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从来都不缺野心,大多数人却输在了坚持。
文/Lee,本文选自《你从未真正拼过》
因为职业的关系,接触了很多撰稿人。他们主业的标签已经足够亮眼:麦肯锡咨询、某著名律所律师、外企中高层……在这之外,他们也是知乎大V、豆瓣红人,他们出书办讲座做培训,忙得不亦乐乎。
每逢暑假,又要在电视上看到《还珠格格》了,猛然惊觉主演现在的身份都可以用A / B / C / D 来描述:
赵薇:演员/ 老板/ 导演
林心如:演员/ 老板/ 制片人
范冰冰:演员/ 制作人/ 投资人
他们,就是眼下层出不穷的“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斜杠青年”一词源于英文“slash”(/)。但斜杠青年不同于传统兼职,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
“典型性”斜杠青年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折腾。他们可能白天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下班回来经营公众号、当专栏作家、做网络教育的老师、担任健身教练……
他们“贩卖”兴趣、知识和经验,并且多是长时间积累所成,不可机械复制,难以被替代。
现代人越来越愿意为了知识与精神娱乐付费,这为斜杠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平台。
一年前,谁能想到Papi 酱,一个中戏导演系硕士,可以凭着业余拍摄搞笑吐槽小视频获得1 200 万的融资?
这或许是最坏的时代,但一定也是最好的时代——谁都可能拥有下一个“斜杠”。
1. 用兴趣赚钱,谁不想要?
为什么“斜杠青年”这么火?
显而易见的是,当一名斜杠青年,首先可以为你带来更好的“钱途”。在行、值乎、分答等付费问答产品都是斜杠青年知识变现的新途径。
但许多斜杠青年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冲着买家去的。他们可能是45 度角仰望星空的文艺青年,总有一肚子的“肿胀”要在豆瓣抒发;他们可能是心怀天下的热心前辈,愿意在知乎上回答诸如“被传销洗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问题;他们可能是段子顺口拈来的逗×,久而久之在微博上凝聚了不小的人气。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兴趣成为斜杠青年撬动地球的杠杆。有人愿意为你的兴趣“埋单”,难道不是件幸福的事?
2.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另一方面,拥有多重职业,会逼着你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规划,挖掘潜能。
大学期间,有人可以兼顾学习、社团、实习,也有人连基本的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后来你会发现,前者在各个领域都如鱼得水,而后者,一份工作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差在哪里?四个字:时间管理。
优秀的斜杠青年,需要在别人完成一份工作的时间内完成好几样工作,这种模式将会推动你更好地规划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资源——时间。
我发现朋友圈里优秀的自媒体人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早起,回微信很慢,很少发朋友圈,但是公众号总是更新得特别勤,而文章常常是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写的。
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那些牛×的人,会让优秀的特质像滚雪球一般良性循环。
一位撰稿人,常常白天收到我的微信,晚上10 点才能回复:刚开完会回到家。
而这时候更忙碌的一天才刚刚开始:推送自己的公众号,回复读者,做一场事先预约好的线上咨询……等过了12 点,我正准备去睡觉,他发来微信:接下来准备写给LinkedIn 的稿件。
周末,他香港深圳两头跑,忙讲座,忙线下咨询。
看到他,我常常自叹弗如地感慨:一名合格的斜杠青年,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要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无论天生抑或后天刻意培养,他们都具备这些素质:
  • 精力充沛。没有足够的精力,如何学习和拓展你的兴趣?
  • 渴望更好的自己。谁都渴望改变,但真正有所改变的人一定是内心对此极度渴望的。这个愿望有多强烈,就能推着你走多远。
  • 充满好奇心。大家都做公众号,你如何做出个人的卖点?对身边事保持思考与洞察力,才能从模仿到创造。
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自己,赶紧迈出“斜杠”的第一步吧!
3. 花在兴趣上的时间从来不是浪费
优秀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炼成的。但聪明的斜杠青年,一定是在对自己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所以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梳理现有资源,明确定位,提升技能——如同给主业做职业规划一样,副业也是需要规划的。
但是说起来容易,如何识别自己的技能呢?
有很多手机软件可以记录完成每件事情的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投资在各种兴趣爱好上的有效时间,通过对比效率,得出自己的特长与技能。
当一个项目累积到一定时间,你就可以考虑把技能变成变现的手段了。
比如,你发现一年过去了,你花在看电影上的时间是弹吉他的5 倍,这就意味着,比起某乐队吉他手,你更应该考虑做个影评人。
要是你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特别长也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还可以考虑去做游戏直播呢。
花在兴趣上的时间,从来都不是浪费。
我一个朋友看了十年篮球,NBA 明星的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转行做了某门户的篮球解说员,工资是以前的5 倍。
你肯定注意到了十年这个关键词——对,看球的人很多很多,但十年这个门槛决定了,能把看球真正转化成技能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找到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技能后,你要做的就是将它“养肥”,逐步创立自己的品牌(Personal Branding)。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知乎用户,从Nobody 到大V,经历了好几年的默默无闻。微信公号也是,从0 到10 万粉丝,有的人花去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天天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是且慢!现在的你,距离优秀只差了一个坚持。
这世上从来都不缺野心,大多数人却输在了坚持。
这里再补充一点:不仅有输入,更要有输出,例如通过写作检验自己的成果,或者在朋友面前“显摆”以鼓励自己。共勉。
█  关于本书
你从未真正拼过
全球第一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出品,跟大咖学精进,跑好职场第一棒。本书汇集诸多职场大咖的宝贵经验——你将看到里德·霍夫曼、徐小平、小川叔等人的精彩文章,从眼界、定位、人际、创业、个人成长和选择等方面,给职场新人分享高效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打通职场上升之门。

本文选《你从未真正拼过》领英著。
如需转载请保留本行及以上图书相关完整信息。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和天鹅君一起成长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鹅图书
为人生提供领跑世界的力量!唯有好书与成长!
点击下方图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