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常常和自己说,希望在人生的任何时候,自己都有选择的权利,也有能让自己做出明智选择的三要素:健康、睿智和金钱。
选择权是幸福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选择往往是痛苦的。
当我们说到选择的时候,最轻松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你觉得对的,选择你喜欢的。
如果结果恰好是一对一错,那当然选对的,这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两个都是绝对的错或者绝对的正确,那基本上也谈不上选择。
可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情况是,你不知道哪个更好,两个选择各有利弊,又相差甚远,无法兼顾和保全。
当然,最后的选择无论是权衡利弊还是听从内心,你一定是选了两者中你最认可的方向。可是也许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现初衷和现实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认可”这两字恰好是所谓的“悔不当初”。
之前一篇《我卖掉北京500万的房产,在老家生活的这两年》刷屏朋友圈。故事很简单,有着大部分人千篇一律的开头,却在中间转了个小弯儿,最后来了个意想不到又意料之中的结尾。
2005年,男主依靠自付和家庭资助,首付15万,买下了北京西南三环一套一百多平米的三房商品房,商品房那时候4000多一平米,所以房子总价40多万,五年后还清房贷,十年后(2016年),以495万的价格把房子卖了。
手握500万巨款,离开了雾霾严重的帝都,回到了老家,40万就买了市中心120平米大三居,装修、买车、再给父母盖房,给兄弟姐妹赞助,最后还有300万,按照不同风险系数购置理财产品,用利息实现财务自由,开始过上“把天价房产卖掉,去个低消费地区,提前过上退休生活”的日子。
可是意想中的神仙生活很快就被帝都和十八线的差距打败,更让人无奈和无语的是,这种差距不以人力为改变,所以也更不会以300万而改变。
当你身处雾霾都市,你只记得拥挤的地铁、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压力、昂贵的房价。你骂着雾霾期盼着青山绿水,你不知道自己对青山绿水其实只是一种需要去度假的想象。
等你按照自己的想象,卸下包袱,坐享青山碧水,你才开始想念帝都多种多样的工作机会,充满挑战但也激发奋斗激情的工作环境,发达的医疗条件,最好的教育资源(不是指高考成绩,而是见识眼界和配套设施),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各种美食和娱乐。
并不是所有见过了世间繁华的人都还会有最初的天真,都还能够体会旋转木马的纯粹和简单。因为,繁华总有繁华的好,简单总有简单的不足,奢简之间,哪有那么容易的对错。
于是一年多以后,男主又回到了帝都。
此时,他卖掉的相同户型的房价已经是900多万了,拿能实现家乡财务自由的300万加上七拼八凑最后到手的350万,只勉强付了首付,在同小区买了一套70多平米小两居,价格差不多600万!
剧终,男主说:“如今,我的最大梦想就是——努力工作,争取在我退休之前,把房子换回同小区116平米的三居。”
回头看,这个选择应该是错误的,在他做出选择的当下,他肯定想不到这样一个黑色幽默的结尾。
但是无论你多么纠结,你做出的决定,一定是你当下最认同的方式。
那么,愿赌,服输。
即使输了结果,也佩服男主的勇气,能激流勇退,也能重新杀回战场。即使回到了不再是同一个原点,也算认清了自己的需求,看懂了自己的“本以为”和想当然。
2
选择的残酷就在于,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即使命运的巨涛把你甩回沙滩,倒霉的你还撞上了暗礁,你也只能接受,无论笑还是哭。
曾经的IT四少,80后创业领军人物,茅侃侃,20岁创业,23岁时身家6000万,真人实景游戏,上升行业风口项目,当大多数人还在想不明白梦想是什么的时候,茅侃侃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而且一片金光灿烂。
然而,在2018年初,茅侃侃选择了开煤气自杀,把自己的人生钟摆停留在了35岁的刻度,不再往前。
“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结尾。”
这是茅侃侃最后一条微博,很平静很认命,无限唏嘘,不知道还有多少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模样?
如果茅侃侃没有选择这样一条逆流而上的河流,没有初中退学后以天才少年之姿“像恋爱一样去工作”,没有众所周知的“龙薇”51倍杠杆引发的风暴,没有后来和源祥集团“理念不合”的资金链断裂,那么一切是不是又都不一样?
但是茅侃侃说“不后悔”,他说他尊重故事结尾。
因为没有这一切,他就不是茅侃侃。
每一步也许都有更好的选择,而每一步的选择又扣动了下一程的起点,方向不同,到达的终点就不一样,正因为没有回头看,每一步你只能根据当下的判断和follow your heart,你最后走到的地方,是选择,不是宿命。
3
普通人比如我们,即使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戏剧化的惊天动地的选择,也有着各自的如果和早知道。
我最亲密的伴娘闺蜜伟伟,从小决定要当医生,所以当年高考志愿不管中西医还是牙医,一水儿全是医学院。
这是很坚定很决绝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伟伟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医生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她就差头悬梁 锥刺股了,如愿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牙医硕士。
学医很苦,研究生阶段既有繁重课业,又有超负荷的临床实习,而这个时候,她怀孕了。
先把孩子生了多耽误一年再毕业,还是不要孩子按时毕业?
