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刷微博时,看到一个写着“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居然育儿师一招就轻松制服”的视频。
里面内容是说一个六岁的男孩特别喜欢摔东西、打人,在家里只要稍有不如意,便掀翻桌椅,拿出刀子威胁家人,或者摔打各种东西。
在四分钟的视频里,育儿师将暴跳如雷的男孩强行抱到淘气椅上,让他在五分钟之内冷静情绪。

期间,男孩将淘气椅、计时器摔在地上,被育儿师再次按在椅子上之后,开始通过扯育儿师的头发、扯自己的头发、把自己的鞋袜脱下来光脚踩在地板上等方法进行反抗。
育儿师告诉男孩的妈妈,不用理会孩子的威胁,并要求妈妈严厉地告诉孩子打人、摔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
最后男孩看起来的确冷静多了,育儿师还让孩子主动拥抱妈妈。

孩子从暴怒到看似平静,育儿师的方法似乎很完满,而我却始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于是,我找来完整视频(2016年6月1日的《超级育儿师》)认真看了一遍,明白了不对劲的原因是什么。
不论是家人还是育儿师,面对孩子的过激行为,都缺少最关键的一步:共情。
所有人都希望在孩子表现出暴力行为时,能第一时间“灭火”。不论是育儿师表情严酷地按压着孩子的四肢,还是她希望通过淘气椅的惩罚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对的行为,亦或是奶奶通过瘙痒、给钱等方式与孩子谈判,以及爸爸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镇压”住孩子的怒气,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
看上去对于这个孩子,所有的极端行为都是“果”,而他得不到疏导的负面情绪才是“因”。
01
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
视频中,所有人都忘记了要“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的原则。
熊孩子并不是一天养成的,男孩为什么会用如此激烈的行为去表达自我,用恐吓、暴力去威胁家人?这个问题才是真正应该去探讨和关注。
育儿师认为,是家人没有一个严厉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但从视频展现的很多细节来看,真相并非如此。
比如,有一幕是男孩不想让妈妈刷牙,孩子一脸不高兴,用躲闪表达拒绝。
妈妈刚开始试图用“不刷牙长蛀牙”的说理和强迫性地肢体动作希望让孩子配合,失败之后愤怒地让孩子从卫生间“出去”。
这时候孩子的情绪进一步升级,开始大喊大叫,妈妈质问孩子:你发什么脾气呀?!孩子听都不听就要摔东西,育儿师见状蹲下来按住孩子的手,严厉地大声制止孩子:停!
整个过程,没有人给过孩子表达的任何机会。孩子为什么要拒绝刷牙?也许仅仅是孩子不喜欢牙刷在嘴里硬硬的感觉?也许孩子觉得自己大了不想再让妈妈帮忙刷牙,想自己来?也许他不想现在就刷牙,他还想再多玩一会?
一句“停!”并没有制止孩子的暴怒,却堵死了成人可以窥见孩子内心的机会。
我倒觉得,在这个时候,与其让孩子“停”,不如“听”孩子说。
而要想让孩子“说”,就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要理解孩子不愿意刷牙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不满。
但这些,我们在视频中都没有看到。每次孩子威胁家人时,我们似乎都能看到一个被习惯漠视的孤独小孩向家人声嘶力竭的呐喊:请看见我内心的需求!他似乎觉得只有那些暴力行为,才能让家人真正“看见”自己。
也许,长久的被忽视才是问题真正的源头吧。
要真正“看见”孩子,没有什么办法比共情来得更有效、更彻底。
共情可以修复与孩子断掉的感情链接。
孩子妈妈长期对孩子情绪无觉察与不沟通,孩子奶奶每次用哄骗、讲条件式的谈判方式,家人对孩子的过激行为只会命令式地说“你不要”、“你不许”……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被一次次的忽视,孩子与家人的“感情链”也在无数次的漠视中消磨殆尽。
没有了感情链,孩子自然也变得冷漠、残酷、暴力,越是不被看见,他越是只能通过激烈的行为“引起”家人的关注,甚至还模仿起奶奶谈判的手段,通过威胁达到目的。
因为不曾被接纳,视频中的男孩,和整个家人甚至所有外界都处于对峙的状态。或许只有当我们向孩子表达真诚的接纳时,才能与孩子的关系从对峙转为并肩同行。
02
共情并不是孩子负面情绪的灭火器
都知道说要跟娃“共情”,可真想做好,其实并不容易。
大部分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共情要先肯定孩子的情绪,通过为孩子的情绪命名,让他们学会识别情绪,感受到自己被接纳。
比如对孩子说:“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肯定很伤心”、“在幼儿园见不到妈妈,你肯定很难过”,但也有很多父母都抱怨说:为什么我肯定了他的情绪,他反而哭得更大声了呢?
