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加风系列(164
华裔团结目前只是梦
作者:汉加
321,笔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去听某栋lease租客控诉。这是一栋租赁权lease holder)为期99年的公寓,房龄已有40多年了。
跟一般物业业主不同,租赁权拥有者没有土地权,只是向大业主租赁土地,拥有土地上的建筑物。业主最近突然收到公寓的大业主通知,每户平均需要负担2万多元的维修费用,分10个月缴清。因是租赁权公寓,现行法律并无规定,可成立业主委员会。大业主没有详列各项支出分类。各位房主也不清楚,整个过程是否经过公开招标、有无市场竞标等细节,收费原因不透明。
租赁地权物业在购买时房价比较便宜,入住者大多是不太富裕的华裔退休老人,英文不够好,养老金有限。10多年前,每一房单元为17万;5年前,每一房单元为15万;目前有房主挂牌卖12万,但挂了一年多,没卖掉。笔者上网查了该地址的最新挂牌价,114千加币2万多元的维修费,加上公寓管理费,一下子每月要交出2千多元,对于退休人士,实在有点难以负担。
有业主反映,2013年时,大业主曾收取维修露台及水管费用几千块。这次说要收取粉刷露台、门窗、墙体、防水等共六个维修项目。业主认为,露台的围栏,看上还很新,不知为何又要再次油漆。
有位林女士过去住在素里,中风后才搬来这里居住。因为此地靠近公众市场,无任是看病还是买菜均很方便。买房时,并不太清楚lease公寓会有如此多手尾,懵懵懂懂买下,结果现在苦不堪言。这些退休老人的境遇很悲情,对吗?

新闻发布会的召集人为列治文市议员区泽光。明明事关省府的责任,区泽光不推诿,主动联系传媒,希望借助于传媒的力量,对解决社区百姓的困难及推动省府立法,能有帮助。笔者在大温做记者10多年,耳旁听多了各级政府官员说,这不关我的事,属于省里、市里的管辖范畴;互相之间踢皮球。可区泽光认为,如果他简单地一推了事,让这些有困难,希望得到帮助、英文又不够好的老人家再四处摸索求助,很不方便。区泽光的热心肠让人感动。
汉加风平台
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一种现象:全楼有50余户住家,到场开控诉会的约5家,10%都不到。个人业主代表谭先生为临时召集人。他来自香港,在香港时做过进出口文书。移民加拿大后因英文不够好,找不到白领工。最后在列治文机场,干了足足25年洗碗工,才退休。这次他热心联络各方,包括区泽光议员。在开记者会之前,他和多位住家确认,希望大家均能出席。可有数户人家,明明事先承诺,会出现,然而当谭先生在321号再联系时,统统不再接电话,人也不出现。
有些业主顾虑重重,想法多多。当初是因为不知情,才买入。如果因为向媒体曝光,以后房子更难卖掉,接手的下家也会没有。这不由让人想起上海浦东发生过二栋高楼倾斜,成为“楼亲亲”之事:维权者秦女士向媒体曝光后被人骂:租客跑掉了、过往房价一直被看涨的小区吓跑了不少潜在购房者。
秦女士总结经验,她以后遇事会选择低调处理,绝不声张。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万事跟着大伙后面,才安全保险。
华裔为了自个的事都不想出来维权、讨说法,积极争取,在这次leasehold事上再次得到了体现。这令人想起了前不久争取中国的十年免签的请愿过程。过去一两年去签一次,现在要10年才签一次。有人担心中国的签证中心会大幅亏损;有观点认为,“如此在意回去签证的问题,那为什么当初要入籍呢?”更有观点认为:世界各地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为何一定要去中国呐?这些言论,不是在私底下悄悄谈论,而是当96.1中文电台,讨论十年签议题时,不少听众公开打电话进去表明的态度。这些话让来自台湾的电台主持人,很是惊奇:本以为洋侨领戴伟思(Don Davies)出面争取十年免签证,会让原居地是大陆的民众感到欢欣鼓舞,可为何还有这么多的异议?更有一些基于党派立场的为反对而反对呢?

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推石头上山的壮士西西弗斯(希腊语:Σίσυφος)。这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一个人,没有帮手,没有朋友。但他每天还是奋力地往山上推着石头。这个故事在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笔下,演绎成了生命悲剧,认为西西弗斯会在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慢慢消耗殆尽生命力。
结果如何呢?西西弗斯在这种孤独、绝望的过程中悟出了生命的新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庞然的动感;他与巨石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在推石中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变得比他推动的巨石还要坚硬。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磨砺锻炼一名勇士的意志。西西弗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当他的心变得平静且安宁,再也感觉不到任何苦难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所以,光去抱怨华裔的种种顾虑、不团结是消极的。对于族裔的民族性----“华裔目前是不可能团结一致的”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以更宽阔的胸襟去坦然面对种种的争议、纷争。遇到艰难和困惑时,不用急于去辩论、去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且独自埋头先去苦干,慢慢积聚力量、以实干带动更多的同行者,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升华、灵魂的救赎。唯有自己才能创造把握自我的命运、进而蔑视命运,就算只有一个人,也可以站出来为租赁房(leasehold)去呼吁奔走,修改立法。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参考资料:
1西西弗斯神话的隐喻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643686

