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裔新闻局(AANB)报道】川普总统提名的爱荷华州州长特瑞·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即将成为新一任驻华大使。你知道吗?布兰斯塔德州长并非出自爱荷华州的第一位驻华大使。百年前,就有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从爱荷华奔赴中国,历经艰险,差点在中国丢了命。
最近,爱荷华州达拉斯郡负责档案管理的查德·爱尔哈特先生(Chad C. Airhart)在搜集文献时发现,爱荷华州历史上的第一位驻华大使是爱德温·赫德·康格(Edwin Hurd Conger),曾于1898年至1905年,任美国驻大清国的特命全权公使。
康格先生1843年3月7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诺克斯县(Knox County)1862年毕业于伦巴第学院(Lombard College),在美国内战期间入伍,战争结束后进入法学院学习法律。1868年25岁的康格搬到爱荷华州德克斯特Dexter从事银行、证券和农业这时候他与女作家莎拉·派克Sarah Pike结婚
1877年开始,康格先生成为爱荷华州达拉斯郡(Dallas)的财长,由此走上从政之路。1880年,他当选为爱荷华州财长,之后作为共和党提名人,胜选为爱荷华州的国会议员,还成为大权在握的全美货币委员会主席。1890年,在大选前不到两个月,康格先生辞去国会议席,并放弃连任,接受了本杰明·哈里森总统Benjamin Harrison)的任命——美国驻巴西特使。
8年后,1898年,威廉·麦金利总统(William McKinley任命康格先生为美国驻大清国的特命全权公使。1898年7月,康格抵达中国后不就,就遭遇到“义和团”激进的“扶清灭洋”运动。
1900年6月19日,清朝正式对外宣战,康格的全家及外交官、外国传教士、侨民等被义和团、清军团团围困在东交民巷使馆区。
当时,美国多家报纸都传出惊悚报道——“驻华公使康格无疑阵亡”。没想到,康格及使馆卫队血战坚持了55天,直到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北京,才得以幸存,捡回一条命。
 1901年康格奉召回国,受到了英雄般的迎接。不过很快,他又奔赴中国,继续他的公使工作。直到4年后的1905年3月,康格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 Theodore Roosevelt任命为墨西哥大使。
康格的夫人莎拉·派克是爱荷华州土生土长的一名女作家、慈善家。她以女性细腻而善良的视角观察中国,将自己在北京期间写给家人的书信结集,写成颇有品味的《北京信札》一书(见文后“延伸阅读”)。
 面对义和团“灭洋”的激进运动,对于义和团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康格夫人直言不讳地说:“我很同情这些中国人,但我不会以任何方式来维护他们或为他们辩解。他们已经用最令人悲痛、最有辱人格、最具报复性的方式虐待了外国人。”
 而另一方面,康格夫人却以基督徒的仁爱之心如此慨叹:“可怜的中国!为什么外国人就不能不去打扰她呢?中国已经受了委屈,绝望中的她已经竭尽全力去阻拦外族的侵犯,想要忘记那些已经造成的伤害。我同情中国。这是个非常不受欢迎的想法,但却是个诚实的信念,并被诚实地说了出来。”
 1905年初,康格夫妇回到美国。康格先生总共出使中国7年零两个多月,是清朝期间出使中国时间最长的公使,即使与当代历任美国驻华大使出使时间相比,他驻华出使时间位列第二,仅仅比最长的雷德大使(Clark T. Randt短了3个月时间(大多数驻华大使为两至三年)。
 康格先生在墨西哥担任大使时间很短,不到两个月。期间,罗斯福总统还委任康格一个特殊使命:去中国解释美国国会通过的无限期延长《排华法案》的议案,推动解决汉口铁路罢工、抵制美国的争端事件。康格经过深思熟虑,一周后,他拒绝了总统这一任命,两个月后辞去了墨西哥大使的职务。
1907年5月18日,64岁的康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去世,并安葬在阿尔塔德纳的山景公墓。当时的《纽约时报》称,康格的病故源于在中国染上的疾病。
本文感谢爱荷华州达拉斯郡负责档案管理的查德·爱尔哈特先生(Chad C. Airhart)(见上图)所提供的新闻线索)
【延伸阅读】
《北京信札》:康格夫人的中国视角
1898年,萨拉·派克跟随丈夫康格先生出使中国,经历了艰辛曲折、腥风血雨的庚子战争。她在北京住了7年之久,成为慈禧太后的座上宾。
     1909年,她回美国后第四年,将自己在北京期间写给家人的书信结集,出版了《北京信札——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一书Letters from Peking,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the Women of China;中文译本由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康格夫人这本《北京信札》很有史料价值,她从一个女性细腻温婉的视角,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这源于她摒除了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对中国是“平视”,而不是“俯视”,抱着一颗善良的心而不是“侵略之心”,使她看到了一个坚强而有生命力的中国
     ——“如今,整个世界都在潜心探索,希望了解未知的东方。如果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我们需要耐心、专心,更要怀有一颗善心。带着侵略之心的外国人不可能真正认识和了解这个国度里的人们。”
     ——“中国人很能干,是各种运动、变戏法、演戏剧、耍杂技的高手……他们是一个勤劳、耐心、不大张扬的民族,每个人的记忆力还特别好。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严格的、中国式的教育,在这里,受教育是追求功名、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
 —— “中国人不争强好斗,他们希望不受打扰,不愿和其他国家搅和在一起。他们的乡土意识很重,总是希望生活在这飘扬着龙的旗帜的自己的国家里,死后也一定要埋葬在这里”(1898年12月20日,《致侄子》)。
——“我发现了中国人具有不可超越的重要品质,在这些品质之上可以构建一种基督般的仁爱生活。他们热爱父母、尊老爱幼、喜爱音乐、关爱宠物、爱护花木;他们奋发向上、坚定执著、记忆力过人;他们冷静严谨、观察入微、自制忍耐;他们天生通情达理、遵纪守法,无人能比;他们待客热情,忠诚可靠,崇尚教育,勤勉刻苦。所有这一切糅合起来,显示出一个迟早会跻身于大国行列的强大民族是如何形成这种鲜明的性格的。”(1905年4月28日,《致妹妹》)
 ——“对于中国人痛恨外国人的现象,我并不感到惊讶。外国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国度里频繁地巧取豪夺,变本加厉。他们对待中国人就像对待狗和那些毫无尊严的东西一样。毫无疑问中国人会怒吼,甚至有时候会伤人。这些来自基督国度的人们难道不能向中国人展示出更多一点的基督精神吗?无论是'年轻的西方'还是'年轻的美国',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不是更好吗?即使是在最不开化的国度里,仍然可以探寻到未知的领域。”(1899年2月1日,《致侄子》)
——“中国人做事彻底、有耐心、坚定执著,所以他们会爆发出我们无法想象的力量,这将震惊全世界。”(1905年4月28日,《致妹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