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O ONLINE MEETUP
读书忌讳,只有吸收没有产出。
我们一年读多少书呢?
10本?20本?50本?
如果一年读不到10本
又没有其他学习进修的管道
实在是一件可惜和恐怖的事情
意味着离开学校,就逐渐停止了学习
与千万个好的想法和点子告别
你的孩子爱看书吗?
ta是否思维活跃,见识广博?‍‍‍‍‍
是否拥有较多且丰富的词汇?
是否对世界充满热情,充满了好奇心?
是否能理解老师的话,是否能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是否有自己的兴趣领域,并持久的专注于自己的喜好?

工作太忙、事情太多
真的没时间陪孩子读书
那如何做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陪同孩子读书,你真的知道怎么读吗?
你知道怎么向孩子发问

和如何引导孩子向你发问吗?
……
谁可以认真地好好地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非他莫属了
1
他一个人就是一整座图书馆的规模
薛良凯,曾任台湾最大的城邦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诚品书店的事业部营运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目前是普拉爵文创的创办人。
他连续两年替台湾最权威的图书馆选书。累积超过350场顾问经验、开课超过3,000堂、200多家企业授课经验。
《创意就是这么好玩》作者
知名广告人、女作家李欣频这样推荐他:他是台湾大学EMBA班的创意老师,是我的古埃及文老师,是我认为知识厚度几乎达到李敖等级的超级博学派。他一个人就是一整座图书馆的规模,最高一天可读“四十多本书”。
2
你真正搞懂了自己的小孩吗?
薛良凯是两个男孩的爸爸,一个14岁,一个4岁。尽管他工作非常忙碌,从不忘记和孩子的阅读时间。从0岁到14岁,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里,薛老师深深的领悟到“搞懂自己的小孩太重要了。
4岁的小米还不太识字,以图画书居多。于是他给小米选择了画面比较清楚,容易理解的书本。薛良凯解释,清楚的意思是一只猫至少要长得像只猫而不是狐狸。
14的哥哥处于我行我素的阶段,薛良凯挑选了一本《你管别人怎么想》,作者理查德·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他小时候也是一个家人无法管制的孩子。作为爸爸的薛良凯和哥哥说:看哦,也有人和他一样可以“不听话”,但他背后努力的地方特别酷。不是学霸却比学霸还厉害。
薛良凯对孩子的要求是,成绩未必是最好,但必须在批判思考上赢过别人。
他说: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你必须认识自己的孩子,基于对性格和发展的认识去选择发展,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建议,包括了解他有没有偏好、习惯、嗜好,最近喜欢什么事……
这就像带着孩子找一匹马,试着扶他上马,再牵着他一程。之后就看他自己怎么跑了。规则的界限是要知道孩子的能力在哪边。
✪ 他指出了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特点:
 三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中,没办法很清楚的表达自己想法,也难以独自说出书中的故事。这时候的孩子学习力强,需要靠父母的帮助,才能慢慢走向独立阅读之路。
 五到八岁是孩子自主阅读的起点,这个阶段从图像的阅读,慢慢进步到文字的阅读,从父母的伴读到自主性阅读,对孩子来说,他开始能自己吸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八到十三岁,学习之外的知识补充,你如何让孩子将独立阅读变成习惯是家长的功力了。
在行动中“懂得”比“爱”更有力量。
有数据统计中国的大学生们较少阅读有想象力的书籍,较少阅读有国际视野的书籍,较少阅读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 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无比重要,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想象力、记忆力……
3
引导孩子读书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一项调查显示
全球顶尖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处
他们非常喜欢阅读
企业高管CEO们平均每月读4-5本书‍‍‍‍‍‍
一年60本以上
薛良凯在一次工作坊中遇到了一位家长,家长说:我的孩子把家里的书都看完了,三国、水浒、西游都看完了,老师建议再给孩子看什么书?
薛良凯问:孩子看完之后,产出了什么?
家长答:“没有,就是喜欢看”。
“读书忌讳——只有吸收没有产出。根本没有去批判思考:‍‍‍‍到底对我人格发展起到了什么具体作用?可以帮助我获得什么不同的体验?”‍‍‍‍
“我建议家长陪着孩子再一起读,有启发性的读。(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笔记)”
书是值得反复读的,不同的时间,不一样的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把所看的内容输出,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所在。
和别人讲这个故事是输出,记读书笔记是输出,哪怕是画一副书里的插画都是输出。
薛老师将带领你一起,学习用图像思维等方式,帮助引导孩子进行知识的输出。
右脑思维
niwo线下工作坊中的薛老师
*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太认字,需要大量的图片辅助,大部分还停留在读绘本阶段。小的孩子比较喜欢简单可爱的设计。这个Reading log是按照月来的变化有不同的图形,八月是铅笔,九月是苹果,十月是玉米糖,十一月是南瓜。
*也有的Reading log可以给自己读的书评分,并且记录每天读的分钟数。

*这个Reading log可以评分,而且还可以颁发彩色的奖状以示奖励。
4
你知道怎么建立孩子的读书习惯吗?

