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曾经到过
还是刚去扫货
从日本回来的朋友
这句感慨几乎人人有过:
日本人的英语,
真的太!差!了!
且不论
问路遇到的大爷大妈
都是英语绝缘体
就算是
笑靥如花的服务业萝莉
(正常上下班那种)
也很难用英文抖出完整一句
您是要橙汁儿还是 coffee?
但是,
这个连世界语言都玩不转的岛国
却凭借层出不穷的亮点表现
在地球村刷遍了存在感
从刚拿了诺奖的分子生物学家大隅良典
到我们耳熟能详几十年的消费品牌游戏动漫
这个英语都不懂的东方国家
竟然用圣斗士、魂斗罗、马里奥和花仙子
包办了一代中国人最初的西方文化启蒙
外语这么差的日本
凭什么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风生水起?
这次
为深度外语焦虑症的国人计
我们拿出满满干货
对邻国的英语学习史
来一次大起底
1
没有比较
就没有嘲笑
客观评价日本人的英语水平
得拿数据说话
按照出题单位ETS公布的
2015年托福成绩排名
在30个亚洲国家/地区中
日本考生排第5
对不起
倒数第5
只稍稍高于
阿富汗、柬埔寨和老挝和塔吉克斯坦
根据ETS公布的2015年托福成绩排名,中国排在亚洲第17位,日本排名26
尤其是口语单项
日本不仅连年亚洲垫底
甚至放在全世界都是并列倒数第一
另几个口语能媲美日本的国家全在非洲
分别是(看你认识几个)
马里、多哥、科特迪瓦和赤道几内亚
更讽刺的是
日本竟是全世界
英语外教配比最高的国家
肯在教育上砸钱的日本政府
从1987年开始引入外教
简称JET计划
从1994年起,每年通过JET计划来到日本的外教数量都在4000人次以上
三十年来
JET募来外国教师多达15万
遍布全国1000个公立中学
最普通家庭的日本学生
也可以接受最纯正的外语教育
怎奈
如此财大气粗的砸钱
却打造出媲美阿富汗的英语实力
重视教育投入的日本人
英语为什么缺乏产出?
2
日本人的英语问题
直接责任人当属教育体系
和中国相似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
也是推崇应试教育的老司机
为了进入名校
日本学生寒窗十年
只为那最后一考改写终身
东京大学放榜日
日本的高考英语
应试属性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重点考察语法、阅读理解和翻译
对口语等交流实用则鲜有涉及
多数大学甚至在入学试题中没有听力
日本高考分两次,学生先在每年1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接着2-3月参加各高校组织的自主考试
在高考指挥棒下
外教口语课沦为可有可无的点缀
搞掂试题才是英语学习的硬道理
如此这般
铸就了一代代日本国民的哑巴英语。
3
但是,
我们很难把英语不好的原因
都赖给应试教育
因为同样被应试
搞得死去活来的大陆台湾
不是照样憋出来一口好英语
英语要学好
关键看态度
只要有心,
就是朝阳大妈也能张口就来
味儿炕木兔北京儿
日本人学不好英语
根本在于不走心
不同于中国
家长从胎教就开始双语教育
大学里或明或暗要求四六级
日本民众对英语
似乎从没有中国人那样的热情
日本的大学和科研院所
对英语要求不高
也不像我们的院校 
动辄要求学者有海外背景
不同于中国外交官员多数学外语出身
日本外交官
绝大多数毕业于非外语专业
现任外务大臣岸田文雄,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日本近几十年来,历任外相均非外语专业出身
大多数日本公司
对员工英语水平没有要求
跨国企业
很少要求外语流利
即便需要驻外
也是入职后公司掏钱安排培训
譬如刚在苹果iphone7发布会上
风光现身的“马里奥之父”宫本茂
亏得故事设定和主角血统
全是欧美背景
但这款风靡世界35年的伟大游戏
发明者竟几乎讲不来英语
不过三五分钟的演讲
都得靠翻译才能搞定
所以核心问题是:
日本人
你为什么对学英语不走心?
4
最简单的答案是:
因为不需要
多数日本人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不需要英语
很多人为此分析过日本社会
强大的闭环供给
日本银行业高度垄断
但细想之下
这点其实没啥特别
想想哪个非英语国家不都如此
谁会一早起来操着英语
去买豆浆油条和葱油煎饼?
2016年纽约时报报道:煎饼摊开进了曼哈顿
只是
科研、外贸等领域
日本人是如何做到既不学这门世界语言
又不被全球化甩下车去?
