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实是,如果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比猫眼评分还要高,说明这部电影需要一定审美门槛,不是那种嘻嘻哈哈爽完了就可以的电影,有时候甚至你会看不懂。
而且这部电影,没给猫眼塞钱。
因为猫眼是国内现在最大的电影消费平台,是最偏大众的软件,反应的是最普遍的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口味(以及发行商给钱多少),而我们做互联网的都知道,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定是那种理解成本低,一下就能看懂,还好看的优秀爆米花片。
比如猫眼上最受欢迎的,一般是“速度与激情”,“头号玩家”,甚至毫无内容就是怪兽对打的“狂暴巨兽”这样的爆米花片:
这些电影的特点就是从头爽到尾,节奏不拖沓,让人在几十分钟里有非常爽的视听体验,满足大家“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基本需求。
说实话,这些电影里拍得好的,我也很喜欢,有时候心情不好了,确实也想进电影院不带脑子看点简单的,有意思的电影,但还有更多时候,我喜欢看一些带有隐喻,克制的,更特别,更有想法的电影。
但在猫眼上,和最普通的观众谈什么特别,谈隐喻,谈什么克制,换来的一定是差评。
比如去年我最爱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我看来,画面美到窒息,内容丧得恰到好处,探讨的内容不深不浅正正好,而且那种克制的节奏配上炸裂的音乐,爽翻了。但我知道,猫眼上一定很多人说,“没看懂”和“要看睡着了”。
比如《心迷宫》导演忻钰坤的新作品《暴裂无声》,中国农村暴力黑色幽默片,在我看来简直是中国类型片的希望,情节环环相扣,叙事流畅,整场看下来满脑子都是“上层失态,中层失德,底层失语”的黑色幽默感。
当然这电影在猫眼评分就只有8.1分(要知道猫眼随便一部电影就是9分以上),看都不看就知道,这样克制的悲剧,评论一定是“结局不美好”和“要看睡着了”。
豆瓣电影则是老牌的电影评分社区,现在还在用豆瓣电影记录阅片生活的,普遍阅片量要更大一点,人也会更有耐心一点,很多电影用惯了的伎俩,在豆瓣用户眼中只会觉得无聊,所以在这里,过于没有内涵的特效片,往往不会得到好评分,太烂俗的大团圆结局,一般也会被认为无聊,没新意。

这里更追求新意,更喜欢克制有内涵的表达,而这些同样也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平时更看中豆瓣评分,虽然豆瓣用户一般比较严格,给大部分电影的评分都比较低。
而豆瓣比猫眼评分还要高的那些电影,往往都需要一些解释和解读,否则很容易看不懂。
比如我昨天去看的那部《犬之岛》。
这电影的豆瓣评分高达8.5分。
而且明明是一部美国和德国公司出品的电影,无论海报还是画面,都做得像日本电影一样。
但它的猫眼评分就只有8分。
按照前面的逻辑,这应该是需要一定理解成本,节奏偏慢但一样优秀的电影,同时我想说的是,别看这电影上面的标签是喜剧/动画/冒险,但其实它中间有大量政治明喻,暗喻,隐喻,是一部实打实的乌托邦相关的政治片。
它可能也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最特别的电影了。
(你可能要奇怪,如果我这文章是《犬之岛》的影评,那我前面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关于评分的事情。

因为这电影现在全中国的票房也不过1000万元,全中国13亿人里,可能看过这电影的也不超过50万人,所以我知道点开这篇文章的你,大概率没看过它,而要做这电影的影评,无论怎么从侧面写,总是会有一点点剧透的。
开始有剧透的部分我会标出来,以方便不喜欢被剧透的同学离开,但我又不希望你们点进来看到一篇和自己完全无关的文章,所以其实前半部分也可以成为一篇独立的文章,标题应该就叫《我喜欢猫眼评分比豆瓣评分低的电影》)
OK,开始说这电影有哪里特别。
1,首先它是一部定格动画片,就是说,这电影里的这些狗和人,都是做出来的陶土玩偶和微缩模型:
每一帧画面都是用这些模型先拍照摄影,然后组合成的动画,所以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事实上这电影用了240套布景和1097个木偶道具。
我已经忘了我上一部在大银幕上看的定格动画是什么了。
僵尸新娘?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总之定格动画的镜头语言,和普通动画以及电影都不太一样,它一定是更重台词,重剧情,重构图,而动作的。好的定格动画能给观众很多留白去思考,而这部《犬之岛》就是非常优秀的一部定格动画作品。
因为现在定格动画越来越少了,所以看它也是非常特别的一种体验。
更别说因为是定格动画,所以动画会更有实体质感(因为确实都是真的东西),也更方便这个曾拍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天才导演韦斯安德森,继续他的对称构图强迫症之旅。
2,这电影作为一部美国和德国合拍的电影,从画面风格,海报,故事,甚至到里面所有人的语言,全都非常日本。