延伸阅读:上海浦东“楼亲亲”事件---业主曝光小区楼房倾斜致房价下跌 遭邻居指责
(信源:腾讯新闻)
如果秦女士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些什么,也许她在发现两栋楼“倾斜”触碰之后,会选择低调处理,绝不声张。然而时光无法倒流,在上海浦东新区心圆西苑小区17、18号楼成为“楼亲亲”之后的短短20余天时间里,连锁反应还是如同多米诺骨牌,接二连三地发生。
房价迅速下跌、租户陆续撤离、业主焦虑不安……房子,作为当下人们生存的重心,它的丝毫变动,即使政府方面给出了楼体安全的检测结果,但仅仅是视觉上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也足以成为一根沉重的稻草,导致整个“生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失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楼亲亲”就像是一个隐喻,它似乎告诉我们,重心建立在房子上的生存状态,格外脆弱。
意外
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最复杂的一件大事。

楼顶仍“挤在一起”。

12月5日下午,有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心圆西苑小区,准备切割楼顶“挤在一起”的部分——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不过,部分居民不同意,切割工作没能进行。

小区开发商为上海心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所派代表陈彤准备挨家挨户征询意见,让业主投票决定是否同意。昨日,这项工作已经启动。

切割破损的女儿墙是居民代表此前提出的诉求之一。11月28日,业主代表到浦东新区信访办提交了20多条关于房屋质量的疑虑,其中要求先把挤在一起的女儿墙分开,然后再进行检测。12月4日,业主代表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

“楼亲亲”的善后处理之复杂,远超出修缮本身。
最先发现“楼顶挤在一起”的是秦女士和爱人曹先生,但此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超出他们的预判,特别是事件“传出去”后房价下跌、租客退租,有业主指责她“不该这样”时,秦女士十分懊恼。为此曾跑到爱人的厂里大发脾气:“要不是你把媒体找来也不会成这样。”
可是,曹先生也很委屈,他认为只有这样,事情才能被重视。其实,秦女士,还有其他业主,最初也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促成问题解决。每当有外地媒体和央媒赶来,邻居总是把记者领到秦女士家里。在记者出示证件时,秦女士一边拍下来一边说,“不管你是真记者假记者,能把老百姓的心声传递出去就行。”
那时候,秦女士无形中成为了业主代表,她当时的感受是:大家都担心房子安全,自己维护权益,也能帮到大家的话,有种很光荣的感觉。

然而,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最复杂的大事。

动迁
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房子曾经被秦女士看作是下半生的希望。她是外来媳妇,二十多年前随前夫来到上海。动迁之前,她名下没有房子,租房居住。她曾说,这套房子让她后半辈子“充满阳光”。

她不清楚自己将来的养老金有多少,在她的规划里,这套房子被用于“以房养老”,或者将来把房子卖掉,拿一部分钱回祖籍安徽买个房子,剩下的存在银行里攒利息。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人买了只鸡蛋,开始打算鸡生蛋、蛋生鸡地滚动发展,最后达成期待的财富状态。

可是现在,她不确定靠这套房子还能不能实现她的美好规划。

秦女士和不少邻居此前都是川沙新镇黄楼地区赵行村的村民。据上海当地媒体2010年前后的报道,赵行村及其他3个村子在等待十几年后开始动迁,村址上将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涉及到的动迁居民,经过两年左右的过渡后,大都搬进了心圆西苑及附近几个动迁房小区。

赵行村的村址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工地,居民王先生半个月前曾骑着电动车进去逛了一圈。凭借一座没拆掉、现为建设指挥部的厂房,他大概辨认出了自己老家的位置,那里在建一座“看不出是什么”的建筑,但他知道,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心圆西苑小区距未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仅两三公里,这几年价格不断增长,“楼亲亲”事发前房屋均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一些业主预测,迪士尼开园后房价还会上涨。此外,小区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因此也吸引了在附近的张江工业园区、浦东机场等区域工作的租客。

业主小范曾说起,朋友羡慕她所住小区的漂亮,“不像是动迁小区”。一位从动迁户那里买了房子的外地人说,选择这套房子是因为小区道路宽、楼布局合理、采光好、小区绿化好。而此次“出事”的17、18号楼,也被17号楼的几位业主认为“视野最好”。

退租
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然而,令业主们满心欢喜的17、18号楼,如今变成了众人皆知的“楼亲亲”,连锁反应即刻出现。

得知消息的租户开始退租。11月24、25日,政府委托检测机构先后两次检测,并于25日晚发布了检测结果:楼体沉降和倾斜都在容许范围内,居民楼安全可住。“挤”在一起的是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因设计建造时未留足减震伸缩缝,楼下裂缝是散土坡自然沉降所致,都不影响主体结构。

