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米粒妈频道)
台湾艺人狄莺18岁的儿子孙安佐在美国被捕,罪名竟然是“恐怖威胁罪”,原因竟是涉嫌威胁持枪扫射就读的天主教学校!
之前,孙安佐曾告知自己的朋友5月1日不要去学校,因为自己要在校园进行枪击扫射。受到惊吓的朋友立马选择报警,然后,美国的警察叔叔就来啦,孙安佐悲剧了……
孙安佐被捕后否认意图发动恐攻,称仅是开玩笑,但宾州警方在他的寄宿家庭房间内搜到军用防弹背心、强力十字弓与弓箭等军用品,以及超过1600发的子弹,其中包括295发AR-15子弹、425发AK-47子弹,还有一把长9厘米的手枪。
一个去年八月才来美国的18岁的交换生,居然拥有这么多武器,真让人大跌眼镜!
就连在当地从业54年的警察局警长奇伍德看了都忍不住吐槽:“从没见过一个18岁的熊孩子,能独自拥有这么多武器装备。
然而,狄莺说,所谓的“恐怖威胁”也只是儿子与同学开的玩笑而已,而那些子弹都是自己买来给儿子打靶用的而已。
针对孙安佐事件,亚洲警察学会秘书长叶毓兰说,美国的法律非常严厉,有些时候为了要发挥吓阻效用,还有未成年犯可以当作成人犯受审。她呼吁:
做父母的,别再宠孩子了,教教他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法律吧!
Part
1
每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背后
都有一个将他宠翻天的家长!
孙安佐背后就有一个宠子无极限的老妈狄莺。
从顶级的吃、喝、睡,到闯祸后的“擦屁股”,这个明星妈妈对儿子的溺爱真是远超常人!
  • 只给儿子吃顶级食材。
  • 除了三餐、早晚喝2次羊奶,还有深海鱼和顶级牛小排,家中也有一个冰箱专门用来冰孙安佐的食物。
  • 曾有一次孙安佐到同学家玩时吃了稀饭,狄莺嫌寒酸,从此禁止孙安佐再到同学家去。
  • 狄莺会和儿子有一致的作息时间,她会要求她和儿子睡前醒后身旁的人是彼此。
  • 孙安佐从小到大一定要抱着妈妈一块儿睡,11岁还会摸妈妈的胸部说“好Q”,15岁还要求跟父母睡在一起。
  • 狄莺对儿子保护至极,孙安佐11岁时甚至还不曾单独到楼下超市买东西。
  • 孙安佐读薇阁国中时,不但怂恿同学去楼顶跳楼,还曾暴打女同学,让对方身心受伤,女学生家长差点将他告到法院,而爱子如命的狄莺实在不忍心儿子吃官司,得到消息后就直奔学校,在对方家长面前痛哭忏悔,才得以和解。
  • 狄莺最初听闻儿子“意图发动恐攻”的事,只是笑笑说,儿子只是过嘴瘾在打嘴炮而已,“幻想自己是美国警察,房间内有子弹只不过是为了打靶”。至于儿子住所被发现的子弹,她表示是自己上网帮孩子买的,符合美国的法律。
  • 儿子被捕之后,狄莺和丈夫孙鹏第一时间飞到美国,安慰看望移居监狱的儿子,并表示要动用金钱的力量,将儿子捞出来。
对狄莺来说,这种“宠杀”的行为不是第一次。
狄莺的大弟就曾被二位姐姐“宠杀”。
狄莺的二姊狄玫曾在《冰火五重天》节目中,聊到她们已经过世的大弟。
她说小时候因为家境差,弟弟总是受欺负,以致成为帮派分子,从此她和狄莺就常常轮流进出警局,一次次往外捞弟弟。
姊妹俩为了弟弟着想,甚至出资百万元,帮他开了一间咖啡店,希望弟弟有了正业后可以脱离黑社会。
没想到弟弟竟然在店里放置“赌博性珠台”遭警方逮捕,事后警方更要她把自己改为负责人,才不会让弟弟背负罪名,宠爱弟弟的她也照做不误。后来为救弟弟出狱,她和狄莺更是到处下跪求人帮忙。
在律师协助下,弟弟成功出狱,然而弟弟不但没有改邪归正,还染上毒瘾,仍然不断进出警局。
2004年,因为在友人家中施打海洛因过量,导致身亡。姐妹俩进出警局的生活,在弟弟吸毒过量致死后才退出,狄玫表示,7年过去后,她才明白是宠溺害了弟弟。
有网友对比狄莺现在宠溺儿子的状况,直呼:
根本就是弟弟翻版,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真的不能宠!