其实,这或许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共情”的意义。
“共情”的目的是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基础上,为他们的情绪找到出口。如果我们错把共情当做灭火器,以能不能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来衡量共情的成败,则会让我们失去真诚的态度。
 “共情”需要我们真心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将其仅仅当做一种“手段”,一方面计算着孩子什么时候能停止哭闹,一边强迫自己进行虚假共情。也许你的表情、肢体语言早已出卖了你的真心,孩子定会有所察觉你在“说谎”,不能完完全全将自己的内心呈现在你的面前,情绪解决的不彻底,解决后续的问题也会处处设障。
当我们带着“让孩子尽快停止哭闹”的功利心,希望通过几句简简单单地情绪描述来熄灭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我们通常会因为着急而失去耐心,犯了共情不彻底,或者根本没共到点子上的错误。
事实上,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肯定,他们会因为感觉被接纳而毫无顾忌地释放情绪。所以哭得更猛烈,哭了很久,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我们首先要明白,哭闹是一种流动的情绪,它会来也会走,我们的接纳是引流,并不是“堵”。当我们认可了这一点,再遇到孩子哭闹,我们才能更加淡定的用陪伴作为回应,待孩子的情绪宣泄完之后,再来分析原因和寻求解决办法。
03
共情的语言多种多样
虽说,共情的确是个好方法,但其实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需要深厚的功力和颇有技巧的谈话方式,实实在在是个精细活。
我一个朋友就吐槽,每次和孩子共情,反反复复都是那几句:“妈妈知道你伤心了”、“你现在肯定很难过”,以至于孩子一听我说类似的话,就一边哭着一边大声反驳:别再说我伤心了!
的确,我们感觉对孩子接受是一回事,让这种接受被孩子感知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时候,我们只从书里学到了共情的皮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傻里傻气的“情绪复读机”。
实际上,空洞的共情,并不能将接受感传达到孩子那里。
比如,表达接受,不一定非要指出“我知道你难过”。我们也可以用非语言方式表达,比如表情、比如肢体。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抱一抱,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轻抚后背,握着孩子的手等等。
我们还可以用“被动倾听”表达接受。简单的一句哦、嗯,或者沉默,配合着一幅愿意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的表情,都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种鼓励式的沉默,将会促成孩子内在的成长时刻,引发孩子自发动手解决问题的意愿。
而如果当我们选择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接受时,我们一定要为孩子继续谈话抛出“敲门砖”或者“邀请”。在对孩子的回应中,尽量不包含自己的想法、判断,试图为孩子打开那扇开口说话的窗户。
“是么”、“真的么”、“我明白了”、“给我讲讲”、“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继续,我在听”等等,都是很好的敲门砖,可以鼓励孩子继续交谈。
当然,我们更可以用“积极倾听”来表达接受。在《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它还被称作破译孩子的情绪密码。
这种共情方式的根本原则是在真诚地接受孩子情绪的前提下,对孩子的情绪做出正确解读,即所谓的共到点上。它需要我们注意谈话中的步步深入,引发孩子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简单重复。
有一次放学接到潼潼,她气冲冲地跟我说:“妈妈,我再也不要跟小A做朋友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她!”
她说的小A其实是她在幼儿园班里非常好的小闺蜜,我想俩人估计闹不愉快了,便顺着她说:“潼潼不想跟小A做好朋友了,我想是有什么事儿她让你伤心了。”
潼潼的回答还是气鼓鼓的,“没错!我们今天在扮演区玩儿的时候,她一直在当医生,一直让我当病人,我很不高兴!”
