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裔新闻局(AANB)报道】昨天的报道两位美国伟人护佑的名校: 走进华盛顿-李将军大学】,讲述了这所美国第9古老的大学背后有趣的历史故事,亲历校园,我也体验到名校招生和育人优势,发现家长们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变化——青睐小而精的文理学院。
 近一个月,恐怕是美国很多高中毕业生和家长最焦灼的时期。自从3月31日左右,美国各大学放榜录取,不少学生都收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大学招生办也会给学生一个月左右的考虑时间,抓紧邀请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到学校参观体验。
(家长列队游览校园)
 5月1日就是华盛顿-李将军大学的录取最后截止日,学校先后在3月底和4月底分别组织了两次学生和家长探访活动。从早上8点签到早餐,到下午4点冰激凌道别,中间8个小时时间,安排了十多项丰富内容:互动论坛、校园和城市游览、特殊项目推介、助学金讲解等,中午还有丰盛大餐。学校抓紧时间“抢”学生真是放足大招。
这次参观距离大学录取截止日只有一个多星期,吸引了两百多名学生及家长从各州赶来,8点之后的早餐会,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下图)。
(早餐欢迎会)
招生负责人Sally告诉我,今年收到6000份左右的入学申请,发放录取通知书大约1000份;这样算下来,今年录取率大约为16%,5月1日,学校最后放榜,只录取460人。
在接踵而至的学生队伍中,有很多是拿着多个录取通知或等待名单(Wait List)前来探访。从康尼狄格州带女儿来看学校的律师马尔克先生,专门比较了几所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他兴奋地告诉我:“女儿艾米莉亚拿到了两个录取通知书,她说一到了这儿就有感觉——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学校!你知道,带孩子跑学校很辛苦,不过只有到学校亲身体验,你才能找到感觉。”
 也许这种奇妙的“感觉”就是一种那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缘分吧。
(特色项目分享)
 在上百名家长中,难得看到几张华人面孔。也难怪如此,在美国约有七千多所大学,在许多华人家长眼中,仰慕的是哈佛、耶鲁等藤校,还有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或伯克利分校等高大上名校,这些知名大学很受华人家长追捧。然而,究竟适合不适合孩子的实际?还应该仔细考量。
大学择校的三个指标
回想过去这一年,陪伴孩子看大学,选学校,我也闹过不少笑话:经常会拿中国方式说“考大学”,立刻被孩子纠正:“是申大学。”
从“考”到“申”,一字之差,就是中美大学招生的巨大差异:
中国的大学是学生考,大学招,基本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志愿填报像猜谜,填得不好就会名落孙山,主动权基本在大学招办手上。
美国的大学是学生可申请多所大学(无限量),大学再从中选招,有的大学还安排当地校友面试;学生考“美国高考”ACT或SAT,可以分两三年考多次,按最高成绩计算,此外对自我介绍的文书、推荐信也尤其看重。这种开放的招生方式,数千所大学像个“大学超市”,客户是学生,主动权在学生这里——我要选最适合我的那所。以学生自己的目标兴趣为导向,完成自我设计和规划,经历一场走向社会的自我成长。
 而这个过程,弊端就是琳琅满目的选择太多,也会让孩子看花眼。不过我觉得有三个指标还是很重要:申不申得上?上不上得起?活不活得出?
第一,申不申得上?这是得看自身实力和学校竞争水平,说白了就是看录取率。如果差异较大,就没有必要投入很多精力;如果想冲一冲,千万得找一两所肯定能被录取的“保底校”。
第二,上不上得起?这是看自身经济实力。美国很多名校是私立大学,学费加生活费一年七八万美元,得花费美国一个中等工薪家庭一半收入,也是很大一笔投资。
记得女儿申大学之前,她爸爸就告诉孩子我们的“投资政策”:“18岁之后就是自立的成人了。上哪所大学你自己选,生活费我们出、学费借给你,等你工作再还我们。”这句话成为孩子选校的“经济动力”,她到处搜集奖学金(Scholarship)、助学金(Financial Aid)申请的信息,研究比较这类海量的信息资料,简直像做了个小课题,提交了二十所大学申请(提高命中率)。功到自然成,在学校的3000多份奖学金录取申请中,孩子通过了初选和现场面试,成为75名录取生之一,最终赢得了这所能提供全奖的大学。
 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理财教育,承担责任义务的能力教育。有家长祝贺说:“你们孩子真懂事儿,能想到帮家里分担。”其实,这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分担罢了。只要家长有足够理性的爱,孩子是会被培养得更理性和懂事儿的。
(古典雕像戴着现代小帽)
第三,活不活得出?这就要看学校淘汰率率了。录取入学后,孩子看能不能学得出来了。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每年淘汰,很多名校有20%以上的学生毕不了业。我身边就经常听到不少华人家长,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顶尖藤校,孩子却因巨大学习压力半途而废。
一个华人老大姐的孩子曾是总统奖获得者,被哈佛录取。孩子很要强,为了考试拿A,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几天几夜,通宵达旦,饿了就啃两口面包。这位老大姐发现孩子上学没多久、人都像变了形,偶然从宿舍同学那里得知这些秘密,立刻坐飞机赶去把孩子领回来、转学,“不能这么学,我要的是健康、活生生的孩子,不是读得要死的孩子!”