看来狄莺家就是一直循环,对男生的宠爱都害了他们!
已经有弟弟这样的例子,还不知道学教训,好好教育孩子好的价值观,根本白费当父母。
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 
一味迁就、纵惯与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
伊索寓言里就有这样一个关于母亲溺爱孩子的故事:
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反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
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
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是啊,熊孩子闯祸了,如果家长不去教育自己的熊孩子,那么只有让社会、让法律来代替你教育他了!
PO几种典型的溺爱,看看你中标了吗?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你觉得,不能在物质上委屈孩子;
孩子吃“独食”,你笑笑,觉得孩子就该这样被特殊照顾;
孩子除了学习,事事不用做,你觉得孩子还小,怎么能让他干活呢;
孩子不顺心了,哭闹、撒泼、发脾气,你连哄带骗,立马投降;
孩子口吐脏言,你哈哈一笑,觉得孩子好有趣;
孩子犯了错,你口口声声为孩子辩解,还说:不要急,他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
Part
2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爸妈”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直言,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家庭是世界的浓缩,而人是家庭的浓缩。我自己做精神分析师,自己也找精神分析师帮我做治疗,已经看了三年的精神分析。治疗得越深,我越能感受到,我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跟我原生家庭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
孙安佐18岁就成为这个样子,跟他的原生家庭分不开。
狄莺和孙鹏1998年结婚,两年后有了儿子孙安佐,三年后又离婚,四年后又带着儿子复婚。一家人分分合合也是很传奇!
  • 先说说妈妈狄莺。
狄莺是老牌台湾艺人,代表作品有《包青天》《何日君再来》《半生缘一世情》等。她脾气很火爆,人也很社会,一言不合就打架!
这个性格跟身世有关,因为母亲和姐姐从小被其他歌仔戏演员欺负,所以她为了保护家人,从小就练就了一身江湖义气,性格非常呛。
在《康熙来了》里面,狄莺说过:父亲去世后,她负责保护妈妈和姐姐。只要有人对她家人出言不敬,她就会对那人拳脚相向。
别人说她坏话,她会出手教训对方。她表弟和别人打架,她不问原因,直接开打。
在她的认知里,只要是打她家人,就是对方的错。甚至连一岁的小孩与他儿子争玩具,她都受不了要去教训那个孩子。
在工作中,凡是惹到她的,她都会“打抱不平”。
出名以后她在华视跟剧务打过两次架,其中一次,只因剧务嫌弃她男友做的道具并骂了句脏话。
蓝洁瑛在台湾拍《半生缘一世情》时,也因为迟到被一同拍戏的狄莺在酒店门口暴打。
被称为“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后来经历变故,精神状态变得很差。
艺人谢丽金也被她打过,事情曝光后,狄莺还得意地表示:被自己打过的都会红。
  • 再来说说父亲孙鹏。 
孙鹏和狄莺是同行,主持过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
话说孙鹏也是个很奇葩的存在。他自曝年轻时做过很多荒唐事,整同学和老师简直是家常便饭。他还把这些事情拿到节目上大加炫耀。
灌开水喷教官,令教官烫伤。
当着全校同学的面扒好朋友庹宗康的裤子,连底裤都扒光。
看到男同学和女朋友去泡温泉,他会把衣服都偷走,还会把什么烂菜啊、臭鱼啊、酱油啊、鸡骨头啊、用过的湿毛巾啊等垃圾,倒进温泉池里。
和别人打水球,别人装水,他装尿在球里。
更过分的是,灌醉女老师,一群男生掀开女老师裙子在研究内裤。
蔡康永听了他这些荒唐事,都忍不住发问:“所以你有反社会倾向吗?”
