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与尔同消万古愁
一周前去参加了《无问西东》的全球首印礼,一群踏着寒风而来的人,“就像赶赴一场盛宴”,清华大学的礼堂变得热气腾腾,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晃动着明亮朝气的青春。
“如果提前了解到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
电影开头抛出的这个问题,截取一百年四个时空清华学子的故事,缓缓铺陈出答案。每一帧画面,每一代残酷青春里,爱与信仰,真实与善良,理想与责任,都让我为之动容,泪流满面。
只要你有过青春,就会被这部电影感动。
1,疯狂的年代,他选择用爱托底
1962年的清华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时光那样缓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陈鹏的爱深情而克制,他在石粉纷飞的夜里为她刻章,在静默如迷的孤寂里为她刻花,拒绝学校安排的大好前程,只为“我还有要照顾的人。”
一封信使王敏佳迎来的命运分岔口。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素不相识的人,遇到一个宣泄口,群体的恶意如滚滚春雷,肆虐着蔓延,让人无从躲避。
她被侮辱,被损害,被滔天的恶意群起攻之。
电影里最令人心碎的画面,莫过于当王敏佳被批斗被殴打时,隔壁的会场,是他的同谋李想,正在做支边的思想汇报,他慷慨激昂的陈词,收获阵阵掌声。

而她满身满脸血迹,在大雨来临之时,人群哄散,她倒在血泊和泥泞里,无人问津。
是陈鹏心急火燎地赶来,在雨水和泪水交织的黑夜里,为她挖好墓穴;她在雷声滚滚里艰难地睁开眼睛,两个人相拥而泣。从此,不堪的过去被深深掩埋。

陈鹏的爱,托举起王敏佳活下去的希望。他带她远走故乡,隐姓埋名,哪怕她半边脸已毁容,蒙着面纱,为世人惧怕,为自己所厌弃。
他却不离不弃。

哪怕他们最终注定离散——
陈鹏走进边疆荒野,参与原子弹的制造研发,他将所学的核物理专业,和那个时代无数的年轻人一起,像托举爱一样,托举着国家的未来;王敏佳从爱的接受者蜕变成施予者,她勇敢走进荒漠,只为找寻他,见他一面。
爱,依然是这个残酷世间唯一的救赎,让你深处黑暗时,不会掉下去。
2,战乱的年代,他选择家国责任
1938年的西南联大,空袭警报响彻天空,硝烟弥漫的年代,偌大的世界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于是,为了保住中国文化的命脉,一场教育的长征,从北京天津出发,途径长沙,兵分三路,在这里落脚。其中有一路,完全靠着徒步,翻山越岭走了3000公里抵达昆明。
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却是电影镜头里充满理想主义的少年气,仿佛一个世外桃源。

偏隅一角的大学,简陋至极的泥草房教室,书声朗朗,镜头掠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那脸上写着质朴、纯真、坦荡。
大雨来临,讲课声被淹没殆尽,老师便淡然转身,在黑板上写:静听雨声。

那是传奇的时代。8年办学,3000多名毕业生,却走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两院院士和人文大师。
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是富家子弟,他本可以明哲保身,选择母亲期望他过的那种安稳人生。
可是,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亡系于旦夕,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沈光耀瞒着母亲,选择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一头扎进他危险而荣耀的命运。
名族大义,家国责任,在这个富家子弟身上,被映衬得更加动人。
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如果“国家”都没有了,那么“我”又将立于何地?

沈光耀的选择,是那个时代无数青年学子的选择。正是他们将热血洒向热爱的祖国,让我们看到一种大爱,一种风骨,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
也正如电影里这句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3,迷惘的年代,他选择坚守理想
1923年的清华学堂,国学大师吴崚澜还是一名执拗迷惘的少年。
在讲究“实用”的潮流下,吴崚澜虽然国文、外语都是满分,却坚持学理,跟不列的物理化学死磕。
陈楚生饰演的吴崚澜,一袭青衫,一副金丝边圆眼镜,往那个民国时代里一站,浩然书卷气立刻扑面而来。
那是清华的青春,也是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是泰戈尔到清华的演讲,消解了吴崚澜关于选择的困惑。
泰戈尔说:
“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
因此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吴岭澜问老师梅贻琦,何为真实?
梅贻琦答:“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能从内心散发出一种平和的喜悦,这就是真实。”
于是吴岭澜选择了听从内心的真实,坚守理想,潜心治学,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警报轰鸣,敌机盘旋,他依然从容地,面对着躲避在山洞里的学生,将思想与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新一代年轻人的心里。
4,功利的年代,他选择无畏善良
2012年的职场,焦虑、功利成为无法绕过去的符号,每个人都在尔虞我诈、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小心翼翼地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善良,真诚,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张震饰演的张果果,毕业于清华,他深谙规则与界限,在职场里风生水起。
本来只在乎赢的职场精英,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选择了听从内心的正义,他选择了无畏和善良,也被自己的善良救赎——
在救助四胞胎家庭的事件中,他同样收获了他人的善良,这善良,在我们习惯了的冷漠功利现实里,宛若火种,足以温暖和照亮心中的疏离孤寂。
爱和善良,是串联起整部电影不同时代故事的针线。正如导演李芳芳所说,“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左右,都对自己真诚,做真实的自己,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听从你心,无问东西。”

清华的百年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这是一场清华的盛宴,也是一场青春的盛宴。
电影结尾的彩蛋,当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梁启超、王国维、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冯友兰、钱穆、杨振宁、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华罗庚、陈寅恪……”等等,对应着影片里跑龙套的配角出现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原来,电影里轰轰烈烈的主角,只是他们的陪衬;原来,这些惊鸿一瞥的身影,构建了时代的伟大,中华的风骨。
我们隔着时空,向他们致敬。
愿我们配得上“珍贵”,也担得起“传承”;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生生不息,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END  
本期作者:李娜,畅销书作家,理性水瓶女。爱美爱文艺,也非常独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弯路,每一步都算数》,公众号:与尔同消万古愁(shovidnan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