检测结果并未平息事态,退租现象不断。
肖女士是秦女士的邻居,与丈夫来沪多年,3个月前搬来心圆西苑租住,还特意简装了房子,买了家具。他们之前租的房子虽是精装修,可不是这儿坏就是那儿坏,俩人算了一笔账,租套便宜点的毛坯房,自己装修、买些家具,一年下来和租精装房的租金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屋里都是自己挑选的东西,不管在外面工作多累,回来能有家的感觉。
检测结果公布出来后,肖女士和丈夫犹犹豫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搬走。而在他们犹豫的短短几天里,业主唐先生的租户小童夫妇搬走了,同一栋楼的小孙也搬走了。小孙搬家后,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增加了半小时,他说自己其实并不担心,但是远在江苏的妈妈听到“楼亲亲”的消息后“吓得睡不着觉”,坚持让他搬家。

小孙是个工科男,梦想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上海的高房价让他和家人都倾向将来到南京等房价低些的城市工作。退租时,“二房东”将1000多元的押金退给了他200元,并遗憾地说:“小伙子你怎么这么担心呢,要相信科学。”

这位“二房东”也抱怨自己的不易,这房子他一租7年,以后能否再租出去还不清楚。他打电话向“大房东”抱怨,大房东也以同样的方式安慰他,房子没问题,要相信科学。

心圆西苑原本是颇受租客欢迎的楼盘,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和张江工业园附近相比,房租也较便宜。

根据业主登记情况初步统计,17号楼60户人家里,业主自住的一半左右。一些动迁户将不住的房子租了出去,在17、18号楼,还有人家出租两套或三套房子。业主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他是做生意的,房租收入让他觉得生活有保障:“不管生意怎样,至少我还能靠房租生活。出去打工,工资也就这样了。”

房租收入还关系着一些业主的未来规划。业主小闵家有两套房子用于出租,在同有关方面的沟通会现场,他表现得情绪激动,说房租是他儿子将来的“留学经费”来源。

房价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

在租客搬离的同时,“楼亲亲”也吓跑了不少潜在购房者,房价一直被看涨的小区成了“困难户”。

虽然动迁房上市交易需一定年限,心圆西苑的房产证还没下来,但有需求者总能想到办法,虽然这有一定的风险。

小范的一套房子原本准备出售,但事发后对方不再考虑。有次和小范聊天时,秦女士突然问了一句,“你不会怪我吧?”像是询问,又像是求证。

有次说到租客搬走,秦女士大哭起来。房价被看跌的情况,让最初并未考虑经济因素的秦女士感觉到压力,她一度很“纠结”,说不知道当时该不该说出来。
在黄楼社区某市场经商的中年男店主曾是有意向的买家,交了定金之后,他去小区“考察”,正赶上小区内业主为“楼亲亲”惊慌,当即要回了定金。

中年男店主的老家距上海浦东仅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几年前他以均价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的价格在家乡买了房子,而当时浦东新区的某些房子价格也没贵太多,然而现在他想在浦东新区买套房子,房价上涨不说,还遭遇了限购,不够资格。而买动迁房,不仅价格合适,等到能办房产证时,他也有购房资格可以过户了。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63平方米40万元”,有业主看到了这条消息,“都这么低了,原来每平方米卖2万。”小范说,这么低的价格她肯定不会卖,不过她也发愁过,自己住也不放心,卖不出租不出,怎么办?

谨慎
涉及到房子问题,业主们极为谨慎,既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又担心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心态很难保持淡定。

谨慎的一个表现是高度质疑。显示为安全的检测结果引发了业主的强烈反弹,但大家也找不到证据去质疑这个检测结果,不过墙上的裂缝还是让他们觉得不够安全。而一些“蛛丝马迹”则强化了业主的不信任情绪,比如,相关检测单位在晚上还加班加点进行监测的举动,被质疑“为何白天不检测”;又比如,起初来小区的检测人员没有携带证件,被业主质疑身份和资质,检测设备也被搬到了物业办公室。

另一种谨慎的表现是“不出头”。
秦女士曾接到亲友的电话,让她别出头。“如果不是我第一个说出来,我可能也会跟在大伙儿后面。”秦女士说,眼下情况让她觉得自己没法后退,心里也总是纠结。如果事情未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法像别人一样正常上班,用“业余”时间处理这个事情。

另一位业主代表,在接到了亲友“枪打出头鸟”的善意提醒后,不想刻意参与这件事了,但他也没有退出,而是让一位家人出面。他说自己工作还不错,不想“芝麻西瓜一起丢了”。

12月2日下午,秦女士接到了社区通知,业主同相关部门的沟通时间确定了。之前业主们提出派10名代表过去,相关部门也予以认可。不过,这10名代表由谁担任呢?3日晚上,17、18号楼的数十位业主到居委会开会,最后有10名业主自愿签名,秦女士是其中之一。几位业主事后转述,开会期间发生了一点点不愉快,当时
有业主推脱不想去,又希望别人代表自己
去表达诉求,因而引起其他一些业主的不满。

共识
一切乐观判断的前提是,居民们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大楼真的没事……

原文链接:
http://news.qq.com/a/20141214/002047.htm

此文刊发在2015年3月28日《加西周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