很简单
靠翻译
 日本的翻译业
悠久而繁荣
打从明治维新那会儿起
大和民族最上手的拿来主义
就是快速而批量地译介西方先进文明
1872年前后翻译的凡尔纳科幻名著《八十日环游地球》
我们现在高频使用的
干部、警察、法人等概念
无不是志士先辈们
从日本人的翻译成果里
捡来的现成
在日本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
更在于大而全的译作
图书馆里
总能找到日文版的最新科研成果
让英语一般般的学者
也能紧跟专业动向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日文版几乎同步上市
正是凭借翻译给力
让日本成为极少数
不以英语作为主要科研语言的顶尖科技强国
因为没有语言障碍
且科研条件与西方先进看齐
绝大多数日本人
更愿意留在国内读书或科研
出国留学率在发达国家中算是极低
日本人口超过1.2亿,每年去海外读书的学生只有5-6万,这个数字远低于8000万人口的德国和6000万的法国
日本22位物化生诺贝尔奖得主
20位都是本土出品
并且多数人英语并不咋滴
刚刚成为日本第四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隅良典教授,虽在美国做了3年博士后,但主要学术经历都在日本国内完成。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至今都未曾出过国,连护照都没有。日本媒体自豪地将其称为“纯国产”的诺贝尔奖得主。
除了学术
翻译在日本遍及各行各业
机构多达数千家
从各国新闻到法律合同
从出国谈判到外宾到访
只要需要
翻译就在你身旁
另外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无名绿叶
翻译在日本社会享有独特荣誉
我在日本电影院就留意到
如果是外文电影
正片放映前总会特意黑屏
然后打上译者姓名
让一个字幕译员
享受导演级的霸屏待遇
或许是这个靠翻译闯世界的国家
对外语工作者独有的敬意
5
但是
翻译只是超脱外语的外部条件
仍不能从内因解释日本人对外语为何不爱
其实,历史上的日本
一度也对英语万般宠溺
为理解这个复杂民族的内心戏
我们需要用两分钟时间
回放这段中国人民并不熟悉的经历
那是在
1871年
明治维新初期
被美国人叩开大门的日本
自上而下引爆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明治时期的小学生
刚刚成立的日本文部省
把英语列入全国中小学的教学大纲
当中国孩子还在摇头晃脑四书五经
日本中学生已经每周6小时死磕外语
明治天皇关于教育改革的诏书
新式高考当中
英语是必考科目
难度和题型跟今天的高考几乎无异
新学标杆东京大学
甚至在课堂上改用全英语
但是(重点转折来了
外语新政仅仅过了十年
日本舆论的抨击就已铺天盖地
认为西方语言侵占了传统文化领地
重压之下
政府的外语教育政策
进退维谷,一改再改
1883年
东京大学的课堂回归日语
1884年
全国小学的英语课被叫停
1889年
备受伊藤博文器重的文部大臣森有礼
因为坚持把英语教育推向国民
竟被极端民族主义者刺杀殒命
森有礼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是日本第一任教育部长,遇刺时年仅41岁
特别是进入20世纪
日本国力上升
接连完胜俄中朝后
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反西化和反英语
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主流声音
在当时
反感洋泾浜的日本人
甚至给操习英语的同胞
取了个包含轻蔑的叫法“eigo-zukai
类似中文的“假洋鬼子
直到二战以后
美国人全面接管
日本人的反英语情绪
才随着帝国的覆灭
化尘散去
但是
在内心深处对传统语言纯洁性的秉持
日本人延续至今
日本著名的民族学者石田英一郎
曾明确表示:
不相信一个社会可容下所谓“双语”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村山宏还认为
学英语虽在短期内
帮助跟英语国家走近
但会让美国人
丧失学习日语和了解该国文化的动力
所以
不学外语
美国人才会主动向你靠近
两百年的英语爱恨史
道尽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复杂的内心戏
6
日本人
一方面不愿意学英语
另一方面又与世俱进
要理解这两面 
我们必须廓清教科书留给国人的误区
一说到近代以来日本民族的复兴之路
我们学到的说法是“全盘西化
实际上
这个国家的西化从来没有全盘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去日本
会看到现代化和传统性的惊人并存
日本的现代化是这样的现代化:
器物和制度层面绝对的拿来主义
但在文化层面对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从未降低
这就解释了
日本人为什么
重视译介但轻视英语
或者说
为什么在外语学习中
重视阅读翻译而轻视听力口语
因为背后的根本逻辑是:
通过翻译我能把别人的东西看明白,引进来
至于口语嘛,我看交流融合这事大可不必
所以西方学者眼中的日本
就是一个单向引入的国家
缺乏双向交流的气度
总之,英语学习(在日本)更多被视为一种了解国外知识的手段。学习英语背后的主要目标一直不是为了与外界对话,交流日本的想法和意见;而是,通过把英语当作一块海绵,用来彻底吸收更广阔天地所创造的知识。(Matthew Reesor: The Bear and The Honey: A History of Japanese English Language Policy)
既紧盯世界
又孤立自闭
日本这种看似矛盾的个性
或许是岛屿民族特有的的复合气质
既有怕被世界甩在角落的不安全感
又有隔岸观火自成一体的孤立主义
500年前,
法国人让·博丹说:
一个民族的心理特点
决定于该民族
赖以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这话
也许遥相呼应了几百年后
日本人自信又自闭的性格。
想跟虎哥学英语,看世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可以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