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娃的英语启蒙目标是什么》一文推送后,不少妈妈表示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中有一位妈妈很明确地说出了她的目标: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像我一样学的是哑巴英语。但同时这位妈妈有些发愁:我没办法让他用英语交流,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和她聊了聊,了解了一些孩子的情况。孩子现在四岁七个月,启蒙共五个月的时间。孩子以学习童谣为主,学会了几十首童谣(孩子很喜欢唱),海尼曼GK也学得差不多了,也接触了自然拼读和常见词,但是妈妈发现孩子不主动输出英语,学了那么多,怎么就不说呢?所以妈妈很迷茫,到底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让他说出来与人沟通呢?
而且孩子对于海尼曼和童谣虽然会读会唱了,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理解意思,妈妈也没有给孩子翻译过,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再来说说这位妈妈。这是一位非常好学的妈妈,“自身原因,口语不行,没有英语的环境”,依然努力抽时间学习口语,怕孩子重蹈覆辙,也会尽力给孩子说一些简单的亲子口语,但她发现实行起来实在太难了。
这位妈妈面临的情况,我想国内大多数妈妈都可能会遇到,也许都很关心这样的问题。
我和这位妈妈聊过后,梳理了一下思路,这位妈妈主要有两个问题:
1、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用英语交流,不再是哑巴英语?
2、孩子读了分级读物、唱了儿歌童谣,但是不完全理解,妈妈也没有给翻译过,该怎么办?
这位妈妈肯定了的确是有这两个疑惑,并希望我推荐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我想了想,我读过这么三本书,可以推荐给大家。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这本书是从老师的角度来写的,研究对象是在美国上幼儿园的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作者用非常仔细的观察和详尽的记录,描述了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第二语言英语的过程,并且给出了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的建议。
下面两本书是从家长的角度来写,如何养育双语宝宝。
7 Steps to 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
这本书提炼出七个步骤:
  1.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for Your Child's Bilingualism
  2. Making it Happen: Defining your Goals
  3. Becoming a Bilingual Coach
  4. Creating Your bilingual Action Plan
  5. Leaping over predictable Obstacles
  6. The Two Rs: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wo Languages
  7. Adapting to School: The Bilingual Child Goes to School
感兴趣的妈妈们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一步步是如何进行的。
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第一本书全部内容以及后两本书的多数内容着眼于身在美国的移民家庭,在英语环境中如何保持住自己的母语。但本书的第六章专门有一章的内容为Speaking the Language When it's Not Native to You ,这一章很值得大家看,具体分享了四个家庭是如何给孩子进行连父母也知之甚少的第二语言习得的。
下面我想结合这几本书中的观点,以及我的实践和观察,来试着给这位妈妈一些小小的建议。(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讨论。)
1、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用英语交流,不再是哑巴英语?
孩子四岁两个月开始启蒙,母语其实已经发展很好了,英语启蒙的时间也不算长。但是妈妈很焦虑,孩子怎么就不说英语啊?
如果妈妈能和孩子角色互换一下,就容易体会到孩子的心情了:我已经会说话了啊,会说母语,有什么需要和爸爸妈妈用母语说就行啊,和小朋友们玩也是母语就能说明白啊,和老师当然也是说母语啊。游乐场、超市、菜市场……我听到和使用的语言都是母语啊。是啊,我也可以唱英文儿歌,妈妈让我读我也能读。但我和别人对话时,没必要使用英文啊。我为什么要傻傻地绞尽脑汁憋一句英文,还说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小朋友和老师会不会以为我脑子不太正常啊?
互换一下,如果身处孩子的生活空间里,就会感到英语并不是刚需啊。不说英语,完全能生活地很好。
可能有妈妈说,我和孩子说亲子口语啊,“努力自己抽时间学口语,和孩子说一些简单的亲子口语”。对,这是个很好的环境创建,为孩子搭建了说英语的环境。
我曾经也写文章鼓励妈妈们用英语和孩子交流,我曾经也是把绘本中或者动画片中出现的能用到的口语,记下来。比如“Time to get up, sleephead.”“Wash up before breakfast.”能想起来时候,也会给孩子说几句。但我实在是啪啪打脸,没有每天坚持和孩子去说,今天想起来,今天说一句。明天起晚了,赶时间,也就忘了说。
而且和孩子说的时候,感觉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那么几句,完全没有母语的灵活变通和亲切。所以当这位妈妈说“实在太难了”,我深有感触。
再仔细回想,我的大部分都是祈使句或陈述句或感叹句啊,一旦使用疑问句,需要娃互动的时候,娃就有点懵。娃也许会记住动画片里的几个对话,会嘟嘟囔囔练习一样,重复去说。但这是练习,并不是真正的交流。如果他有什么需要,他一定会首选使用母语来向我表达,因为他知道我完全能听地懂啊。
所以我也是非常钦佩那些在国内的生活环境下,还能坚持和孩子用英语交流的妈妈,也非常希望能和这些妈妈交流一下心得。
对于像我一样和孩子用英语交流困难的妈妈来说,我觉得我们不应自责,更不应该焦虑。如果我们背负哪怕只是一丁点的压力来勉强自己用英语和孩子交流,孩子一定也是能感受到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丝丝焦虑。
我觉得妈妈们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随意就好,自己坚持用心学口语当然是好事,随意和孩子说说也是很不错的,但不要要求孩子立刻马上就有输出:给孩子搞出压力,一听见英语就头疼烦躁就是得不偿失了。
那怎么样刺激孩子的英语输出呢?
