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664字,预计阅读3分钟
最近,一家叫“空空狐”的女性闲置交易平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创始人余小丹发文称,11月10日,自己因突发重病进医院,在过去的20天里,公司已被第二轮投资方昆仑万维清算,自己被踢出董事会,并被辞去CEO职位。“11月28日,转股协议签署、新CEO接任、公司注资200万。在合同最后签署之前,周亚辉把由‘昆仑万维’接收股份改为由他个人来接收,在工商变更后的‘空空狐’90%股权持有者变更为周亚辉。”文中还提到,虽然,余小丹早就与投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但实际上投资方的资金一直没有到账,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困难。为了发工资,余小丹已经自行借款数十万元。
但某知名自媒体人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里随后爆料,“据业内熟悉这家公司的朋友向他透露,这位‘积劳成疾’的90后创业CEO,事实上一年在公司出现的时间屈指可数(朋友原话是:不到5次),对公司具体运作基本一无所知……而搜索这位CEO之前的新闻,就会发现这种连续几个月不在公司出现,连员工怀疑其跑路的状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整个事件发生至此,是非尚无定论。鲸媒体想讨论的是,这件事的发生对教育行业的创业者们会有哪些启示?对此,鲸媒体采访了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始人,集中讨论了五个问题。
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资方当初如果选择投资你(创业者),那么就一定是在支持你,至少在当时是相信了,你能做成你所描述的事情,大家都在同一条战线上。”创始人J先生说,“至少从同一条战线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个资方一开始就想给创业者设这个局,毕竟资方的精力有限,他有那么多的钱需要管,那么多的投资调查需要处理,因此他没必要花费时间去做这个事。”J先生认为,从早期发展来看一定是这样的。
另一位创始人D先生认为,“对于这件事情我们无从判断究竟是由谁造成的,也许两方面都有责任。”在D先生看来,这件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有两点启示可以借鉴:第一、事情的失控往往由创始人埋下的种子造成的,如果创始人跟团队不在一起的话,那么他对人和公司业务的把握就会失控。第二、创始人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好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失控。
“其实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是需要尊重资方,我记得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曾跟我说过,有些情况下资方其实往往是无力的。”D先生举了一些例子,在项目早期的时候需要资方的钱,当项目发展好的时候创业者可以把资方的股份回购出来,或者找别人接资方的股份。“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资方的谈判能力也没那么强。项目小的时候资方拿钱支持你了,即便条件很苛刻,但是当你做得非常优秀的时候,资方就会属于弱势群体,其实双方在早期都为失控埋下了隐患。”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对创始人没有同情心,从‘空空狐’这件事情来看,创始人最后的表现属于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类似于甩包袱的心态是不可取的。”D先生继续补充道,“最后,你会发现创业本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创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建议创业者们无论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应该加强锻炼,保持一个好的身体。”
创始人X先生表示:“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发展到B轮左右的时候,两个旗鼓相当的创始人之间很可能会出现分歧。如果其中一个创始人是大股东,另外一个创始人是小股东,那么发生分歧的可能应该不大;当两个人差距不大的话,这个事情就会比较难办。当遇到这个问题之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由董事会决定,把这个问题抛给资方让他们自行投票选择。虽然中间很可能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可以让大家都接受的。”
创始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创始人D先生谈道:“我经常和一些相当优秀的企业家交流,我发现我们在一些理念上是高度吻合的。比如,我们也不太能理解有个别的创业者,天天在外面抛头露面,参加各种活动宣讲。”D先生认为,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非常重的事情,需要创业者下功夫、下心血去经营。
“有一位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曾经对我说,企业那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花心思去调整,产品、客户和市场上的变化都需要关注,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公司扎实而稳定地发展。” D先生补充说,“对于‘一个CEO需要具备什么品质’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但是你要问我,‘一个CEO大部分时间应该是跟企业呆在一起还是在外面跟VC呆在一起?’,我的回答是‘一定是前者’。”D先生强调,如果一定要对CEO应该跟谁待在一起来排个序的话,那么他一定会首先选择团队,其次是客户和市场,最后才是投资人。
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会不会有类似“空空狐”的事件发生?
“‘空空狐’是一个纯平台型的企业,而这种纯平台型企业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属于被资本催熟的企业,根基不是很扎实。从教育企业来看,我们主要说提供教育服务内容的企业,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在线教育,其实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夯实的内功,包括内容、团队、商业模式的沉淀,所以我觉得教育行业不太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其次,教育行业的这些创业者,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离企业很远。因为企业里面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们花时间精力扑在上面,大家都非常辛苦。”创始人X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教育圈的创业者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拍档?
创始人J先生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体会:“我们纵观教育行业的发展,首先合伙人这个事一定是分阶段的,从一而终的不是没有,但是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合伙人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话,之后一定会有问题。”
他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例,在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中,如果是兄弟或者是同学一起创业的,那么到后面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新东方、好未来、学大。他认为,教育圈的创业者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个事情,一开始就从机制上设置好,用市场的方式去解决。“但是目前教育行业很多企业都是‘夫妻店’,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中国有些家族企业做得也不错,尤其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存在的形式有其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特定的潜在问题,那么,这时候就要看企业本身的情况和创始人的特质了。”
最后,对于目前空空狐陷入的困境该如何破除?
“我觉得应对方式需要看对象是谁,立场不一样,方式也就不一样。如果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有人能够接手或者能够并入这个领域排名第一、第二的公司,对于平台上的用户,乃至之前的投资人、整个团队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如果要独立发展的话,现在来看难度变得非常大了。创始人本身的变化,舆论的风口浪尖,意味着以后企业的融资会越来越困难,整个团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我觉得创始人在这时候通过这种形式来发声,对于‘空空狐’这个平台来说,几乎陷入了最糟糕的困境。”创始人X先生最后说道。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鲸媒体小铺】也可以买书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