国外的孩子很会主动读书,国内的孩子比较被动。差距在——习惯。
外国的孩子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像喝水像看电影。但国内很多家长容易把读了多少书当成任务和作业。读书不是任务,是习惯。
为什么我们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缺少系统的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
➁ 家长自己有没有这个习惯?
 诱惑太多。
看电视、看卡通和看书到底哪个事情更对,更重要?家长必须做出这个抉择。薛良凯说,动画还是以消遣为主,真正学到的很少。把诱惑减低,在家里多做减法。
这次,博学派的他
带着经过实战检验的
『引导与启发,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奥秘』
来到了niwo课堂
真诚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
让我们的孩子会读书、会思考
4节系统视频课程,每周更新一次
1个月不间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4次课后作业,加深消化理解
1次
线上互动,与
专家面对面
6个月反复回听,长期指导陪伴
目标人群
 妈妈、爸爸、长辈、阿姨……
关心孩子成长的家人(适合阖家学习)
⁕ 教育相关工作者
课程亮点
言行合一的阅读、创意大师、模范爸爸授课
⁕ 增进亲子感情。帮助亲子间投入的参与,增进感情,还可以让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和情绪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 增加孩子说话、观察、互动和思维能力。藉由听、想、说这些重复行为,不断从书中领略与体会复杂的意念,语言与文字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 宝贵经验传承。阅读,知识与传承一次到位,没有比这个投报更高的工作了!
课程内容
❶ 课表 :
CourseSubjectDate
1
初期孩子的表现差异,是由父母决定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多重要
5月31日 | 周三
2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创造孩子的阅读环境
6月7日 | 周三
3
亲子伴读与亲子共读
从图片、图像慢慢进入文字
伴读和阅读最重要的五件事
6月14日 | 周三
4
用阅读训练孩子的想象、思考、语文能力
学习怎么听故事/当个听众
学习怎么说故事/当个讲者
培养孩子阅读+想象+思考能
6月21日  | 周三
5咨询式答疑课堂
定期组织
具体课程:
Course1 
初期孩子的表现差异,是由父母决定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多重要?
阅读扎根,订定家中阅读「国策」
5月31日
  • 用自己的观察,替孩子列一份书单

  • 自己先看过,才给孩子看
  • 一本接一本,看完再下一本
  • 自己也要爱读书
Course2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样学样,没样照样
创造孩子的阅读环境
6月7日 
  • 有孩子自己的书柜
  • 排定读书时间表
  • 用上玩偶和道具另一半的角色支持
  • 孩子的阅读规矩
Course3
亲子伴读与亲子共读
从图片、图像慢慢进入文字
伴读和阅读最重要的五件事
6月14日 
  • 亲子一起读绘本
  • 亲子一起读故事
  • 亲子一起看历史书
  • 亲子一起看科普书
  • 亲子一起读小说
Course4
用阅读训练孩子的想象、思考、语文能力
学习怎么听故事/当个听众
学习怎么说故事/当个讲者
培养孩子阅读+想象+思考能力
6月21日 
  • 电视、电影、阅读的混搭
  • 不断阅读同一本书
  • 善用名人
  • 一起写书、做书
  • 系列阅读的趣味
  • 逛书店买书
Course5
咨询式答疑课堂
时间:定期组织
美国女作家Emilie Buchwald说
“Children are made readers on the laps of their parents.”
孩子是在家长的腿上成长为读者的
读书是为了觉知
费用&报名
· 费用 · 
580RMB
有疑问,找小管家
微信咨询:niwo小管家乐乐
(微信ID:niwolama)
咨询电话
400-030-3975
报名须知:
*课程购买后不设退款,未开课程可免费更换同价值课程一次,已开课程不设退换。
孩子,将会有哪些改变
如赫尔曼·黑塞说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
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我们将通过有效的亲子阅读的方法
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不被破坏的想象力、创造力
良好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优秀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
六一快乐!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