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精算视觉」的 第196篇 原创文章
导读:从海港城外的拉横幅抗议拒赔事件说起。
最近几天,香港保险出了件大事。
有内地客户若干年前给小朋友投保了香港一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后来小朋友被确诊为白血病,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拒赔,保单也一同被解约,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有未如实告知项”。
小朋友的父亲很生气,到海港城外游客众多的地方拉起横幅:“某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
小朋友父亲拉横幅的照片,相信过几天网上会到处都是,在这里就不放了。
这件事一出,香港保险的讨论群里就炸了锅。
这张保单的拒赔很“蹊跷”,因为小朋友的父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对于小朋友之前的住院情况不知情,而且连同那张重疾保单一同投保的医疗险,之前已经成功在该保险公司理赔了5次;申请重疾险理赔的时候,投保已经超过2年,根据“不可抗辩条款”,保险公司不可以不赔。
而后来,我们一帮人又通过研究该公司重疾险的条款,发现该公司的“不可抗辩条款”居然仅适用于寿险部分,而不适用于重疾险部分,也不适用于附加的医疗险部分。
这也就意味着,该保险公司拒赔,按照合同条款来说是合理的,即使打官司,客户也未必能赢。
大家纷纷表示,这个事件已经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同时,这件事也从某种程度上击碎了大家对于香港保险公司能够人性化的处理“如实告知”的幻想,仿佛曾经那些“侥幸心理”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很多朋友在讨论中表现出了无比的焦虑,因为生怕客户在投保时漏报了什么,或是医保卡给亲戚买了药,而导致未来客户的保单被拒赔,无法向客户交代。
好似保险条款就应该是冷冰冰的条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保障保险公司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而不能够带一点人情味。
上一次看到大家如此焦虑,应该是在2016年底银联卡被禁刷的时候了。
那时,人民币兑美元疯狂贬值,通过香港保险进行走资的现象横行,香港保险公司人满为患,保险中介人签单签到手软,缴费处工作人员刷卡刷到手软,“火爆”的热情使整个行业都陷入了一阵“疯狂”。而后银联卡被禁刷,大额资金出境通道被堵上。
2017年,曾经火爆的景象不再,甚至有的保险公司“门可罗雀”,令人唏嘘,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018年,当大家刚刚发现行业有回暖迹象,纷纷感叹“香港保险的春天是不是要回来了”的时候,我们却又要开始面对之前那个“疯狂”时代所留下的破事。
是的,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为了快速签单,很多保险中介人都没有督促客户进行如实告知,给未来保险公司拒赔留下了很多的隐患。
而且,香港的保险公司压根不理解内地医保卡的使用规则,认为客户只要把医保卡借给了别人使用,就是一种不诚信的原则;如果医保卡有买高血压、糖尿病一类药物的记录,拒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长期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我已不止一次在文章中督促各位香港保险同仁做好如实告知,为之前没有进行全面告知的客户补充告知,就是担心未来有一天,拒赔案件会在累积到一定规模后“集中爆发”,再加上一些内地媒体的大肆宣传,摧毁香港保险在内地客户中的口碑。
我只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这么快。
或许某些做香港保险的朋友,会对我这篇文章颇有怨言,认为我把这种对香港保险的“负面新闻”传播出去,会令那些已经购买了香港保险,或是原本对香港保险感兴趣的人们充满担忧。
不过我想说,任何行业转型都需要面临“阵痛”,香港保险也一样。
如果诸位做香港保险的同仁们仍旧不能理解如实告知的重要性,仍不能下定决心进行改变,而继续选择让客户隐瞒病史来赚快钱,那最终会毁掉香港保险整个行业在内地的口碑,最终令大家都无饭可吃。
聪明的各位,应该都不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另外,我还想说一下我对当前香港保险理赔不够“人性化”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在内地保险中,通融赔付是很多的。
我当然不提倡大家在投保时隐瞒病史,或是带病投保,来增加保险公司的逆选择风险,提升整体的保费水平。不过,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任何投保人都不能100%保证能够清晰地记得自己过往的每一条病史。而且部分医院或体检中心有时为了避免担责,通常都会在体检报告上书写病症,而口头上却跟投保人说不用太担心,导致投保人因疏忽而漏报身体情况,给保险公司拒赔埋下隐患。
投保人在投保时未进行“如实告知”实际上分两类:一类是因带病投保而“刻意不进行告知另一类则真的是因疏忽而未能“完全告知”。
如果按照香港保险的法律以及保单条款进行严格执行,对于以上的两类,香港保险公司都是有理由进行拒赔的。但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拒赔第二类自然不能算是合情合理。
保险公司收取投保人的保费,在风险发生的时候进行理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应有什么争议。可是,对于一个案子究竟该不该赔,我认为不应该是保险公司作为完全强势的一方,而应该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皆享有公平的权利。
如果保险公司丝毫不考虑某些案子的实际情况,而利用保单条款的保护设置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长期以往,保险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会如何?公众是否还有信心再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的社会责任价值何在?
随着内地客户到香港购买保险人数的不断增加,也随着香港保监局与中国银保监会合作、沟通的不断加深,借着这篇文章,我也想请求香港的保险监管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关注内地客户在香港投保情况,探讨、理解内地与香港在保险理赔实务操作中的区别,并在合理的情况下保障内地客户的合法利益。毕竟内地客户是出于信任香港的法制、保险监管环境才愿意千里迢迢到香港投保一份保险的。如果因为一些对法律和条款认知方面的差异,以及在理赔处理时“人性化”水平的不同,而导致未来纠纷不断增多,不仅会使这些原本信任香港保险的客户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也最终将影响香港保险整个行业在内地的口碑,阻碍香港保险业的发展。
晚上因看到很多香港保险同仁的讨论,有感而发,小小牢骚几句,希望各位为了行业的长远利益,能够理解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衷心希望每一个投保香港保险的朋友都能在未来顺利拿到理赔,衷心希望香港保险的发展越来越好。
Alex,2018年4月29日写于中国香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