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别战争,还是性骚扰?
文/西门看刀
最近有两张与战争有关的老照片登上了新闻,一是脸书(Facebook)在舆论要求下,将1972年越南女童潘氏金福裸身逃命的越战经典照恢复张贴。另一则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象征画面「水手当街亲吻护士」,因女主角佛瑞德曼(Greta Zimmer Friedman)病逝,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
佛瑞德曼是于上周四(9月8日)病逝于维吉尼亚州,享寿92岁。

这张极具知名度的照片摄于1945年8月14日,地点是纽约时报广场,照片中年方21岁丶因身上制服而被误认是护士的牙科助理佛瑞德曼,当众被一名水手压弯了身子热吻,背景则是满街庆祝日本投降的群众。
这张照片稍后刊登于美国《生活》(Life)杂志,成为象征二战结束的知名画面。
佛瑞德曼曾于2005年前往美国国会图书馆退伍军人历史计画描述当天的情况:她听说战争结束,便前往办公室附近的时报广场一探究竟,突然被一名水手拦腰搂住与热吻。该吻出自于狂喜,因为该名水手太高兴他不必重返太平洋面对死亡。《生活》杂志摄影记者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在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录下这个流传后世的经典画面。

由于艾森斯塔特并未拍到两人的正面,纽约时报说,多年来至少有3名女性和11名男性自称是照片主角。即使佛瑞德曼,也是到1960年代才知道有这张照片,然后致函《生活》杂志,表明自己是影中人,但《生活》杂志当时已指认他人为女主角。
1980年,《生活》杂志重刊此照,再度引发男女主角真实身分大论战。特别是男主角,竟有11人来「认领」,直到海军战争学院以3D脸部扫描科技证实,来自罗德岛州的门多萨(George Mendonsa)就是影中人。
坦白说,后来的3D脸部扫描技术和本人证词,是否就能做准,我存疑,换言之,我不认为门多萨和佛瑞德曼就是男女主角,我只是好奇,在大家找「影中人」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站出来?我假设大家都在那个时刻的时报广场上接吻,也没说谎,那么11个男的和3个女的去接吻……那是怎样的画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近年来有另一股声浪就认为,该照根本是公然性骚扰。2012年网友在推动性别平权的网站《木箱与红丝带》(Crates and Ribbons)发表文章抨击这张照片根本一点也不浪漫,就现代观点来看根本是性骚扰,因为男女是陌生人,男的女朋友(之后两人结婚)拍照时也在旁边。
2014年时,就连《生活》杂志的母公司,《时代》(Time)都表示,「许多人认为这张照片比较像是公然性骚扰,而不是庆祝终战。」
我相信即使在比较开放的1980年代,这样的行为至少也是属于性骚扰的边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出来抢着喊「那人就是我」,深怕别人不知?有谁能忍受自己的爱人在大庭广众前抱着(或被)陌生人狂吻,来庆祝战争结束?(毕竟,如果真是性骚扰,应该是躲起来再说。)
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大家都想出名,而出名的另一面就是:掌握话语权。如果我是那影中人,我就掌握了解释现场(历史)的权利。
这行为当然不可取。只是,二战结束已超过70年了,时间冲淡了一切,再去计较这是否属于性骚扰也没太大意义,重点是,对于战争,我们不希望「吻别」(还有可能再回来),而是让战争彻底向我们「诀别」,别再回到这世界。
延伸阅读(可点击以下蓝字):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