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BC省府突然宣布针对海外买家的政策:”从8月2日起外国买家在大温哥华地区买房,将被征收额外15%的物业转让税(property transfer tax)“。
此项政策的出台和201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对6.6万投资移民一刀切的手法如出一辄:出台迅速和突然、对于已签署的合约(楼花、房屋买卖)都不管不顾,破坏了合同的契约性,想干啥就拍脑袋立刻宣布了,颇有点当年红卫兵小将秋风扫落叶的猛劲。

群友@SXX给汉加留言的:“15%的税,无预警、贸然实施,而且对已经签订的合同也有同等的效力,且不说这个税合不合理。它完全违背了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违背了法理上“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随意改变立法,使加拿大变得不可预测,谁还敢相信加拿大政府?”
群友@Henry发言:“这次增收外国人15%的转让税政策出台仓促,大方向没错但手段恶劣,抢钱;如果有损失的人集体去告政府以人道的理由应该可以胜诉,因为已写了买房合约的人由于政策的突然改变,有些外国买房者的预算被打乱,一下子拿不出增加的税款过户,就不能成交、不得不毁约,就会被索赔,而且也有可能牵涉到卖家的换房不能成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这个政策给的时间太短而造成的,所以政府要承担这个责任”。

契约精神起源于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和运行的基石。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就用故事情节很好地演绎了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诚实守信、自由平等:订约时不欺诈、不隐瞒真实情况、不恶意缔约、履行契约时完全履行契约让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使得社会达到和谐。通过卢梭(他写了《社会契约论》一书)、康德契约从西方宗教和文化中,发展成为西方民主、自由、法治的架构;社会和国家的契约精神被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概念运用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手段中。

在过往一年里,曾不断有民间呼声,建议BC省府采取办法,让大温炽热的楼市降温、让百姓有可负担住房,不过省府并没有接纳。
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声称:她认为楼市高企,并非全都是海外投资者的责任,并强调不应把外来买家妖魔化;而省财政厅长麦德庄(Mike de Jong)也表示过,省府鼓励海外资金到BC省投资。省长多次率团到海外推广和促销本省经贸。
可是~~~

随着2017年5月省选脚步的临近,省府突然出台政策。从7月25日宣布,到8月2日实施,只给了8天时间,中间还有个长周末。
没有经过公听、没有经过行业咨询,仓促粗糙。简蕙芝只是放言,不怕打法律官司、不惧司法挑战。拜托,省府若上庭打官司,是否还是动用纳税人的钱?难道管理一个省、一个地区就可以没有长远规划

地产界人士Scott Cressey 表示,如果省府要开征新税,应该豁免已经签署了交易合约的个人或公司,因为这对他们是不公平。又指如果省府一意孤行,就需要兴建更多法庭和聘请更多法官,因为将引发一连串有关合约的法律诉讼。
大温地产局(REBGV)主席莫里森(Dan Morrison)在一份声明上称,省府决定不豁免已经签订合约但未能在8月2日前完成交易人士缴交新税,将对市民造成真正的伤害。他说:“省府是有权开征新税,但市民也要得到公平对待,当进行一项交易时,他们有权知道将要付出的代价。”

大家可以回溯一下当年对投资移民的一刀切政策,说废就废了。当时,也有不少人拍手叫好。可结果如何呐?政府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想当然大幅提高投资额和对投资者素质要求,除了引发一系列官司、加拿大国际形象受损以外,并没有康尼想像中的投资移民前赴后继,不惧价高。
一直以来,BC政府都竭力让大家相信,BC是投资的安全地方,因为这里有健全的法律及值得信任的政府,有民主、对话和沟通。但这次开征海外附加税的粗暴手法,破坏了投资者对BC政府的信心。就如当年,HST税种本身其实不坏,还可以简化会计的工作。可前省长金保尔傲慢地声称  it is  a done deal,最终激怒了省民,他本人也只好黯然Step down,被罢免下台。
有一个更公平的生活环境,一个更理性的对话和人文关爱,是笔者所期待的。
延伸阅读(可点击以下蓝字)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