镜头的熏陶,中国人对于“打擂台”似乎有着天然的好感。擂台的另一方,最好是国外的大力士,且视觉上最好要给人实力相差太过悬殊的观感。
在对方被打倒的那一刻,激烈的掌声与欢呼,所代表的不仅是对胜利者的庆祝,而更像是一种对民族实力的正名和民族自豪感的确认
电影《叶问》中的拳王泰森
从影视剧到现实,时空穿越近一个世纪,这种“剧本”依然屡试不爽,从不缺少入戏者。
那块“东亚病夫”牌匾,尽管在影视剧中一次次被砸毁,在现实中却又一次次被中国人“拾起”,然后充当在各种场合被砸的“道具”,试看有的新闻:
“邹市明拳击比赛,用实力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赛场上夺金,也是要甩掉东亚病夫的牌子”、“李连杰中国功夫对日本空手道,打碎东亚病夫,赢得过瘾”……
邹市明获胜
图片来源:界面
类似标题与观点,总是一次次提醒人们,原来“东亚病夫”的招牌和帽子从没有被真正甩掉,需要无止境的砸……这像是一种深入集体情感与记忆中的执念,却又分明是一种被想象出来的精神自虐。
相关研究考证早就澄清:西方世界确曾以“Sick Man”(病夫)来描述中国,但其描述,仅限于彼时清政府国力衰退和改革失败,而非国人的体质问题。相反,是国人自己,将“东亚病夫”与国民体质问题纠缠到了一起,换句话说,这像是一种国人自我想象出来的“民族耻辱”
《经济学人》刊登文章中对“sick man of Europe”词源的介绍,可见其指代的是衰落大国,在一定时期英国、德国、意大利都曾被称为“sick man of Europe”。
诡异的是,这一历史真相遭遇了社会近乎本能反应式的强烈质疑。也丝毫未妨碍继续有影视剧、文学不断强化这一标签,迎合并固化既有的情绪。
可见,真正的“东亚病夫”招牌,一直被一些人所珍藏着,随时可以拿出来踢一遍。这类人在心底始终未能走出充满“假想敌”的受害者心理,似乎扛着这块招牌,就可以使自己随时迸发出洗刷民族屈辱的斗志。
民族屈辱史当然不能轻易忘记,可总是纠结着历史中的受害者身份,无视自身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将外界的任何“刺激”都上升到有伤民族尊严的高度——这样的民族情感是否太过廉价?
图片来源:界面
而对虚幻的“东亚病夫”蔑称念念不忘的另一面,或许作为一种心理补偿,又有人习惯性进入一种自我陶醉之中:
“中国大桥建造速度,外国网友吓尿了!”“日本选手最强大脑现场被吓尿!”“你敢动我们中国人试试!帅气!霸气!扬眉吐气!”……
两者情感取向看似矛盾,其实都植根于共同的自卑和受害者心理之上。因为自卑,因为迟迟不能走出受害者的自我角色定位,所以,对于外界的任何不同声音与刺激,总是更容易敏感,更容易反应过度;同时也因为“缺什么补什么”的心理补偿需要,很容易放大自身的成绩,靠着在与“敌人”的对比中,实现“灭他人威风,长自己志气”。

平心而论,你看今天的中国,你觉得还像个东亚病夫么?不说别的,金牌数我们都可以不计较了,关注运动员颜值比关注金牌都多;在各类经济指标上,中国似乎经常在前面,你都懒得去数了;连富起来的老百姓,一去国外所到之处尽是爆买,无论什么肤色的服务员,看到你就条件反射地冒出一句口音各异的“你好”……
照理说,“东亚病夫”的牌子早该踢碎了,还老踢来踢去的有意思么?
如果说过去,百年屈辱史让不少人有一种“受害者心态”,那么今天,中国人该涵养出什么心态?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说过,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图片来源:mafengwo.com

今天的中国,是现代的中国,中国人,应该有现代国民的自信。他的力量,不只是拳脚之力、口舌之烈,而是一种胸怀气度与思辨能力。大家都知道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在今天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国民,也就是最有知识的国民。
什么是知识,它让你克服狭隘、免于愚昧、懂得理解、学会反思、明白尊重,它让人知道如何对待有别于自身的异域多元文化,并能以人类视角来认识本民族的坐标。
人格强大的国民,才真正担得起“大”国民。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任  然
 责编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