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英语交流成为孩子的刚需。就是说,不说英语就不行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老外交流。因为老外根本听不懂中文啊,孩子不说英语根本就不行。
如果有经济实力,给孩子报个靠谱外教的口语班是一种途径;给孩子报名国外游学的寒假或暑假短期的夏令营,真正亲身体验国外的语言环境,是一种途径;在大街上碰到老外,主动搭讪也是一种途径。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传的马云小时候主动结交外国小朋友及其父亲的故事《在澳大利亚纽卡斯的马云:记得当时是少年》,还没有读过的朋友可以去膜拜膜拜。
我这里提到主动搭讪,并不是说要把孩子自己推到前面。我估计我的大部分读者的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及以下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可能还是会害羞害怕有防御心理。我们自己不妨先上去用英文和老外随便聊聊,成为孩子可以模仿的榜样。也许孩子见多了,以后也会学着你的样子跟老外用英文交流。
但是,依然不要期望孩子在面对老外时,立刻就能用英语交流。
敲小黑板时间
One child, Two Languages一书中有详尽的描写:把英语非母语的孩子放在纯英文的环境中(幼儿园),孩子的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当只会说母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发现周围的人说的语言与他的母语不同的语言,他只有两个选择:继续说母语或者完全沉默。当他发现母语完全不奏效的时候,他就会进入沉默期,但是并不表示他停止了与人的交流,所以“非口头语言表达期”更为恰当,因为他会选择表情、神态、动作等各种来与人进行交流,比如吸引老师或同伴的注意力,请求其他人的帮助,表示抗议、表达自己不高兴等情绪,甚至是和同伴或老师开玩笑。
在这段沉默期期间,孩子并不会止步于仅仅用非口头语言来与人交流,他通常会通过“观察”和“演练”来学习新语言。孩子会对周围环境中的英语仔细看,仔细听,同时会小声轻轻地自己反复去说,练习某个发音(scoop scoop yucky scoop),练习某个句型(I want. I paper. I want paper),某些语法结构(I finished. I have finished. I am finished.)。
接下来的阶段是,孩子试着用英语输出,输出的是非常简短的“电报式语言”。比如老师问他:“What's that?”他会回答:“Car”仅此一词。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会继续补充一句:“a racing car.”通过这样方法,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除了“电报式语言”,孩子还会输出他经常听到经常练习的“公式化语言”。比如:
Oh yeah? 
Hey, what's going on here?
So what?
No fighting, now.
You wanna play?
It's my turn.
No fair.
How you do this?
What did you say?
I don't know.
…..
这些语言就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和母语为英语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说的话,英语非母语的孩子听得多了理解了,也会渐渐使用在自己与人的交流中。
当孩子积累的很多单词和有用的句子之后,就会进入语言运用阶段,也就意味着孩子能够“生产”自己的句子,并不是重复那些公式化的语句,虽然孩子的“生产”经常出错。比如有个孩子用Me来表示人称代词主语:“Me make. With my poppy.” 一个星期后,他同时使用“I”和“Me”来表示:“I want a drink. Me sick, me sick.”“Me's doctor.”一个半月后,他自己解决这种“矛盾”情况,不再使用me,只使用I:“I can see 'cuz I have cat's eyes.”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第二语言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希望妈妈们了解了大致阶段后,能够放平心态,不仅创造条件促进孩子产生强烈的语言需求,还要给孩子时间充分地去观察、演练、模仿、生产、出错、再生产……
2、孩子读了分级读物、唱了儿歌童谣,但是不完全理解,妈妈也没有给翻译过,该怎么办?
关于孩子对儿歌童谣不太理解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孩子不愿意听儿歌童谣磨耳朵,怎么办?》,里面提到了五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把不理解变成理解。
  • 寻找儿歌童谣的配套绘本
  • 寻找儿歌童谣的配套视频
  • 自己把儿歌童谣画出来
  • 互联网上寻找儿歌童谣对于的图片
  • 把儿歌童谣演出来
这些方法我都试过,对我娃来说都很有效。但是反思一下,这篇文章我写于2014年,现在我回头再看这篇,发现我和很多妈妈一样,刻意地避开母语,怕自己一使用母语就要扣上“逐字逐句”翻译的帽子,怕母语影响孩子的英语发展。
这三年的学习和实践,让我渐渐正视了母语的作用。母语发展地好,对第二语言是有促进作用。在孩子早期阶段,他通过母语发展出各种概念,也具备了很多词汇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能力。这些发展起来的概念、词汇量(理解能力)形成了他的认知框架,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这个世界,哪怕是用第二语言表达出来的世界,因为世界的本质是一样的,不依赖于哪种语言来表达。
有位美国老师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说母语时,是这么劝家长的:
Your role is to teach your children about the world, whereas my role is to teach them the English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understand about the world.
这位老师用这句话分清了家长和老师的不同任务: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形成概念,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孩子二语习得。(很遗憾的是,我们国内的妈妈们因为各种原因承担了不少老师的任务,但我们不要忘记家长的任务。)
所以孩子通过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使用哪种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母语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那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母语来帮助孩子来理解。
但不要把我的意思误解为我提倡家长“逐字逐句”去翻译分级读物或儿歌童谣。相比较“Translator”,我觉得“Interpreter”的角色更适合家长。Interpreter 演绎者(不是口译员):someone who performs a piece of music, a part in a play, etc. in a way that shows how they understand or feel about it 用各种方式(表情、动作、神态、表演、母语介绍大意等等)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演绎出来,来帮助孩子理解。孩子理解后,用英语输出只是语言形式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粗浅的见解。非常感谢这位妈妈对我的信任,促进了我的阅读、总结和思考。期待和更多妈妈们交流英语启蒙中的心得、体会、疑惑和喜悦,一路同行,共同进步。
美娃英语启蒙
转载/节选请后台回复“授权”

商务合作请联系QQ:83267047

微博:@美娃芬芳
长按右侧,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