甚至导演很大胆地表示
“我们这电影里面的日本人,确实就只会说日语,而且我们不会给你们配字幕”。
“但为了方便你们理解,我们已经把电影里所有犬吠,都翻译成了英语。(这个也是有中文字幕的。)”
所以这电影里,绝大部分人类之间的对话,以及人类和狗之间大段大段的对话,我们最普通的观众是听不懂的,因为这些日语本来导演就没打算让你听懂,导演就是希望你能以一只狗的视角看完电影。
电影里,日本人偶尔也会说英语,这些英语也是有翻译的,这些都是狗狗能听懂的部分,类似于“sit down”,类似于“go”,总之都是人类给狗下的命令——所以你最好别把它们理解成英语,理解成狗语是最好的。
一部电影有两个视角,可能整场电影有一大半的对白你是听不懂的,但并不影响你观看,这也是导演非常有创意,电影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当然如果你懂日语,你就可以从“狗”和“人”两种视角去看这部电影,也会更有意思。
(以下部分含有剧透。)
3,电影中的政治隐喻随处可见。
有一些比较浅显的。
诸如一个确实是个小男孩的小男孩,在所有人口中也称它为小男孩(little boy),驾驶飞机坠落到一片废墟之中,带起一大片蘑菇云。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的核武器,被投到广岛的原子弹,名字也叫小男孩(little boy)。
而电影中大段大段的在说那个小男孩和一群狗狗,在一个岛上,穿越过废墟,走过荒野,寻找人民的救赎的故事。
那座岛的地图,简直就是日本广岛的翻版。
还有电影到了后半段,在一片黑幕之下,人类开始要用毒气杀死“狗狗集中营”里的狗,这到底在影射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4,很显然,这部电影里的狗,你不能把它当成你家那个蠢萌,爱你,围着你转的狗,导演让你和狗是一个视角,就是让你明白,你一定要把它当成人来看。
事实上电影一开始就说了,很久以前,狗也是有自己的国家的,只是后来狗的国家被人类偷袭打败了,狗成为了人类的奴隶,渐渐才成为了人类的宠物。
而在电影里的“现在”,普通居民和狗是地位差不多的两个群体,只不过一开始在这个独裁者一般的市长政客的挑拨下,一些人类开始憎恨狗,于是把狗全部驱逐关押到“集中营”里。
后来在这个政客的儿子的带领下,狗狗又回到了人类的身边,而且在政客儿子成为市长以后,狗的地位渐渐就比人高了。
那么这里狗和人分别影射代表了什么。
不言而喻。
5,最后老市长的变化绝不是什么洗白坏人,事实上这片子也没啥坏人好人。
一个本该是罪犯的政客,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通过最后的表演挽救了自己的声誉,所有锅都给另一个人背。
不管你觉不觉得它合理,反正历史上发生过,还经常发生。那两个人分别是昭和天皇和东条英机。
要知道,昭和天皇明明也是策划和发动战争的一位,但在东条英机承担了所有的罪以后,天皇不但没有受到审判,还继续做天皇,成为了日本在位时间最长,最长寿的天皇。
(他还多次表示不满靖国神社供奉战犯...怎么说呢,真的是很值得玩味的一种态度)
电影中,况且近乎独裁的市长,被自己养子打败,然后养子继续成为新市长,继续更独裁的统治。
人民欢呼雀跃,挨家挨户贴上新市长的头像高呼“万岁”。
这怎么看也不是什么喜剧故事。
6,电影还多次讽刺了民主制度,你会发现里面每一次的“民主投票”,要么是人民被欺骗隐瞒了,要么就是多数人暴政。
而且在小男孩成为市长以后,整个城市的政治立马变得像过家家一样,开始讨论“要不要把对狗大吼大叫的人类都处以死刑”这样的法案。
总让人想到别人评价东亚政治的话。
“东亚政治,很多都是披着西方民主外衣的怪物。”
从来没有一个总统善终的韩国,政治极度压抑的日本和某国,还有某些政治比过家家还随便的地区。。。
7,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电影里,没有一只狗,没有一个人有自由意志。
人民在被统治者欺骗后,没想过制度有问题,觉得换一个统治者就好了。
狗在被人类抛弃,抛弃到垃圾岛,在人类给他们喂病毒,策划“狗瘟疫”之后,也没想过是不是不该继续做人类的奴隶,要自由,也觉得都是之前那个统治者的错,换个统治者就好了。
他们自以为的热爱自由,在小恩小惠(比如一个狗饼干),恩威并施(比如一个狗饼干和),在名为“爱”的束缚下不值一提。就连一个一直标榜自己是“流浪狗”,天生热爱自由的狗,最后也成为了新市长的护卫犬。
反正只要人民觉得不满,那就换一个统治者,这样周而复始,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所以整部电影也不是讽刺,也没带着愤世嫉俗的态度,也没想过要警醒世人。
导演就是在用很平静的语气叙述了一个1+1=2这样等级的事实:
“人民看似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
-END-
我是雷斯林,我回来了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
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以前写的发不出来的文章
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