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x上海青联 联合呈现
第159位讲者:史航
编剧、策划人
这一次要跟大家讲的题目叫《谁能把旧的给创造出来?》。

这句话是我的朋友,诗人俞心焦的两句诗,“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谁能把旧的给创造出来。”
有的人认识我,是因为我曾经演过一个角色,《神探亨特张》里的街头大仙,是个骗子。
这个骗子在等他的同伙开车来接他的时候,手里拿着 《王朔文集》。王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中国作家,这是我作为配角演员,给自己这个角色,设计了一点前世今生。
80年代的时候,比较浪,比较野的青年都去听崔健了,比较老实的文学青年,读王朔,幻想自己是个坏孩子。我演这个骗子,可能80年代就是一个老实孩子,文学青年,匆匆的成为骗子,所以才在街头行骗,用《王朔文集》来标志了一下他的前世今生。
王朔有一篇文章,是我特别要在演讲开头提起的,叫《我讨厌的词》。随便挑一些看看,你想想昨天你打字的时候,打没敲过这些词。(具体见上图)
理想、高贵、关怀、纯粹、清澈、神圣、追寻、家园、故乡、感谢、诞生、诗意、想像、痛苦、智慧、拒绝、尖锐、强烈、震撼、穿透力……
你昨天没用过吗?你前天没用过吗?
所以王朔这个人他很绝的,他是断你的后路的。把它都拆掉之后,我们每个人好像突然就发现四肢被拆掉了一只或者两只,怎么走,怎么跟人打招呼都不知道。
《我讨厌的词》是好多年前写的。我当时转发这个的时候还腹诽了一下,怎么还有王家卫呢,但他是有先见之明的,因为2016年,王家卫监制了一部电影叫《摆渡人》,那如果看完这个电影之后,就算王朔没有起这个名字,我都恨不得给他加进去 。
所以,曾经有一个杂志的封面题目叫《幸亏还有王朔》。
是的,幸亏还有王朔,至少还有王朔,他早早的把手悬在空中,等着我们这些匆匆赶路的人,把脸撞上去,这就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嘴巴,找抽。
王朔有一个代表作品叫《顽主》。《顽主》讲的是北京一帮玩家的生活,后来被王朔改编了一遍,从《顽主》的三替公司变成了一个叫《甲方乙方》的东西。 
《甲方乙方》之后还变成叫《私人订制》的电影, 但是看了这些后来的《私人订制》之后,我会怀念《甲方乙方》。
那里面有一个战争狂人,成天梦想战争的,想像自己是巴顿的这个人,这个是英达演的,这就是巴顿将军要攻克柏林,然后葛优在旁边敬礼说对不起,将军,柏林地图找不着,这儿有个南京地图,您先凑合一下,于是这个自居为巴顿要攻占柏林的人,只好在南京的什么新街口,鼓楼戳来戳去。

这种奇妙的东西,到了《私人订制》完全没有了,《私人订制》是多烂的一个戏啊,《私人订制》变成了一个海报就完成了整部电影的作品了。
所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但有时候它永远无法覆盖旧的,我们还会记得葛优他们在煞有介事的扮演德军,扮演美军的时候那个样子。
说到旧,说到古典文学,甚至一说到文学,就很容易联想到这张面孔,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我最近正在凑钱买托尔斯泰的一个签名照片加他的一封亲笔信,那封信非常打动我。他对一个朋友说,您跟我来信中提到的就是《圣经》,应该把新约印在旧约前面这件事让我甚为感动。
为什么这个《圣经》的新约旧约,本来先旧了之后才新,为什么要有这个变化呢?
旧约,耶和华讲的是Power,是权力,是惩罚,是雷霆万钧之力。而新约是启蒙,是救赎,是担当。
那么托尔斯泰被这个想法震动,一本《圣经》,打开先不是惩罚,不是强弱势力的对比,一开始是启蒙,是带路,是救赎,是担当。那是不是很多人对《圣经》,甚至对基督教的印象就不一样了呢?