也许在别人看来,选前者是最合理的,毕竟孩子不是说来就来,父母和孩子是一种缘分,学业耽误一两年也没关系…
可是选择的另一面是,也许就在这一两年,无论是自己还是家庭还是孩子的需求,都可能导致和当初设想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伟伟选择了先不要孩子,很多人也许不理解她,但是我能理解,我记得高中和我同桌三年的她,是怎么样努力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梦想也许很虚幻,但是对有的人来说,那就是闪耀的光芒,值得仰望和追寻。
伟伟后来有了一所我们家乡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各种软硬件最好的牙医医院,是的,不是简单的诊所,而是医院,她自己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专家,每年继续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义诊和公益。
但是,很遗憾的是,她没能再遇到那个和她有着母子缘分的孩子。
无论是吃中药调理,还是西医综合治疗,她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还是没能等到自己的宝贝。
“你后悔吗?”
“我不知道。我也想过,其实当时要了孩子多好,不就是晚毕业一年,现在也许还是一样有事业有孩子。”
可是没有人可以跨入同一条河流,我抱抱亲爱的她,她也用力回抱了我,就像高中我们跑完八百米之后,彼此的照顾一样。
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我心里说,亲爱的,只要你还有对于幸福的坚持,还是那个即使为了生活不断妥协不断受到挫折,也会很努力的看着希望中幸福的光芒而面带微笑的女人,你就没有错。
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尾。
小蕊,17岁上名牌大学,还是让无数人折腰的物理专业,出国完成物理博士学位,在一众不好就业的理科生中顺利拿到最满意的全球一线公司职位。
因为和先生专业不同,只能暂时两地,而两地分居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没能怀上孩子。
换工作也不容易,眼看年龄渐长,小蕊干脆利落的辞职了,“还能找不到工作啊?先要孩子!”小蕊说那一刻她特别坚定。
如愿以偿的有了两个孩子,重返职场的路却比想象中难了太多,期间还遇到08年金融危机,以及家庭琐事缠身,于是最初的“怀上孩子就工作”就成了全职在家八年!
八年后终于再返职场,无论是工作职位、薪水还是工作内容,都不能与当初那个带着名校光环的明媚女生相比。
“你后悔吗?”
“不知道。但是我当时就是想要孩子,有可能我的一些决定冲动了,但是我愿赌服输。”
是的,愿赌,服输。这就是选择最需要的勇气。
4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一句不知道谁说的话,左右了十几二十年前多少莘莘学子的选择?
然后就是好多状元学霸学神在生物坑里一待十来年,最后不得不转行投入新的跑道。
那时候怎么没人说“二十一世纪是AI的世纪”?
我们之前讲了卖了房子后悔的选择,而周日和朋友聊天,他12年在纽约皇后区的房子从60万涨到100万,让我们大家叹服他的英明抉择。
结果朋友说,他退出股市准备买房的时候,纳斯达克1700点,现在快8000点!这选择对还是不对还真不好说。
我大学毕业时,最自然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出国,但是1:8的美金很快遭遇了1:6,中国的黄金十年,人工的提高和房价的飞涨。海归从当初对签证官的一句“标准答案”成为了无数人的真实选择,而回到国内又发现自己和理念、环境、人脉、关系、积累之间的矛盾和距离。
我们毕业时,外企简直就是金饭碗,谁能看得上腾讯、百度、华为?而现在再看当初去BAT、华为的同学朋友,心中肯定一言难尽。
错了吗?后悔吗?
是的,每一个选择都有理由,当时的理由也坚如磐石啊。
而且很多时候,选择的理由是你用来说服别人同意或者理解你的选择的,而对你自己来说,选择并没有明确的原因。
我有一个好朋友刚豆,09年开始创业,期间艰难险阻就不用一一言尽,而他告诉我:
“很多人问我图什么,其实我曾经以为我知道我图为什么,但是我现在发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十年我在做我想做的事,虽然它们也许并不好。”
洋气的那句“Follow your heart”说到底不过就是“我想”。
好朋友小新说的几句话我特别认同:
“永远没有错误的决定,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生活本身就每天做一个又一个选择,没有对错,路不同,风景就不同,在这个时候,只要你觉得这个机会是你想要去尝试的,那就去,要不真的会后悔!”
做了也许后悔,不做,一定后悔,那么我们就去做。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图片均来源网络)
小灯塔生活感悟类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团购、报名英语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