孙鹏表示没有,称自己只是很无聊。
妈妈脾气暴躁,一身江湖习气,一言不合就打架;爸爸行事荒唐,整蛊无底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一对“熊爸妈”!孩子的教育不跑偏,才怪!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坏的老师!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刘媛媛曾经做过一场《寒门贵子》的演讲。她在演讲中说:
我家就是出身寒门的,我们家都不算寒门,我们家都没有门。我爸跟我妈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夫妇了,他们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但他们居然觉得读书很重要……
正是这种“读书很重要”的观念,最终让三个儿女承袭了他们的观念,上了大学、研究生。
总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会发现,孩子一路走来,几乎是在模仿和复制我们。
当然,这种模仿和复制更多的是指父母的为人和观念,与贫富无关。
Part
3
 “我让你怎样就怎样”的管控太恐怖 
狄莺对儿子的控制欲已经到了变态的境界。
她曾经对儿子表示:“18岁以前你都要听我的,18岁以后,你要怎样都可以”。
在《康熙来了》节目中,狄莺曾炫耀自己的育儿经验。
儿子才11岁,狄莺就强制儿子吃一个成年人的饭量,一餐可以吃两个多小时。
吃饭也是有责任制的!狄莺会把所有食物按量配好,儿子的任务就是履行责任,把它吃完!妈妈会一直在旁边监督,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催促儿子快点吃,快点吃!
短短一个暑假,一个月,儿子就被她养胖5公斤。
节目中小S深深怀疑一个11岁小孩怎能吃这么多,难道是塞进去的吗?
狄莺很骄傲地说:“我不是塞进去,我是一天盯他吃饭7个小时,我就陪他坐7个小时,然后一直说‘儿子,赶快啊’。” 
儿子吃饭时,她还会给儿子放日本大胃王吃饭比赛的视频,以促进食欲。
就算是忙得顾不上回家,她也会遥控儿子吃饭,叮嘱佣人盯紧儿子。
这么做有什么科学依据吗?NO,她只是觉得儿子以后是要做栋梁的,她认为做栋梁就应该吃得多,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好吧,借用小S的一句话来说,在狄莺的心里,栋梁一定是一个固体,有一定的体积才能称之为栋梁!
除了这大胃王式的吃饭制度,狄莺这里还有很多魔鬼式制度:
  • 儿子在18岁之前完全不能玩手机。
  • 儿子在18岁以前不可以一个人出门,如果非要出门那么妈妈必须陪在旁边。
  • 曾经给儿子撂狠话:如果考试低于80分,就把儿子打到屁股开花!而一旦考到90分以上,就能有1000块台币的奖励。
  • 9点钟要上床睡觉,而且一定要睡着;妈妈儿子同步作息。
  • 要求儿子必须开心,性格必须开朗活泼。
拥有一个控制欲这么强的妈妈,是什么感觉呢?
跟狄莺同期上《康熙来了》的赵正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有这样的妈妈,自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一定要快快长大,再不要被你掌控,脱离你的魔爪;另外一个就是,我现在赶快得忧郁症,再也没有人可以管我。
这让我想起了那位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的北大留美硕士。
身为四川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的专业之一——生物学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考入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这样优秀的他,却因从小被父母包办一切,而导致社交障碍、动手能力差,甚至心理扭曲,以至于不得不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伤害。
父母以为孩子像面团一样,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殊不知,孩子被捏成他们想要的模样之后,还会反弹、变形!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一书中谈到:
父母无界限地控制孩子的一切,会导致让孩子头脑和身体分裂:头脑是父母的意志,身体是自己的意志。这两种意识一旦相悖,很容易造成受控者“自伤”乃至“自毁”。
这种“自伤”与“自毁”是常见的一种对抗控制者的方式。
譬如,父母屡屡干涉孩子的学业,强力入侵孩子,那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如果他还能学习好,就证明了父母入侵是对的,所以,他们会通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学好的潜意识自伤方式,表达对抗。只是可惜,他们也伤害了自己。
Part
4
父母自己怎么做
远大于为孩子做了什么
作为一个母亲,台湾艺人狄莺为儿子付出了很多:
她调整了作息,晚上和孩子同一时间入寝、起早,每天送他上下学;
她每天盯着孩子吃饭;
她在孩子休息的时候不接通告;
她为了儿子,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个人乐趣,完全投入在教养(控制)儿子这件事上。
有次儿子天真问她:“妈妈,如果有人挟持我,叫你吃大便,你吃吗?”狄莺回应:“我吃啊!让我死我都可以了,何况吃大便!”