看来与其到顶尖学校垫底,不如找个适中的学校拔尖,这样孩子活得更自信,也会更快乐。总之,孩子申大学是全家的一项重要工程,不仅对孩子是四年学业的挑战,对于家长也同样面临教育智慧的考验。
(午餐排起长队)
感悟博雅教育的精致厚重
 在参观学校的家长当中,偶然相识的两位华人家长对选择学校的理性务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们把目光聚焦到美国本科教育的精华,打造宽基础的“博雅教育”、注重全人培养的文理学院。
从肯萨斯州前来陪伴女儿参观校园的Jenny,沿途带着女儿看了几所学校,女儿已经拿到华盛顿-李将军大学的全奖,还在等范德堡大学的录取通知;而等女儿通过一天看完学校之后,就决定就读这所学校了。
女儿的决定让妈妈很高兴,其实她早已在心里为女儿看上了这所好学校。“这个学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的文化底蕴,还有它对学生完整的全人培养。”Jenny细心地留意观察,她告诉我,在来到路上,她遇到了几个已经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就和他们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们很有礼貌、热情阳光,我很喜欢。从这些学生身上就能看到学校的教育。”
这些细节让Jenny很欣慰,感觉找到了让自己放心托付的好学校。
(漫步小城)
Irene是从西海岸加州远道而来,带着女儿一路东行探访学校。这位从加州一所知名综合型大学毕业的心理咨询师,三年前把自己的大女儿送进了东海岸的文理学院:在文理学院排名第三、位于宾州的斯沃斯摩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学社会学。今年二女儿毕业,这位妈妈同样带她走进了几所文理学院探访比较。二女儿很想学新闻,华盛顿-李将军大学的新闻专业吸引了她。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西到东,这么远把女儿送进东海岸的小学校?”苏女士讲起了她的“择校经”,“其实,小有小的好处,这些老牌文理学院,文化底蕴丰厚,学校教学精致。”
(留下珍贵瞬间)
     她告诉我,大女儿上课有时是一个教授带三个学生,本科学生就像博士生待遇了,学生和教授有很亲近的关系,教授很了解学生,教学方式也很多,“女儿的有门课就是到费城监狱上课,了解受刑人的感想,帮助他们重新生活。这种教学直接融入社会,能让孩子学到很多。”
(校园宿舍)
(宿舍大客厅)
 来看看华盛顿-李将军大学的基本数据:师生比1:8,96%的课堂学生在25人左右,24%的课堂学生只有10人,96%的教职工具有博士和最高学位,没有一堂课是由助教教学。
 相比庞大的数万人综合性大学,本科教学并不受太大重视,常常是一堂课有一二百人听课,忙着做科研、写论文的教授们,难得出现在低年级的本科课堂上,很多课程由博士生或助教、讲师完成教学。进入这样大课堂,学生就像被淹没了一样、老师上一年课也不记不得你叫什么名字。在这样的“大”学里,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质量会大打折扣。
(典雅的学生服务中心)
与以就业为重要指标的综合类大学或理工学院相比,美国200多所文理学院代表着精致而全面的本科教育,师资水平高、课堂容量小、课程资源广博。
这类学校不以培养具体专业人才为目的,而是培养能力全面的领导力人才,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学生就业薪酬并不亚于藤校,成为很多名流子女的首选。这也是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看重文理学院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原因所在。
 在活动体验中,我和家长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的施福德计划(Shepherd Program)及“义工厨房”项目(上图),这是以荣誉校友为命名的资助项目,专门研究如何运用商业、健康、教育、法律、社会等多专业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为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学长辅导、研究生奖学金等丰富机会。
这类跨学科开放的实践项目在学校还有很多。它们把学生的课程和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领导力,给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的多种机会。相信这些机会都像颗颗珍贵的火种,点燃学生关心、服务他人和社区的智慧和能量,让他们走过大学四年,感悟天地之“大”、胸怀之“大”,真正成长为大写的幸福的“人”。
(校园里的美国历史名胜“华盛顿大厦”)
【招生时间】
华盛顿-李将军大学每年招生时间表
早录取第一轮:
11月1日(申请截止),12月1日(助学金申请截止),12月22日(发榜日)
约翰逊奖学金:
12月1日(申请截止),3月底(发榜日)
早录取第二轮:
1月1日(申请截止),1月15日(助学金申请截止),2月1日(发榜日)
正常录取:
1月1日(申请截止),2月15日(助学金申请截止),4月1日(发榜日)
网站:www.wlu.edu/admissions(点击本文尾左下“阅读原文”即可登录查阅招生办详细资讯)
【列克星敦街景】
【更多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