看她的样子我其实心里觉得有点儿可爱又好笑,但嘴里还是说:“嗯,潼潼也想当一次医生,所以觉得有些委屈了。”
那个小孩儿的情绪似乎得到了疏解,她虽然还是有些不高兴,但语调已经放低了:“老师都说了,要轮流,可她就是不肯。”
“嗯,因为她不肯跟你轮流扮演,所以你以后都不想跟她一起玩儿了。”我这话其实有些在试探她现在的情绪。
果然,她有些犹豫。“其实她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轮着来扮演的,她今天可能有些不高兴。”瞧,她已经在给闺蜜找理由了。
“嗯,有可能是这样的。”我简单的应和着点点头。
“我明天要去跟她说,我们要是还要一起玩儿扮演游戏的话,一定要一人当一次医生才可以!”说到这儿,她已经全身放松下来了,我也坐在一旁悄悄笑了。
04
共情只是第一步,并不是我们能做的全部
共情的目的,是为了看见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
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认可他们的行为。只是当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内心需求之后,才能更好的“对症”处理。
所以,共情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之后,我们要引导孩子进入相对理性的说理环节,接下来还要为孩子做一次展望或者启发孩子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如果仅仅停留在共情上,会夸大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变得自怜而越发脆弱。
关于这一点,《妈妈是超人》中的霍思燕在面对嗯哼突然大哭时,做出了教科书般的应对,让我们不禁为这个既会共情,又能将“道理”讲到嗯哼心坎里的高情商妈妈点赞。

视频中的嗯哼因为踩到玩具而突然哭起来,霍思燕第一时间蹲下来一边拥抱嗯哼,一边肯定着他的情绪:“太疼了,太疼了,这么尖的玩具踩到肯定会疼啊!”
妈妈温柔的摸头、吹一吹已经开始让嗯哼的情绪稍稍降温,他的哭声渐渐小起来。
而在共情的同时,霍思燕也没忘了说理:
“不能因为生气就乱扔玩具,否则还会不小心再一次踩到或者妈妈也会踩到。如果再碰到这样危险东西,一定要拿给妈妈或者老师,扔在垃圾桶或者放在高的地方。”
当然,聪明如霍思燕,在说理时又依然穿插着共情:“如果妈妈踩到了,就会感受到你同样的痛苦。”
说着,还自己轻轻踩了一下玩具,再次肯定了嗯哼刚才的情绪:“真的太疼了,完全能体会到你刚才那么痛。”
嗯哼的情绪马上有了转变,一方面是得到了足够的安抚,再加上小暖男看到妈妈也被扎疼了,自己立刻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妈妈,你赶快把玩具拿开吧!”
从共情到说理,通过调动孩子的同理心,帮忙孩子平复情绪,最终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霍思燕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共情的魔力,也为我们展现了父母作为一个帮助者,是如何激发出孩子自发解决问题的潜能。这样的挫折,对于嗯哼来说也是一次小小的成长。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共情和倾听,都能立刻解决问题,我们终究不能把它当作一秒见效的魔法,在日积月累中它才会更有力量。
相信吧,我们与孩子的一次触及心灵的谈话,会为他们种下一枚种子,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之后,他们会因为之前的接纳与信任,而生发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量。
更有可能的是,我们的共情和倾听,只是让孩子接受一个他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不论好坏都会被接纳,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
就像我们成年人,遇到困难和烦心事,希望能找个人倾诉一下、发发牢骚一般,待到情绪风暴过后,孩子们的人生又是一片雨后彩虹。
对于这些小人儿们来说,若是有了父母的理解、接纳与信任的加持,他们的内心也才会越发勇敢与笃定。
与孩子共情,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放在孩子星球里走一遭,去体会他们的心情。
与孩子共情,要去做世界上最深情的旁观者,即使孩子在情绪风暴里快失去控制,他们心里仍坚定相信,我们永远都会用接纳的姿态跟他们站在一起。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