这一点, 我没有在别的场合见过托尔斯泰谈过,
所以我想买下这封信,因为我觉得一个那么重要的想法,突然要沉沦在时间的深渊中间,我想海底捞月把它捞回来,把他亲笔信里这个思想传播过去。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三隐士的故事。一位大主教跟其他一些农民坐船到一个岛上去,农民到岛上去做工,大主教是听说岛上有三个100多岁的老隐士,担心他们在信仰中会误入歧途,所以去检查一下。
到了岛上,三个老头被他喊出来后,主教就问他们,你们都怎么祈祷?三个老头说,我们也就随便祈祷,我们也就是跟上帝每天说说话。主教说,我告诉你们应该怎么祈祷,救我们脱离困难,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一些荣誉归功于地上果实的创造者等等。
三个老头可不容易背这个东西,他们背了很久,天都快黑了,主教才放心的走开。坐着船往回走,主教跟着那帮农民,讲今天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怎么挽救了三个老灵魂,那帮农民非常虔诚的听着听着,突然脸色变了,往后看。
主教一回头看见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三道白光,铺在海面上,再细看是三个老头跑过来了,那三个老隐士,一直跑到船边,扒着船说主教大人,第二句我们就忘了,您能再教我们一遍吗?主教默默地看着三条银亮的道路,是三个老人从海面上跑过来留下的痕迹。
主教叹了口气说,三位老先生请你们原谅我的狂妄和无知吧——他怎么能教三个能像耶稣一样在海上行走的人怎么祈祷呢。
我们有自己的执念,认为这个世界有很多标准答案,我用我们的标准答案,重新再覆盖着这个世界。
但是三隐士这个故事永远提醒我,不管是台下听演讲时候的我,还是站在这说话的我,就是——你说的,也许没那么重要
接着讲《红楼梦》,我最早喜欢的当然是林黛玉, 然后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妙玉很好,因为妙玉不爱跟任何男人打交道,心里却只有一个宝玉,我觉得被这样的女孩儿喜欢好像更有面子。
又过一段我会喜欢湘云,因为她说话咬舌头,很好听。后来喜欢紫娟,因为我觉得一个女孩子肯对女孩子好,是很厉害的, 作为一个女孩子来说,一朵护花的花永远值得我珍惜 。
但我突然又开始喜欢凤姐,她那么悲伤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这一串变化,不仅证明我长大了,变老了,却依然保持着心理年龄比较幼稚的一面,所以最后我喜欢的是凤姐,喜欢的是一个成熟却是千疮百孔的灵魂。
金庸的所有作品其实都像《天龙八部》一样,无人不痴,有情皆孽。
可能从前你喜欢的是郭靖,过一段觉得郭靖太老实喜欢杨过,最后过一段觉得杨过也不够飞扬,那喜欢令狐冲,这么多年,年年看金庸,回头看来,令狐冲是我遇到的金庸小说中最迂腐的主人公,我因为他的迂腐,对他依然保持着那种怜悯和亲近。
但我更喜欢张无忌,很多人觉得张无忌不是一个渣男吗?我觉得他是一个渣男也可能,但他是一个暖男被碾碎了,暖渣男,而不是个渣暖男。
张无忌从小到大,从小就遇到那么多悲伤,妈妈在临死之前跟他说,不要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尤其是好看的女人。他一次一次遇到那么多暗黑和不幸,可长大之后还能喜欢4个女孩儿,是说明什么?
他对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信心,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挺好的,他一辈子没有什么九阳神功,没练好乾坤大挪移,圣火令武功,他依然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身上有奇迹,他居然不恨这个世界。
后来我更喜欢的韦小宝,韦小宝这个人面对厚黑学,他只厚不黑,心不狠,手不辣,他就是想对得起所有人。
如果对不起你们两方所有人,两边都是朋友,你们要两边都扯着我,我要是被你们五马分尸了怎么办,韦小宝很简单, 如果都让我选边,我不选,我对得起自己,老子走了,溜之大吉亦是英雄,因为他尊重了自己。
所以喜欢金庸作品的人一点点变得成长,骨子里我觉得我是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我能剥到的东西。
我失望于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旧的没有被创造出来 。
有一个网络用词叫“活久见”,现在跟大家分享这个画面就叫活久见。大芬油画村在深圳附近,跟市区只隔三公里,这个村子里卖很多旅游工艺品,在那里面,有无数个中国梵高,他们招牌都写的,专画梵高,专画地中海。
一个人可能接了五千张星空,或者这个五千张咖啡馆,或者五千张鸢尾花。
为什么会有这一切?因为复制会带来利润。
但我想告诉梵高一件事情,中间有的画了几千幅鸢尾花的朋友已经有钱了,他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梵高故居,去了梵高的博物馆,他看了真迹,回来他开始画自己的画,这也许就是一个好消息吧。
刚才演讲开始的时候我提到王朔,提到他那著名的文章,我现在想跟大家讲的是王朔曾经说过最打动我的一段话:
“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我曾经以为未来是另外一个样子。如今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我知道一切没有任何变化。”
我现在的梦想还和小时候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
这是一种幻灭,一种失望,一种很踏实的幻灭,一种很真诚的失望。
当年那么多人把王朔当成痞子,可他一直认真的想着人生这件事,他不回避他的所有挫败,痛苦和失望。
所以引用了王朔这段话是非常负能量的,但是负能量要怎么看,我是负能量的,他说出这样的话,他是负能量的,我发现世间有人跟我想的一样,那叫负负得正,得遇知音,这就是一种正能量。
所以我很高兴,我出生在王朔之后,世间幸亏有过王朔,有这么一个王朔呢,心里头有点盼头。
王朔喜欢另外一位北京作家,老舍。老舍的代表作品就是《茶馆》,《茶馆》里王掌柜,王利发最后在第三部的时候有一句台词,人家康顺子老太太向他告别的时候说,王掌柜,您硬硬朗朗的,边敷衍着,边送着,我硬硬朗朗的,硬硬朗朗的。看人家走远了,(自言自语)“我硬硬朗朗的干什么呀?”
是,有时候一个人活的好好的,活的那么结实,但是他对一切是失望的,我硬硬朗朗的干什么呀。
王朔的作品,老舍的作品,有意无意都贯穿着这个“我硬硬朗朗干什么”。
失望有时候是一件还不错的事情,因为他很真实。我硬硬朗朗的干什么,我失望,我失望于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旧的没有被创造出来,只是像大芬村的那些梵高的油画一样被复制出来,我失望,我来到了我自己的未来,而未来真的没什么劲。
但是说出没劲这两个字,这世界就没法变得更没劲了,他已经被我识破了。
让我们大家给自己留一点失望的时间,让这个世界的溃败和溃烂,暂时按一个暂停键,让我们大家想一想。
一切还有没有可能变得稍微好一点。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