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君:
博士生是研究生的更高阶段,在这之前是硕士。研究生是学历,硕士、博士是学位,学士也是学位,本科毕业是也。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奖助金有多种名目,但是实际的收入并不高。本文总结了6个大类的奖助金以及从博士生自己的角度出发,钱少情况下如何调整下生存策略:首先保证生存,其次是生活,苦行僧三五年,来日再做有钱的读书人。
作者:秦少华,经管之家特约作者,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号:少华看世界(shaohua-world)
博士生是研究生的更高阶段,在这之前是硕士。研究生是学历,硕士、博士是学位,学士也是学位,本科毕业是也。很多人搞不明白,我在这里画个图简单说明:
博士生即博士研究生在读,只有毕业了以后才叫博士(doctor),好比我现在是博士生在读,别人可以称我为“秦博士”,我也不反对,只要不是正式场合,我自己不能说我是博士,只说是在校的博士生(doctoral student)。严格说来,通过了学校组织的博士生资格考试以后,通常是读博期间的第二年,可以称为博士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
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奖助金有多种名目,但是实际的收入并不高。具体来说,通常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学校给的学业奖学金,人人有份,分等级,各学校不相同。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分为三个等级:1万/每年、1.4万/每年、1.8万/每年;清华大学,1.2万,1.8万,2.4万;厦门大学,不分等级,1.2万。
  • 第二,国家助学金,这个跟学校没有关系,全国统一,人人有份。硕士生,每年0.6万,博士生,每年1.2万,按月发放。
  • 第三,校内的所谓三助:助教、助管、助研,不是人人有份,名额有限,需要申请。如果申请上,一般每月800,个别学校比较阔,比如四川大学,助教分为A、B两个等级,A类每月1600,B类每月800.
  • 第四,导师发的劳务费。这个差距悬殊,理工科通常经费足,科研任务重,导师每月会发几百到一两千不等,人文、社科类较少,通常没有。
  • 第五,国家奖学金,这个也不是人人有份,需要学业成绩突出,名额有限,提出申请,如果申请到,可以得到3万奖励,每年可以申请一次。
  • 第六,其他奖学金。每个学校会设置各类名目的奖学金,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数额从一千到两三万不等,这个也不是人人有份。比如厦门大学,有77种奖学金,下图节选了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针对博士生除了前面说的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人人有份以外,还有一个校长助学金,人人有份,前三年每人每年1.8万,第四年每人3万,这样的话厦门大学的博士生每年可以拿到4万多,羡煞人也!如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博士生都需要交学费,每年1万,大多学校都是这个数目,有些学校采取从学业奖学金里面扣除的策略,扣除学费后剩下的按月发放,比如四川大学;也有些学校是先交学费,后发奖学金,比如中国人民大学。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奖学金、助学金通常只指针对全日制在读博士,而在职的博士生享受不到,因为他们仍然保留工作,有基本工资做保证。
在此做个总结,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奖助金,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这样看来,博士生的收入扣除学费之后从1.2万至数万不等,100%确定的收入只有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取个平均状况,即二等学业奖学金(1.4万),扣除学费后剩余4千,加1.2万国家助学金,只有1.6万,平均每月不足1400,这是大部分博士生的收入(人大)。少部分博士生可以申请到助教、助研等,每月800,少部分博士生可以享有导师发放的劳务费,理工科较多,人文社科类几乎没有,极少部分博士生可以拿到国家奖学金。
不同的学校收入不同,比较差的如中国人民大学,每月确定的收入只有1400,比如好的如厦门大学,每月有3000以上。
每月1400块的收入可以干什么?
吃饭。
剩下的也就够打印点资料,买两本书,偶尔出去吃顿饭,不能请客。
自觉远离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络购物平台,没有为什么,因为只有1400!
外出?请坐公交车可以去到的地方,景点门票超过20就算抢劫,远离它们!
回家,每年最多两次,暑假一次,寒假一次,通常是硬座,卧铺需要斟酌下,高铁、飞机?算了吧。
重要的一点,别谈对象!每月1400能谈对象?歇歇吧。谈恋爱是高损耗项目,保命要紧。
关于博士生的收入,我有个“一、三、五”理论,所谓一、三、五,就是一千、三千、五千。
每月一千,可以生存,其他都不提。 
每月三千,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吃饭以学校食堂为主,偶尔出去吃几顿,同学朋友也可以聚个餐,偶尔外出转转,谈个恋爱也是可以的,只要对方消费较为谨慎,大手大脚不行。
每月五千,比较体面。除了物质生活比较优厚,基本的精神生活也能照顾到,稍微谨慎一点,还能存个一两千孝敬父母。
说到孝敬父母,很多博士生内心的苦楚就是将近三十岁了,没有收入,有时候还得向爸妈伸手,特别是春节回家,手中无财,底气不足。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嫌少你别读啊!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读个博士,一分钱不发都愿意!读完博士可以找个好工作,机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奖助金!
是这个道理,从博士生自身来说,读博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读博期间需要挣钱养家,比如家有年迈的父母,或者家人生病,硕士研究生毕业即就业,是个最优的选择。读博士是个投资的过程,投入一定的精力、时间甚至钱财,都是为了以后的产出,这样来看,暂时的困境,也是值得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政府和学校投资办博士生培养项目,不是对学生的机会恩赐,发放奖助金也不是对学生的照顾,而是希望他们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专心学业,成为学校、社会甚至国家需要的人才。博士生在校成长的过程不单单是他自己的深造和蜕变,更重要的是学校承担了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从政府和学校的角度出发,既然选择了资助博士生,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那就更优厚一些吧,让他们真的没有后顾之忧,潜心学业,对人才的投资是最大的投资。
从博士生自己的角度出发,钱少就忍忍吧,调整下生存策略,首先保证生存,其次是生活,苦行僧三五年,来日再做有钱的读书人。

经管爱问

微信号:jgasker
经管爱问,为经管问题而生,经管之家旗下专业答疑平台,
欢迎关注,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