所以,—旦孩子出现叛逆、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的苗头,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看,妈妈本来是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的,但是为了你,我调整了作息、没有了朋友、每天盯着你吃饭、要求你考更高的分数。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
不可否认,狄莺为儿子做了很多,多到超出了一个普通母亲所能做的地步。
然而,这种无界限地跟儿子捆绑共生,用道德绑架来控制儿子,并不可取!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结果证明: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质,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并无意义。
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攻克几何学上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因此在 1982年(33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是“诗人”,他出了一本《丘成桐诗文集》,从旧体诗到新体诗都有。
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写道: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强迫我一定要学医、学工程,他们让我自己选择,选择一门我自己喜欢的学科。
我当时受我父母的影响很深,尤其是我父亲。
我父亲是学哲学的,他当时在写一本书——《西方哲学跟中国哲学的关系》。家里面很多学生跟他聊天,聊到希腊的哲学受到数学的影响很大,这个叫自然科学辩证法。
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数学毕竟是个很重要的学科。我那个时候才十二三岁,父亲除了哲学以外,也教了我很多中国的诗词和古文。要念冯友兰的《新原道》《新原人》,要念郭沫若的哲学书,要念胡适之,还要念钱穆的历史跟哲学书。我想都蛮有意思的,可是我都看不懂。
慢慢过了几十年以后消化了,看着看着就懂了。
一位学哲学的、深深崇拜数学的、热爱古诗词的父亲,言谈举止间无意中就熏陶出了一个数学家!更是歪打正着地培养出了一个拥有“诗人”身份的数学家!
父母自己怎么做,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啊!
那“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重要吗?
肯定也重要,但是……
我想起了南京一位女学霸的妈妈。
这位学霸女儿不仅很优秀,而且很听话,被保送进了复旦大学英语系。
学霸新闻历来为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然而这位女学霸的妈妈现身说法教育之道,却引发了网友的争议,甚至弹大于赞。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吧:
  • 这位妈妈为了女儿的学习,十多年来放弃了单位旅游以及所有的同学、同事聚会;
  • 家里的电视机十几年都没开过;
  • 女儿上中学后虽然有了手机,但每天用手机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 妈妈在陪读时全心全意,女儿做作业时自己不吃东西,不说话,不玩。并且总结出“三遍”“三道”原则。
乍一看,这是一位“高质量陪读”母亲的典范。
但细究一下,这是一位深度参与女儿学习的控制型母亲。
不可否认她的确培养了一个学霸,但是新闻中所表露出的更多的不是学霸的学习技巧,而是“妈妈的意志”。这样靠压榨潜能制造出来的学霸,其他各方面能力如何,令人忧心。
一个为了孩子,放弃自我的母亲,令人敬佩,但更令人同情!
相比于操控型的母亲,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榜样。
你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你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
你自己怎么做,远大于为孩子做了什么!
相关阅读 
亲爱的们,欢迎投稿哦(投稿发至:[email protected],主编微信号:daoshidabai)!稿费1000-3000元哦!请勿一稿多投,我们需要:教育教养(3-12岁)、婚姻情感、学习启蒙(3-12岁)、科学喂养(0-3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