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抖音、快手上“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的大势,95后的圆圆还是在微博和朋友圈的轰炸中入坑了!
在动画弹幕中比年龄、收集佩奇一家贴纸(“救活”了一批卖盗版贴纸的)、表情包被乔治猪爸爸刷新、大街上看见佩奇同款相互确认眼神……
放眼望去,被带跑偏的不只是爱上佩奇一家的儿童家长,还有小猪佩奇一起上#热搜#的各路明星(分不清谁蹭谁热点)。更甚者,主流媒体和官方机构也开起了小佩奇的玩笑。
明明一开始,《小猪佩奇》只是那么单纯的、主要面向2-6岁儿童的家庭向英国动画。“大家好我是佩奇,这是我的弟弟乔治,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猪叫)。”
当小猪佩奇不再只是儿童的专属明星,它作为一个动画IP突破了原本圈层的限制,化身当下大众视野的流行符号代表,拥有了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
自2015年eOne(Entertainment One)从原制作公司ABD(Astley Baker Davies)手上收购该品牌85%的特许经营权,小猪佩奇就成为该公司家庭娱乐业务的“Evergreen”,每年贡献超10亿美元销售额。(公司发行代表作:《爱乐之城》《神奇队长》等)
来源:eOne2017财年财报
注:据2016、2017财年年报制。
在这一路火花带闪电中,动画播映权获利是其次,最主要的是IP授权、衍生品开发及全球营销。包括优衣库、耐克借势的联名产品、正版授权的主题玩具、零食、图书、文具等随处可见,强烈的视觉冲击将我们培养成了直接或潜在的消费者(即使动画压根一集都没看过)
注:据公开资料不完全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心日报等数家媒体都指摘出默林娱乐中国区总经理在第二届中国旅游IP高峰论坛的透露,称计划2019年在上海、北京推出小猪佩奇主题乐园。
跟迪士尼成功的超级IP抢流量?只怕四岁的小佩奇有了强视觉辨识力和社交参与感远不够,还需要从目前的快餐式“膨胀”中等等时间,积累情感、沉淀价值。
我们的兴趣总是来时蝗虫过境,去时寸草不生。上一个入坑的表情包很少用了,上一个喜欢的人有点点模糊了,满屏的“社会人”反而没什么个性了,前天贴上的小猪佩奇洗澡冲掉了……
现在和朋友们还会过儿童节,成人儿童节。管他什么媒体议程设置、资本推波助澜、商品消费符号,也哪有这么多人“身份认知误差”“逃避成长压力”“娱乐就得致死”。生活的小乐趣,别的时候还是大人啊。
毕竟,下面才是真正的回忆杀。
其实,也期待大人眼中佩奇的成长,就像豹哥身上青龙纹身间多的那只米老鼠,给“社会人”们带来再次惊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