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沟通,或者说话时,我们有必要坚守一些原则,这样能让讨论和对话,真正的能形成结果,而非只是啰嗦或吵架。
文/梁欢,摘自新书《我说的不一定对》,原文标题“关于「好好说话2.0」”。本书磨铁图书出品,即将上市,敬请关注。
今天中文互联网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戾气成为常态,大家普遍无法好好说话。几年前我曾对此发起过一个叫「如何开启一段良性讨论」(又名「如何好好说话」)的网络倡议,只要你试图发起一个什么倡议,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它,就一定得婆婆妈妈、不厌其烦的啰唆,一啰嗦,人就不酷了。对我个人而言,「维持自己的酷」是一件相当重要的大事,所以非得是更加重要的顶天大事,才能让我不惜放下酷,去发起一个什么倡议。互联网的讨论氛围就是这样一件顶天大事,我人生的大半所知所学都来自互联网,而不好好说话正导致互联网上的优质内容生产者们心灰意冷,逐渐放弃生产,这就极大损害了我的利益。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了,我们说话的习惯有了新的演进,这个倡议也应该出一个新版本。
我称之为《好好说话2.0》。
1.不使用脏话即便脏话用于表达程度之强烈,也应尽量慎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只会让人感觉使用者缺乏足够的遣词造句能力。
2.讨论的目的,在于「寻找什么是对的」,而非「证明自己是对的」后者也是导致「拒不认错」这个行为的原因。
3.讽刺是一种高等级的、令人激赏的表达技巧,但它的效力只作用于合适的语境下。最初发表观点时,可以讽刺(包括但不限于搞笑、调侃、吐槽),这有助于观点的传播;但与人进入具体讨论时,则要避免讽刺。
4.不做「动机揣测」。以下皆为动机揣测:
- 「你想红想疯了。」
- 「大家散了吧,此人已经被收买。」
- 「不就是借机抱大腿,炒作自己吗?」
5.不使用「资格论」。以下皆为资格论:
- 「你懂个屁!」
- 「你一个××××,有什么资格评论别人?」
- 「等你也能××××,再来跟我说吧!」
6.不「混淆概念」。以下皆为混淆概念:
- 「××××假唱又怎么样?毕竟他们还未成年。」
- 「××××的产品好用?他们创始人是同性恋!」
- 「反对婚姻制度?那你是怎么被生出来的?」
7.尽可能少的使用反问句,多使用陈述句。尤其要避免「反问句」+「呵呵」句式,考虑到该句式已成为当今网络世界最大争吵源之一,且它暗含着使用者「我根本不打算进行任何有效讨论,我就是单纯要鄙视你」的立场,我们应当像不随地吐痰一样,不使用该句式。
8.当自己的观点、论据、逻辑遭受对方质疑时,相信对方是「对事不对人」的,因为你对对方也是如此;倘若发现对方不是如此,则宁可直接且优雅的快速退出讨论,也不使自己陷入同等「对人不对事」的可悲境遇。
9.在讨论过程中向对方表达感谢,有助于维持一段良性讨论的氛围;在讨论结束之后向对方表达感谢,有助于开启或增温一段友情。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不太习惯向他人表达感谢,这时候如果你能勇于致谢,你与被致谢方都能收获额外的愉悦。
10.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始终为自己的错误言行及其引发的后果负责。这是最重要的。

《我说的不一定对》
跨界怪咖梁欢全新随笔集。十万字佳作,揭穿世界,揭穿自己!
本文选自《我说的不一定对》,磨铁图书(ID:motiebook)出品。如需转载请保留本行及以上图书相关完整信息。

黑天鹅图书,为人生提供领跑世界的力量!
唯有好书与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即可关注,每天都有好文章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鹅图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黑天鹅图书近期新书,点击图书封面即可了解新书详情
回复相关书名或作者名获取新书试读







点击阅读原文,可预订本书,本书即将上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