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加风系列(185
每到选举 亲戚就多了
时事评论员:汉加
加拿大联邦大选,除了候选人本身素质要过关以外,常离不了二件事:人和钱。钱指募款、政治献金;人指义工团队、热心支持者。只有聚集起足够的人气和金钱,才能堆砌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映衬配合天时、地利,指向最终的选举结果----选票。
最近,各个政党领袖、元帅纷纷来到温哥华采集人气、笑纳献金、握手合影拜山头;各路助选义工,翻箱倒书袋、查找历史渊源,都想和各族裔选民攀亲戚,增加些好感、亲近度。

作为华裔,来看看我们同各党的亲戚链:
  • 先看保守党: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国会议员郑天华(Douglas Jung)出自联邦保守党;1961年初,中加两国开始谈判第一个长期粮食贸易协议。中加小麦贸易意味中国恢复了与西方贸易的关系,开启了重返西方市场的历程,当时主政的是保守党总理John Diefenbaker;为1885年由保守党政府施行的人头税及随后的排华法案,向华裔社群道歉,说“Sorry”的,是总理哈珀;上台执政快10年,哈珀二次访华,放松了2006年刚登基时的扑克脸;2015年3月,加中互给了十年访问免签证;
  • 书写在历史上,联邦自由党和华裔亲密互动的“丰功伟绩”也不少:1970年10月13日,杜鲁多为总理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冲破美国的封锁禁令,加中正式建交,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和后继的马田总理时代,派了许多商贸友好代表团访问中国。克雷蒂安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曾于1994年、1996年、1998年和2001年4次率团访华。
    然而2005年11月底马田政府因在“赞助广告宣传计划”中存在贪污和滥用公款行为,成为了1979年以来加拿大国会历史上首位因不信任动议下台的总理。在下台前夕,当时的内阁部长陈卓瑜代表政府同全加华人团体联合会(华联会)签署了一项平反“人头税”的原则性协议。自由党政府因担心“会引发无休止的赔偿诉讼”,拒绝就历史上的人头税向华人做出“正式道歉”。自由党政府的“不道歉”立场在华人社区引发极大争议。平权会组织抗议示威,每到选举时候,还时不时拿此话题出来说事。
    2015年是加中建交45周年暨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纪念的时候,请也不要忘了饮水思源;
  • 在加拿大政坛上,一直没有执掌过组阁权柄的新民主党和华裔的关系,部分是通过夫人路线来体现:比如前党魁林顿的夫人邹至蕙,是来自香港的移民。因为妻子的关系,林顿能说简单粤语,且经常用粤语向华人社区宣传;国会议员朱利民夫人也是华人;温哥华Kingsway选区的国会议员戴伟思,在国会议员中第一个聘请了来自大陆的助理,提出了加中互相开放十年签的动议。“新民主党与华人的关系互动一向良好,关注草根”;
  • 绿党中,也出现了不少华裔候选人的身影。

其实,不管哪个党上台,为加拿大自身的利益考量,加中关系升温,双边贸易日益频繁或将是主旋律。未来加中关系的走向,应该是积极的。只要华裔选民积极投票,大选不会影响加中关系,但会影响移民政策的走向。
通过多种渠道的大声呼吁,华裔候选人数的增加,加国华裔对本地政治漠不关心已经慢慢地有所改变:有相当多的华裔选民对选情有所了解,能准确说出参选政党和候选人,知道投票程序与日期,明白候选人诉求和参选党政纲。各种募款晚宴,华裔的身影,也不落人后,有时一掷千金的作派,还相当豪爽。


通过先募款,来维持加拿大竞选体制的运作,增加了民众和政党互动的趣味性:一般来说,钱往外掏出去的越多,对支持政党的关注度就越大。当然也不排除双向或多边押注的,反正谁也不得罪;谁上台都能左右逢源。
至于小老百姓,不管哪个政党登堂拜相,也仍然是颗基层的小石子,希冀向往着一份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安安的小日子。只是在选举的那些日子,在各路大佬鞠躬拜票、殷勤托付的笑容里,暂时释放些平时劳苦时心中集聚的郁闷气。

尽管心里知道这些突然跑出来,翘着大舌头,说着“你好”中文的西人权贵亲戚是在逢场作戏,但游戏规则还是华裔选民手上的票源实力。不管反对、还是支持,甚至出门投张无效的空白票,也比保持沉默、漠然无视好许多。
千万不要忘了去投票呵!尽管2015年投票站还没有开门,但是选民已经可以去任何一个加拿大选举委员会的办公室去投票。

此文刊发于2015年8月22日《大华商报》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读者服务热线:604-930-7888
声明:汉加风平台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文章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票建议或暗示。选民请自我判断,独立思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